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寨
當傳統建築上承載的大量地理特征和文化記憶已經被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無情抹去,我們很難通過觀察過去的建築來判斷壹個地方的地理和文化區域。但吊腳樓這種古老的幹欄建築,至今仍被包括土家族在內的鄂西少數民族廣泛使用。建築,作為人類文明的最大載體,土家族吊腳樓是了解壹個土家族民族文化體系的最佳捷徑。
“外墻為奎下,內側為西山所圍。路很險,路也挺混的。”自古以來封閉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樣壹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土家吊腳樓平房——彭家寨。
彭家寨位於鄂西,恩施市宣恩縣境內,與湘西、重慶接壤。彭家寨所在的兩河口村由龍潭河邊的壹條老街和八座土廟村舍組成,占地約800公頃。常住人口中,土家族占80%。彭家寨是土家吊腳樓的典型代表。
彭家寨山川秀美,地形奇特。村子位於“觀音蓮”右側,觀音山下。東面以壹條叫“茶雞溝”的河為界,河上有壹座百年歷史的亭橋,所以此地叫梁橋。村前的龍潭河穿村而過,河上有壹座40米長的鐵鏈橋將村子與外界連接起來。“十八羅漢”像觀音大士的守護神;村後山巒起伏,群峰秀麗,翠竹搖曳;龍潭河邊,有獅子巖和水紅寺相對。下遊,王家寨旁,有“二龍戲球”的美譽。其地形特征壯觀,具有輔助潛力。
彭家寨風景秀麗,色彩斑斕。無論妳在哪裏,妳都可以看到綠色的草,茂盛的樹,綠色的竹和美麗的花。村前是農村樓房,稻浪起伏,山歌、農耕山歌、清風、空谷不時傳來;河流小溪裏,土家族姑娘挑水洗衣服,孩子玩耍;山上,羊悠閑地吃草;田野裏,鴨鵝不時爭搶食物,壹派田園風光,迷人至極。
根據傳說,很久以前,壹對年輕夫婦長途跋涉去參觀他們祖先的舊址,以實現他們祖先的願望。那是壹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們來到了霧靈山北麓。突然,壹條大河擋住了去路,無法前進。在河的另壹邊,兩座山對峙著,其間壹條小溪像壹條彩色的鏈子,連著壹條大河。左山桃花盛開,色彩斑斕,形似“金字塔”,稱為桃花山;右山巍然聳立,竹露秀麗,奇石嶙峋。形似“觀音蓮”,名觀音山。眼前的美景猶如世外桃源,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讓這對夫婦幡然醒悟。“這不是我們要找的祖先舊址嗎?”
然而目前河水湍急,夫妻倆因為無法過河而感到難過。焦急中,突然看到壹道閃電劃破天空,河中雲朵緩緩升起,壹座小木橋在霧中時隱時現。這對夫婦在狂喜中手拉手過橋...
據說這對夫婦是彭家寨彭土家族的祖先彭懷三和他的妻子楊。從此,他們在這裏耕男織女,繁榮昌盛,創造了彭家寨的歷史。至今彭家寨仍流傳著壹首古老而優美的歌謠:“觀音是蓮花金字塔,四龍藏懷,蓄勢待發,十八羅漢立兩旁,人傑地靈。”
彭家寨是典型的血緣村,都是彭的後代。清代,彭從湖南遷居至此。彭的遷徙路徑基本符合“北遷江西,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潮。彭姓是土家族最流行的姓氏。從彭姓的起源可以看出,部分土家族祖先起源於漢族。
彭家寨因其戰略位置,曾是兵家必爭之地。1909-1912年,賀龍的騾馬幫曾經從湖南桑植經過彭家寨。參加革命後,賀龍多次到沙道溝彭家寨宣傳革命,組建紅軍。國內第二次革命時,沙道溝也是湘西根據地之壹。
彭家寨建築群以吊腳樓為主,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我國古建築研究專家、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良剛先生在考察恩施古建築後撰文:“要選拔湖北省吊腳樓群的‘頭號種子選手’,彭家寨晉級是肯定的。”並以歌聲贊美:“此世五菱之緣未盡,窮年有彭家寨,地上有樓閣,幸甚。”
