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古城墻不僅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墻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Xi安城墻建於明朝洪武年(1370-1378)。它是在公元6世紀隋唐城墻的基礎上形成的,周長1391m,墻高12m,底寬18m,頂寬15m。古城墻為我們研究明代的歷史、軍事和建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二、興城古城
明代稱寧遠衛城,清代稱寧遠府,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明代古城之壹。古城建於明代宣德五年(1430),呈方形。城墻是由青磚和石頭建成的。它南北長826米,東西寬804米,頂部5米,底部6.5米,高10米,周長3260米。城的四面都有城門,四角都有角臺,東南角臺上有魁星塔。城內東西大街、南北大街相交,鐘鼓樓相映成趣。整個古城建築保持明清風格。古城是明末山海關外的重要防禦城鎮。明清歷史上,阿明將軍袁崇煥,重傷清太宗努爾哈赤,後於天啟七年五月擊敗清太宗皇太極,稱之為“寧遠大捷”。
三、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縣城。是中國中原漢族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由於縣城的設立,清道光三年(1823),平遙古城誕生了第壹家票號“日升昌”。“日升昌”的建立在中國古今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出現了壹種新型的金融業。
至今,城墻、街道、房屋、店鋪、寺廟等建築仍基本完好,原有的建築格局和風貌基本保持不變。城市及其郊區的古建築中的大多數珍寶都保存完好。它們屬於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歷史發展的活標本。
四、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的地理環境、城市選址和建築布局與傳統風水理論有著深刻的聯系,山、水、城的融合典型地反映了古代城市建設的風格,表現出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閬中因此得名,象征著山水格局。古城位於大巴山系、劍門山脈系、嘉陵江系的交匯處,四面環山,四面環水,形成了壹個山水緊密配合的地方,七關(南津、無極、河西、涼山、昭山、土地、迪迪)保護在壹起,形成了壹個金湯。盤龍山是古城後面的鎮山,金平山是前面的案山,金兒和銀都是對面的山,周圍的山都是沙山。嘉陵江三面環城,形成“枯水成墻”“金城環抱”之勢,以魚臺山為出海口天門,以塔山、大象山為當地戶戶。市內鳳凰山下是主要的洞穴,建州和政府辦公室面對金平在南面。街道以中天樓(四牌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向輻射,應該算是“天上十道”;無論朝向如何,恒恒範始終面向遠山,街道都是根據朝向來命名的,強調風水主題。城東,城南,虎壁的王門,每個月都在上面建高樓,以收到迎樂接水的效果。但西門遇山遇水更難。城門外建有石室亭、王葉廟、攬勝山房和郎峰亭,而非月城。建華光樓與南津關的聯豐樓、魁星樓隔岸相望,填補了金平山與黃花山之間的空隙。工商城和水陸驛站樞紐位於城外東南區,以避噪音。
城外有各種各樣的宏觀崇拜建築,如呂祖寺、杜少陵寺、白塔、大佛寺、明星臺、王騰亭、玉臺觀,這些建築都聚集了山神,有助於啟迪人文。
閬中城市的選址、布局、風格和管理發展,典型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規劃理念和實踐,尤其是風水理論,積澱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特色,雖然迷信,但也包含科學和美學的成分。目前國內外科技界壹致認為閬中古城是當代保存最完好的理想城市,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