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參觀明顯陵,明朝最豪華的陵墓。

參觀明顯陵,明朝最豪華的陵墓。

明顯陵位於湖北鐘祥市東北7.5公裏處的春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朱世元和母親張生太後的合葬墓。朱世元原是邢王,加入大壹統後,尊其父為皇帝,將原在湖北鐘祥的王墓擴建為西安墓。明顯陵始建於明鄭德十四年(1519),完成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陵區建築依山傍水,相映成趣,布局巧妙,猶如“天造地設”,是建築藝術與自然美學完美結合的傑作。

2000年,十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墓首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明十三陵作為明清兩代帝王陵墓擴建工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建工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朱世元(1476—1519):明憲宗第四子,明世宗之父,明孝宗同父異母兄弟,生母非,妻子蔣。成化二十三年,1487被封為興王。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我在安祿洲(今鐘祥市)。鄭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七日卒。謚號介紹國王。葬於鐘祥市東北,葬於鐘祥市東北的宋林山(嘉靖十年命名為春德山)。

據《明史》記載,朱世元“愛詩書,從不玩寶,不招待婦女,逢年過節不公款宴請”。他是壹個比較好學,不太奢侈的王子。興年間去世,他恪守祖訓,壹生侍奉朝廷。

朱世元的祖父是英宗朱祁鎮,父親是憲宗朱見深,哥哥是孝宗朱祐樘,兒子是嘉靖皇帝。實際上,仙靈的主人從來沒有當過壹天皇帝,下葬的時候只能按照藩王的墓級來建。誰知三年後,他的兒子朱厚熜成為了皇帝的繼承人,並不顧朝臣的反對,發動“大典”尊生父朱世元為帝,並以陵寢條例升級重建了原來的藩王墓。此後,嘉靖皇帝尊稱其父為宮睿皇帝,並將王陵改為陵墓,開始了大規模的改擴建工程,歷時47年,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竣工。十三陵是明嘉靖初年重大歷史事件“大禮”的產物,具有獨特的規劃布局和建築技術,對十三陵的規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朱厚熜稱帝後,不顧朝臣反對,獨自繼承了這壹制度,並追認生父朱世元為皇帝。鄭德十六年(1521)十月,朱世元被提升為“興”號。朱世元稱帝後,按照陵寢條例對興原陵進行了升級改造。嘉靖二年(1523)四月,興賢王墓上原來的黑瓦換成了黃琉璃瓦,修建了陸深橋。嘉靖三年(1524),三月,該墓正式更名為顯靈。擴建工程直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才最終完工。嘉靖四十五年(1566)九月,差左工部侍郎張守智重修恩殿,鹹陵修建告壹段落。

明顯陵的建築格局整體看起來像壹個巨大的“寶瓶”。陵墓四周有高墻,與陵宮城墻相對,分別稱為外雒城和內雒城。整個墓地就是壹個封建雙城。外羅城長3600余米,墻高6米,墻厚1.8米。紅墻黃瓦,氣勢磅礴,蜿蜒於群山之中。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最完整的壁孤。十三陵由30多座大型建築組成。沿山平臺逐步布局有春德山碑、禦碑、外唐明、馬霞碑、新洪門、老洪門、禦碑樓、王鑄、石像壽、淩杏門、九曲雨荷、內明堂、義恩門、陵寢門。

多年前的壹天,我們驅車來到明陵,首先看到的是陵墓的大門是新紅門,面對新紅門左側的池塘是外明堂。新鴻門入口處有壹塊石碑,名為“下馬”,刻有“官等人在此下馬”八個大字,相傳為嘉靖年間宰相嚴嵩所書。

