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裂谷盆地、裂陷槽環境和區域性同沈積斷裂是成礦的有利構造環境,是控制成礦帶空間分布的有利標誌。
二、沈積相變帶和還原地球化學屏障環境標誌
沈積相變帶和相對封閉的還原地球化學屏障環境是成礦的有利沈積環境,而臺溝相帶和礁(灘)相帶更是大型和超大型礦床形成的有利沈積環境標誌。其他有利於熱液沈積和成礦的沈積環境標誌有海槽相帶、局限-半局限臺地相帶、開闊臺地相帶和近岸相帶。
三。地熱田的環境標誌
高古地溫場是有利於成礦的地溫場環境標誌,其特征是:裂谷盆地中產生火山巖、次火山巖或巖脈;沈積盆地的煤層變成無煙煤,變質程度高,如右江盆地;沈積盆地中有現代溫泉;產生熱水沈積巖;由鏡質體反射率、牙形石變色指數和瀝青反射率等計算的古地溫值。
四。古代隆起的邊緣跡象
沈積盆地局部古隆起的邊緣是成礦的有利構造條件,這種古隆起與其次生凹陷往往是等間距的。因此,局部古隆起的邊緣及其等距特征是找靶區的重要評價依據。
五、同沈積斷層標誌
同沈積斷層是熱水沈積礦床的有利構造標誌。除上述區域性同沈積斷裂外,區域性同沈積斷裂與次級同沈積斷裂的交匯是控制礦田和礦床的標誌。在礦田或礦床範圍內,亞平面同沈積斷層交匯處或斷層彎曲處往往是熱水噴流的發育部位,因此也是成礦富集的有利位置。因此,這些部位的斷裂是控制礦床產出和礦體產出的構造標誌。同沈積斷層旁的局部凹陷是層狀礦化富集的標誌,而次級凹陷底部或側向隆起帶、小巖體內外接觸帶的同沈積斷層是與熱液沈積有關的脈狀、網狀脈狀和角礫巖礦化富集的標誌。次級同沈積斷層甚至局部凹陷往往具有等間距分布的特征,這也是找礦評價的重要標誌。
六、地層和巖性標誌
由於各裂谷沈積盆地的發展演化特征不同,含礦地層對成礦的控制表現出明顯的區域特征。下寒武統清溪組是桂北重晶石、釩、鎢的主要含礦層位。中上寒武統是桂西南銅錫礦床的容礦層。中、上奧陶統-下誌留統是桂東南早古生代裂谷盆地鉛鋅鎢銅多金屬礦床的重要含礦層位。泥盆紀是另壹個全球性的裂谷期,也是壹個全球性的熱水沈積成礦期,在廣西也非常明顯。泥盆系是廣西最重要的含礦地層。泥盆系是桂西南丹池、桂中、桂北的主要含礦地層,也是桂東南重要的含礦地層,如桂平錫礦坑、慶豐鉛鋅礦,產於中泥盆統和桂平鬼母錳礦。石炭紀和二疊紀不是重要的含礦地層,但有錳、金礦化;三疊系是重要的含礦地層,中三疊統白峰組、版納組或新源組和下三疊統羅樓群-紫雲組是廣西熱液沈積型金礦最有利的含礦地層。
雖然不同礦化類型的賦礦巖性不同,但含碳和黃鐵礦的細碎屑巖或碳酸鹽-細碎屑巖有利於賦礦,黃鐵礦常具有草莓狀結構。這壹巖性指示了壹種低能缺氧的半封閉、封閉滯流環境。
七、熱水沈積巖標誌
熱液沈積巖的存在不僅是熱液礦床成因的標誌,也是找礦評價的重要巖石學標誌。壹般來說,重晶石巖主要產於礦體上盤,在水平方向上,產於略遠離熱水噴口的礦體邊緣;矽質巖產於大多數熱液沈積礦床中,壹般與礦體密切伴生,產於矽質巖中,但在某些礦床中,矽質巖往往產於礦體下盤,如金礦、重晶石礦、重晶石-多金屬硫化物礦等。即使矽質巖與其他礦化關系密切,但礦體下盤的矽質巖更為發育。廣西的電積巖壹般與錫礦或錫多金屬礦密切共生,但從國內外熱液沈積電積巖的賦存特征來看,在銅、鉛、鋅、金、鎢、鐵、黃鐵礦等礦化類型中也有,常見電積巖產於礦體下盤;層狀矽卡巖壹般與礦體關系密切,即礦體產於矽卡巖中。但需要註意的是,由於矽卡巖礦物的形成溫度較高,層狀矽卡巖的賦存位置壹般更靠近熱水噴口或垂直偏離礦體下盤,應註意找礦評價。特別是當礦區內既有層狀矽卡巖,又有矽質巖、重晶石巖、鐵礦或碳酸錳巖等其他熱液沈積巖時,要重視矽卡巖與重晶石巖或鐵(錳)巖之間多金屬礦床的找礦評價。