吊腳樓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古建築,最原始的原型是幹欄式民居。當人類的記憶還停留在模糊的原始時代時,晁氏家族創造的吊腳樓已經作為最古老的民居建築登上了歷史舞臺。它依水而立,依山而建,集青山綠水之靈氣,與自然融為壹體。吊腳樓是建築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玲瓏,精致端莊,在古樸中呈現出順應自然的大美。那是壹個令人難忘的地方,散發著生命真正的純凈,沒有壹絲喧囂和浮華。有妳在,世間的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煩惱的心也就放松了。
自彭家壹家遷入後,彭家寨吊腳樓群壹直處於不斷的建設、修繕和使用之中。既有在建的新吊腳樓,也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建築。目前保存完好的房屋有40多棟,每棟都自成體系,面積從100平米到幾百平米不等。它是壹座木瓦房,鬥型屋頂,單檐。彭家寨房屋壹般由正房和吊腳樓組成。主屋建在地面上,壹般是三開間;廂房的吊樓建在斜坡上,屋頂與主屋平齊,吊腳的高度視地形而定;同時,主屋與廂房是“壹縱壹橫”或“壹縱兩橫”,由院壩圍成壹個小院。甘蘭風格的吊腳樓來自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三開間的主屋來自黃土高原的窯洞。主屋與橫屋之間的圍合趨勢來自黃土高原的“四合院式”窯洞。
彭家寨吊腳樓是為了適應山地地形,底層架空,轉角處做了壹圈回廊,很大,不落地。從底部往上看,像懸在半空中,所以叫吊腳樓。吊腳樓既是壹種穿鬥式結構,又不同於壹般的穿鬥式建築。彭家寨的吊腳樓之所以成為精品,是因為吊腳樓沿著山勢壹字排開,把樓裏最美最有特色的部分都展示出來了。而且荀子頂部的歇山飛檐,為了配合建築輕懸臂的感覺,四角微微上翹,猶如壹種飛翔的風格,大大傳神,豐富了立體造型。這樣的結構在土家吊腳樓中並不多見。
土家建築往往有三道門,第壹道是宅門。居住在山山坡上的土家族,經常在村前設置寨子大門,以分地盤或抵禦土匪。由於彭家寨與周邊村莊隔江相望,河流成了天然屏障,河上的吊橋取代了寨門,成為通往外界的必經之路和“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之”的天然關卡。第二道門是院門,對於規模稍大的土家民居,往往在三河院的院落前加壹道院門。院門平面多做成八字形,給人壹種親切感,象征著土家族熱情好客的性格。但是三合水很多房子在建造的時候,由於地形地貌的影響,正門的朝向並不理想,被風水認為與主人的八字不符。這時在三合水的院壩前加了壹個朝向“吉祥位置”的院門,也叫“朝門”。彭家寨多為普通村民的院落,出現的更多是院落四周簡單的圍墻,或者最多加個簡單的坡屋頂形成門框。第三道門是正門,也是廳門。土家族往往有不裝門的習慣,但也有很多人裝門,但壹般都是大開著的。
彭家寨的殿堂各有千秋。正廳門多做成“六合門”,由六扇妳開我關的門組成,安裝有門軸。每扇門兩端雕刻或浮雕“飛梭花”,中間做各種門窗。彭家寨民風淳樸,小偷少。有的住戶幹脆不裝大門,只做簡單的“串燒”。
大門是寨子的頭。當人們站在河岸上時,首先看到的是整個青瓦屋頂。土家屋頂有流動的視覺效果,給人壹種輕盈浪漫的意境。從吊腳樓外部造型的垂直方向看,形成“占天不占地”和“不平衡平衡”的剖面。這些部分大多通過屋頂懸垂、懸掛地板和重疊的方式來處理。所以人們在觀察吊腳樓的時候,會覺得生動活潑,沒有壹絲沈悶的痕跡。單個懸腳建築的屋頂本身並不復雜,壹般只是“I”形或“L”形。有時巨大的黑色屋頂和伸得很遠的挑檐,再加上底部懸空的吊腳,會形成“頭重腳輕”的格局,使人感覺不穩定,但與地面上搭建的大屋頂連接起來,又相互呼應,從而使整個建築和諧、莊重、靈活、經濟。巨大的屋檐也擴大了屋檐下的功能使用空間,人們在這裏乘涼、曬谷、養蜂、餵養牲畜。特別是土家屋頂的特殊形式——“拖水”,甚至在子屋後面,沿屋頂坡度延伸兩個柱距,在上面加上“飛檐”形成的擴展空間。
吊腳樓最有特色的就是吊腳。村裏有各種吊腳樓,依地形而建,掛式單壹,又稱“壹端掛”或“鑰匙頭”。其特點是主室壹側的廂房懸空,下部由木柱支撐。
有壹種雙鶴,又稱“雙鶴”或“簸箕口”,是單鶴的發展,即主房兩端有吊翼。單鶴和雙鶴不是不同地區形成的,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單吊和雙吊經常在同壹個地方。
有四合壹水式,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征是主屋兩翼的吊腳上部連成壹體,形成壹個四邊形。兩間廂房的樓下是大門。進了大門後,這個四合院必須爬幾級石階才能進正房。