新紅門是外羅城的門戶,也是顯靈陵入口的標誌。當我們進入新紅門時,我們看到新紅門偏離了中軸線。走過壹條青石鵝卵石鋪成的彎彎曲曲的路,前面是壹座漢白玉砌成的石橋。過了這第壹座石橋,就到了老紅門(正紅門),紅墻黃瓦,歇息在山頂。寬18米,深7.8米,券門三孔。舊的紅門是仙靈王墓時的門戶。回頭看,新老雙紅門不在壹個中軸線上。穿過離老紅門中心不遠的第二座石橋,妳會看到高大的宮睿聖德紀念碑亭矗立在妳面前。平面布局為正方形,寬度和深度均為18.3米,占地面積334平方米。有壹個白色大理石基座,上面有壹個石制須彌山,壹個雙檐山頂,四面都是檢票口。在它的中間是“宮睿聖德帝國紀念碑”,龍的第壹只烏龜。碑文是嘉靖皇帝寫的,內容是贊美父親。碑首是四條交錯的龍,基座是壹只昂首遠眺的龜形猛獸。據說烏龜是龍的九個兒子之壹,天生喜歡長壽,特別喜歡負重。

看完宮睿聖德碑亭後,往北不遠就是第三座石橋。這座橋與神道相連。神道兩側有兩根高大的漢白玉望柱,高12米。下部為方形須彌,柱為六邊形。第二層腰帶雲盤上有圓柱形雲龍浮雕表頭。相傳東邊的石柱叫“王”西邊的石柱叫“王”,以日出日落的順序排列,反映了人們對“天子”的渴望。石柱後面的石雕叫石祥生,是皇權的縮影。第壹對是獅子,後面是獅子、駱駝、臥象、蹲麒麟、立麒麟、馬、臥馬。兩對武將,壹對文官,壹對大臣,都是用壹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造型生動,排列有序。

石像的盡頭是邢星門,由六根柱子、三門和四面墻組成。它是壹座用磚、石頭和有色玻璃建成的仿木建築。寬度24.43米,中間門高,兩邊門略矮。每根石柱上都雕有壹只麒麟,方柱前後各有抱鼓石。影壁下有壹座住友,上蓋黃色琉璃瓦,明、次第室額前飾雲氣、焰球,故又稱“焰牌樓”。據《永樂大典》“殿中有星門,聖門如天門”。所以星門就是天門,意思是皇帝的靈魂過了這個門就會上天堂。當然,這只是美好的願望。

過了靈興門,過了第四座石橋,會看到壹條彎彎曲曲的神道,如壹條巨龍蜿蜒向前。中間鋪的石板叫“龍脊”,兩邊鋪鵝卵石叫“龍林”,外面叫“龍林路”,整個神道叫“龍林神道”。與左右對稱、筆直的原則相反,神道彎曲成龍興的形狀,這是壹條龍神道,也是該墓區別於其他明墓的標誌。

穿過雨荷河上的第五座石橋,妳面前的池塘就是內明堂。內明堂位於拓恩大門前的廣場中心。建於嘉靖六年(1527)。內明堂呈圓形,直徑33米,水深約4米。是磚石結構,青磚壓面,池塘四周是鵝卵石。這裏的內明池的修建,不僅具有降低地下弓玄水位的作用,還蘊含著“龍珠”的隱喻意義。如果彎曲的神道是壹條幹龍,那麽九曲雨荷就是壹條水龍,兩條龍在這裏交匯,構成了雙龍戲珠的格局,符合風水理念“陰陽和諧”的要求。九曲雨荷,當地稱為“九曲河”,是顯靈陵的主要排水設施,其“彎曲有形”的形式與風水意圖結合得十分明顯。內明堂兩側各有壹座碑亭,即“春德山節”碑亭和“文瑞碑亭”。

繞過內明堂,來到芬恩的大門,這是內洛城的正門。這是壹堵破墻。大門兩側各有兩面墻,稱為影壁。上為瓦檐,下為玻璃仿木構件,下為須彌。影壁正面是瓊花圖案,背面是雙龍圖案,寓意藏龍護命。進入恩門就是恩殿,是舉行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正殿雖毀於戰火,但只保留了石基,仍能見證當年正殿的雄偉氣勢。正殿兩邊各有五個大殿,只剩下石基。龍恩堂橋臺前的雲龍雕刻大理石,圍裙頭,回廊欄桿,精致美觀。