八、礦床標誌
礦區礦體主要呈層狀、層狀或透鏡狀,與容礦巖石融為壹體,具有多層產出的特點。在層狀礦體下盤或附近隆起區,可產出礦石成分相同的脈狀、網狀或透鏡狀礦體。礦石具有層狀、條帶狀、豆狀(鮞狀)、角礫狀和膠狀結構,以及微細粒、細粒、草莓狀結構;熱液蝕變以“底部侵蝕結構”為特征。這些是評價熱水礦床成因的礦物學標誌。
九、熱液蝕變痕跡
1)蝕變類型:在熱液沈積礦床中,大多數蝕變類型強烈,不同礦化類型的蝕變類型不同,如矽化、黃鐵礦化、電石化、絹雲母化、矽卡巖化、重晶石、白雲石、銻礦化、砷礦化、綠泥石-綠簾石礦化、鈉長石化等。
2)蝕變具有“底蝕構造”特征:除重晶石外,大部分蝕變表現為“底強頂弱”的“底蝕構造”特征,即礦體下盤蝕變強烈,甚至出現網狀脈狀蝕變巖管,礦體上盤蝕變很弱甚至無蝕變。這壹特征是礦體為熱水沈積所致的標誌之壹。
3)蝕變分帶:某些礦區的蝕變還可以表現為分帶特征,即從噴口向外,蝕變類型由無水矽卡巖-含水矽卡巖、磁黃鐵礦→黃鐵礦化、矽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重晶石→綠簾石和赤鐵礦(鏡)礦化演化而來。利用這種蝕變分帶特征,有利於找礦和評價。
X.礦化組合標誌
在熱水沈積礦床常見礦化分帶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礦化組合特征。如Finlow-Bates提出了熱液沈積礦床的理想模式,從噴口向外的礦化分帶為:磁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重晶石→赤鐵礦(圖7-1);塗光池等(1987)指出,重晶石礦床往往與某壹類型的其他礦床有成因和空間關系。以熱水噴口為基準,總的分帶趨勢是:多金屬硫化物→重晶石→金屬氧化物(磷、釩、鉬、鈾)→鐵、錳氧化物。在礦化組合中,銅、鉛、鋅可與黃鐵礦、重晶石共生,重晶石可與磷、釩、鉬、鈾、銀共生。如在榮縣雞籠頂,銅、鉛、鋅、銀與黃鐵礦共生;彭村-盤龍礦田鉛、鋅與黃鐵礦共生;在北山,鉛和鋅與黃鐵礦共生;在華農礦區,重晶石與黃鐵礦共生;三江半壁重晶石礦區磷、釩、鉬礦化伴生;在古潭重晶石礦區,鈾、鉬、錳礦化伴生;在大豐釩礦,銀礦化是相關的。吳毅等,1987;塗光池等,1987;趙等,2000)。基於這種空間關聯,相關的礦化類型可以相互作為找礦評價指標。
再如,銻、砷、汞礦床、礦點、礦化點是桂西北金礦的重要找礦評價標誌。前人用“不在其內,不留其跡”來說明金礦與銻砷汞成礦的關系(劉東升等,1994)。
XI。礦物學標誌
不同礦化類型的礦物學標誌不同,但有壹點是草莓狀或膠狀黃鐵礦的產狀幾乎為* * *,這種黃鐵礦常與碳質* * *,它們的產狀位置指示了沈積盆地中次生封閉窪地的位置,因此也是礦體產狀位置的標誌。
對於熱液沈積型金礦床,黃鐵礦和毒砂的礦物組合是重要的礦物學標誌。草莓狀黃鐵礦常為礦體,異形晶體狀黃鐵礦、異形細粒集合體、條帶狀黃鐵礦和富砷黃鐵礦、針毛狀毒砂均為金礦化富集部位。