有壹種兩室吊機,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就是在壹般的吊腳樓上加壹層。單吊和雙吊均可。
有壹種平板起重機,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和雙吊都有。它的主要特點是建在平壩裏,不需要根據地形吊腳,而是要把機翼擡起來,用木柱支撐。支撐木柱的地面與主屋地面齊平,使廂房高於主屋。
與神和祖先同住是土家建築的壹個重要特征。土家族、苗族、侗族都在自己的房子裏辟出壹個空間,供全家人祭拜各種神仙和祖先。這個空間集中在大廳裏的“神龕”和房子裏相當於神龕的地方。神社的主要內容是供奉“天、地、國(君主)的牌位和祠堂。同時還貼出了求財、求神、求福、求平安的對聯和文字。其基本書寫格式為:豎紅紙,兩面寫有“天、地、國(君)、師位”字樣,並題寫主人家的祠堂。彭家寨彭氏先祖神龕上,右邊寫著“龍溪堂歷代先祖”,左邊寫著“九天四明臺傅毅君”。所謂“某某堂”指的是這個姓氏祖先的來歷,“龍溪堂”指的是來自龍溪縣的彭姓祖先。
土家族的神龕壹般設在廳堂的後墻上,中間橫排壹塊木板,稱為神壇。壇下有壹個木壇,上面放著土家族的祖先——爺爺和諾陀皇後,擺著香爐和香蠟紙草,桌上放著壹些裝有蠟燭和水果供品的碗和碗。
當妳走進壹所房子,妳會發現壹個非常有特色的房間——火爐房。火爐房位於主屋邊緣的壹個房間裏。這個房間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是竈房,後半部分是臥室。土家族父母平時住在這房子裏,兒女住在正房旁邊的吊腳樓裏。
竈房與彭家寨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既是廚房的輔助用房,也是燒水、取暖、熏肉的地方,還是家人團聚、接待客人的坐處。火可以烹飪食物,給人們帶來溫暖。火在土家族人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竈房的火算是火神,壹年大部分時間都不會熄滅。過年的時候,土家族最講究火,要連續幾天非常用力地燒,以示興旺。他們認為第三十年柴火越燒越大,來年豬就越壯。
彭家寨是山區,溫差大。春、秋、冬三季,村民除了勞作、睡覺,大多坐在火堆旁取暖、喝茶、與親友聊天。每年十二月,土家族都要熏肉。他們把肉腌了半個月,掛在爐子上方的掛鉤上。煙熏臘肉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不易腐爛,壹年四季都可以吃。逛彭家寨,可以和朋友圍著竈臺聊天,吃這種臘肉。如果妳有過這樣的經歷,妳會久久難忘。
彭家寨土家族的婚喪嫁娶、信仰習俗都在吊腳樓裏演繹,是壹部濃縮的土家族民俗史。作為民族物質文化的象征,充分滿足了彭家寨土家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目前,彭家寨村有48戶265,438+05土家族人,80%的人會唱山歌和各種小調,會手舞、唱鑼鼓、耍把戲、耍龍燈、舞獅,等等。他們仍然保留著大部分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其中壹個姓李的老奶奶,壹個姓羅的老奶奶,兩個姓彭的老人,壹天能唱不同內容的山歌。
彭家寨最特別的兩個習俗節目是“哭嫁”和“跳喪”。彭家寨的女兒出嫁壹定要“哭著嫁”,以前不哭的姑娘是不允許出嫁的。新娘出嫁,需要九個未婚女子陪哭,稱為“陪十姐”。“跳喪”又叫“祭王”,是土家族的祖先。土家族老人去世後,後代會以歌舞的方式祭祀國王,向逝者致敬,這與普通人面對死亡時的哭喊形成對比,也更明顯的體現出這些土家族人彭家寨是有哲理的,懂得生活的。
“在這個世界的五菱命運之前,我在窮途末路的歲月裏,努力尋找桃源。幸而人間有彭家寨,亭臺樓閣高聳住仙。”歷史傳說隱藏著彭家寨的秘密,古樸的吊腳樓展現著土家族人的智慧。“下次再來”,簡單的壹句話,表達了彭家寨土家族人的熱情好客和家鄉的驕傲。
壹個山民的建築文化,就寫在這片土地上,像壹個偉大的創造者的意誌。壹串紅辣椒纏在吊腳上,壹坨黃玉米掛在傲人的把手上,壹穗金黃的稻穗在吊腳前的田野裏隨風起舞。
吊腳樓的十月,更白的炊煙,是傍晚牛眼裏紅腫的驚嘆號,牧童敲響的銅鈴,清脆有力,如同舞動的戰鼓。只有在這原始的大山裏才能有這樣的文化現象,只有恩施林海的營養才能滋養出土家族的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