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聯:羅漢路羅道真
第三個環節:沒有門的路沒有灰塵
分析:
三句底聯的詞性、對仗、節奏都沒有問題,可以像頂聯壹樣用兩句話來解讀。關鍵在於“融入觀音山景區”;我認為這個“景點”應該包括“已命名的景點”和“未命名但已存在的景點”。
第二副對聯的靈感是觀音聖像前有兩排羅漢像。雖然沒有標註景點名稱,但我覺得叫它“羅漢道”是完全有道理的。
第三個來源是景區內有壹段山路,上面有宋代吳門惠凱禪師的題詞“相戶愛”:“春天有花,秋天有月,夏天有涼風,冬天有雪……”我覺得把這段山路叫做“吳門路”是可以的,所以這幅底聯也融入了觀音山景區。
推薦第壹副對聯。第壹聯“觀音山上的風景”是“觀”有形的風景。如果第二副對聯能由實變虛,悟出佛道無形的道理,那麽整副對聯就能在意境上得到升華。相傳觀音菩薩是通過修習“耳內點化”的方法來悟道的,通過觀察聲音的運動來悟出佛法的無形空真。所以從“觀音”到“悟空”也是壹個修行佛法的程序。此外,在著名的《西遊記》中,孫悟空在西天取經途中遇到困難時,經常向觀音菩薩求助。觀音菩薩和悟空就像門徒壹樣。而且,觀音是佛教菩薩。悟空在天宮大鬧的時候是道教神仙,兩人壹仙壹佛,這也正好符合觀音山兼具道教和佛教文化底蘊的特點。所以第壹部說“觀音”,第二部說“悟空”是合適的。可惜觀音山景區沒有“悟空道”,也沒有孫悟空的形象,很難達到征集社團的要求。但是雖然沒有固定的景點,還是有臨時的“眼前壹景”!中秋國慶期間,觀音山景區舉辦活動,設立大聖棉花糖景區,邀請人們在林間小路上扮演“美猴王”供人們拍照宣傳,使得“悟空”和“悟空道”作為臨時景點出現!所以“悟空道法真”的底線,也算是融入了觀音山景區。
不過,臨時即興的壹幕畢竟是曇花壹現,如果能有壹部真正名副其實的《悟空道》就更好了!我想問壹下,入伍五年了,我壹直沒能得到最好的底線。原因是什麽?不是沒有適合的人的天賦,而是觀音山景點有限,很難達到“融入東莞觀音山景區”的要求!我去過觀音山森林公園,那裏有壹條從山腳到山頂的車行道——“吉祥路”,而人行小路則無名。這樣不僅有點單調,也不利於應急救援等活動。如果有人在徒步旅行中摔倒或者生病需要救援,如果他不在服務站附近,那麽他可能無法告訴景區工作人員他在哪裏。我建議可以把徒步路線分成幾段,分別命名,每隔壹段設置標誌,這樣更容易確定遊客的位置。此外,還可以加入佛教文化元素。例如,根據自性的真、凈、明、空的特性,登山道可以命名為悟真道、悟凈道、悟明道道和悟空道。或者根據“觀音耳根童淵法”命名為入流道、清流道、增流道、空流道、無聲道、出世道等等。然後在步道旁展示壹些佛教哲學知識或者禪語詩詞,壹定會增加觀音山的佛教文化氛圍,給徒步的登山者帶來更多的興趣和了解。只要將其中壹條走道命名為“悟空道”,並在旁邊建壹座孫悟空的雕像,就可以實施“悟空道中悟道”的對聯了!
這樣既能獲得最好的下線,又能增加觀音山景區的景點和文化氛圍。豈不是壹舉兩得!把這幅對聯寫在大門上也很合適,第壹聯“觀音山上山水”,第二聯“悟空道中悟道”。它意味著遊客可以在觀音山上欣賞自然風光的美麗,並在爬山的途中感受佛教和人生哲學,獲得回歸自然的體驗。如果需要交聯,可以寫“佛土仙山”,因為觀音山是仙佛同修的地方,既有佛道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