熱液錳礦床中,菱錳礦的發育及其與黑色硬綠泥石、錳綠簾石、鐵錳閃鋅礦、陽起石、菱錳礦、褐錳礦、黑錳礦、赤鐵礦、磁鐵礦等礦物的共生位置是成礦熱液活動內帶和熱水噴口附近帶的礦物學標誌。當錳矽酸鹽礦物如菱錳礦從礦石中缺失時,主要是礦物組合如錳方解石、鈣菱錳礦、應時、伊利石、綠泥石等。表明礦化遠離噴流中心,位於礦體的邊緣或上部。
十二。地球化學標誌
由於元素地球化學特征的差異,熱水沈積礦床中普遍存在以熱水噴口為中心的多金屬元素分帶現象,這對找礦評價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不同價態鐵的地球化學意義
在熱液沈積礦床的理想分帶模型中,鐵元素可以分布在各個分帶中,壹般以黃鐵礦的形式存在。但如果以還原鐵即磁黃鐵礦(Fe1-xS)的形式出現,則表明相對還原的環境,其賦存位置為熱液噴口附近的脈狀礦石或層狀礦石底部。如果是氧化鐵,即赤鐵礦和鏡鐵礦(Fe2O3),則表明處於相對氧化的環境,說明其賦存位置是遠離熱水噴口的礦體邊緣和上部(圖7-1)。
圖7-1熱液沈積礦床的理想成礦模式(根據Finlow-Bates,1987)
2.鐵和錳的地球化學特征
由於鐵、錳的地球化學特征不同,在熱液沈積成礦過程中,鐵、錳分帶現象明顯。鐵比錳沈澱早,而錳由於比鐵沈澱晚,分布更廣,離熱水射流中心更遠。例如,寨裏姆-卡拉紮雷鐵礦床的鐵錳分帶現象非常明顯(圖7-2)。韓發等(1997)指出,在長坡-銅坑礦床中,礦體中鐵含量高,錳含量低;礦體頂部圍巖含高錳低鐵,而在含礦建造的上部,上泥盆統五指山組多利霍斯灰巖中出現壹矽質含錳層,充分體現了鐵錳分離的明顯分帶特征。因此,可以認為熱液沈積成礦過程中形成的錳地球化學暈異常是指示聚礦停滯盆地或礦床位置的遠程標誌。
3.Co/Ni比率
彭章祥(1991)指出,Co/Ni比值是指示錳礦與火山噴發源距離的地球化學指標,其指標有:短程Co/Ni值小於0.55,是尋找富錳礦的重要標誌(鶴慶錳礦);中程Co/Ni值為0.55 ~ 1(夏磊錳礦);遠程Co/Ni值大於1(轎頂山錳礦)。
在上述熱水沈積物中微量元素的判別指標中已經提到,Co/Ni比值小於1,因此可以認為Co/Ni比值可以作為判斷熱水沈積物與射流中心距離的指標。
4.金礦地球化學找礦評價標準
據廣西地球物理勘探隊(1991)研究,桂西北金礦床原生暈軸向分帶為As-Sb-Li-Au-Hg-Cu-W-Ag-Mo-Ba-F,其中As、Sb、Li為前沿元素,F、Ba、Mo、W、F。
據桂林地質礦產研究所研究,金、砷和吸附烴(CH4、C2H6)的強組合異常是金礦找礦評價的有利標誌。
5.銅銀多金屬礦床化探異常標誌
據等(1995)研究,榮縣雞籠頂塊狀銅銀多金屬硫化物礦床原生暈異常十分發育,異常組分以礦體為中心由遠至近的分帶順序為:Ba (Mn)-As、Sb、Hg、Au-Ag、Pb、Zn、Cu-Ni、Co-Bi、Cd、Cd。金、汞、銻、砷為遠程指示元素,是礦內異常特征的組合。Ag、Zn、Cu、Pb為近礦異常組合,Cd、Bi僅出現在塊狀硫化物礦體的暈中,為富礦異常組合。其次,暈異常表現為已知礦體或礦帶中Pb、As、Zn、Cu的組合異常,異常規則,分帶富集中心明顯,異常符合性好,異常含量高,內暈規模與礦體大小基本壹致。這種原生暈和次生暈的異常特征是該區塊狀硫化物礦床找礦評價的標誌。
圖7-2西卡拉紮爾礦床鐵錳分帶示意圖(根據овчиников,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