恩殿後面的門叫墓門,只供皇帝、皇後、公主進入。陵墓門後是壹個兩柱門,現在只剩下石柱,石柱上雕刻著聖馬,守護著陵墓。兩柱門後是石武公。十五宮是皇帝、皇後、公主祭拜陵墓的專用平臺。它由壹個香爐、兩個燭臺和兩個花瓶組成,都是用青花石雕刻而成,非常漂亮。

繞過石五祭,有方城、明樓。明樓是陵園最高最大的門樓建築,上面掛著“仙靈”二字,是整個陵墓的標誌性建築。明建築的寬度和深度為65,438+07米。它坐落在山頂上,有重檐,有四個大門。樓內有壹塊石碑,上書“龔銘瑞獻皇陵”,為明世宗嘉靖皇帝所書。

方城左右兩邊與前後寶城相連,是壹座巨大的墳墓。前寶市是橢圓形的,後寶市是圓形的。嘉靖皇帝父母的靈柩就停放在下面的地宮裏。千寶城呈橢圓形,東西寬112m,南北長125m。保定位於寶城,弓玄建於鄭德十五年(1519)保定下。寶城和方城之間有壹個月牙城,裏面有玻璃影壁。前後寶城由瑤臺相連。瑤臺呈長方形,寬11.5m,深40.5m..中外墓葬史上最鮮明、最獨特的奇觀是壹陵兩陵,壹個墓地有兩個墓。嘉靖十七年(1538)十二月,嘉靖皇帝的母親張生太後在京病逝。嘉靖皇帝為了給母親尋找吉土,於次年二月到南方天府(鐘祥市)視察。在參觀了她父親的陵墓後,他認為這是壹個罕見的風水寶地,並決定將她母親的棺材從北京送到鐘祥。但經過檢查發現,父親棺木停放的地宮已經被水淹沒,很小。於是嘉靖下令工部在他父親原來的墓後面重新修建壹座新的地宮,用來安放他父母的棺材。就這樣,從原來的單葬墓,到嘉靖皇帝在位幾十年的不斷擴建,變成了大型的雙葬墓。

墓園內的建築地基大多采用住友風格的石雕橋臺,裝飾圖案簡潔精致。門券石多為漢白玉,雕有龍紋。雲龍單筆、雍和宮前的散水和回廊欄桿的雕刻技術尤為精湛,是明代石雕藝術的典型作品。陵墓之奇特,主要是由於壹陵兩陵的獨特情況,是將王陵改為帝陵而形成的,彌足珍貴。陵墓建築中的金瓶形外羅城、九曲雨荷、長林神道、瓊花雙龍玻璃屏風、內外唐明,都是明十三陵中的孤例,尤其是“壹陵兩陵”的陵墓結構,在歷代帝王陵墓中獨樹壹幟。姚、太相連的兩座啞鈴形地下神秘宮殿,變幻莫測,壹直令世人驚嘆。

明顯陵布局精巧,工藝浮雕精美,建築掩映在山水之中,相映成趣,猶如“天造地設”。明顯陵原有的建築和環境風貌保存完好,規模宏大,陵墓結構獨特,文化內涵豐富,被稱為中國陵墓中的璀璨明珠。明顯靈用壹條蜿蜒曲折的九曲河,巧妙地將春德山流出的水排除在陵區之外。九曲河根據地形設置堤壩集水泄洪,各段留有清澈水面,凈化了陵區環境。沿著方城城墻走上臺階,向著明樓走去,有壹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站在墓地的最高點——明樓。放眼望去,整個陵墓氣勢磅礴,紅墻黃瓦,斷壁殘垣,龍形神道蜿蜒於起伏的山川之中,美不勝收。

孫克勤寫文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