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海外灘的歷史建築,附上它們的歷史故事。
外灘是上海的壹個景點,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景點。許多壹流的建築師在這裏大顯身手,留下了20多座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精美建築,使外灘被譽為“外國建築博覽會”。本書對這些歷史建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為了共同的興趣,這裏選取了三個板塊。匯豐大廈20世紀初,匯豐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資銀行。到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它正式開始考慮重建自己的銀行大樓。匯豐銀行的新大樓是由建築師威爾遜設計的,他是共和洋行的董事。1921年農歷五月初五奠基,1923年六月封頂。根據當時的小報記錄,匯豐銀行還邀請了中國的風水先生來選擇奠基的日期和時間,並確定第壹鏟將在哪裏破土動工。基石下面,按照中國的傳統,埋著中國的贏錢和世界各地的各種銀幣。同樣,大樓封頂時,匯豐銀行也定制了很多用中文刻的“梁倩”,散落在大樓陰暗的角落裏。這些故事有多真實,只有在幾年後匯豐大廈大修或拆除重建時才能知道。新匯豐大廈占地約65,438+05畝,分為主樓和副樓,建築面積23,465,438+05平方米,居當時外灘建築之首。匯豐銀行的主樓通常被認為是模仿復古主義的商業建築。大樓高五層,中間七層,地下室壹層半。建築的主軸是大門和大門上方的穹頂,兩邊形成嚴格的對稱。這是歐洲文藝復興藝術最基本的特征,可以在視覺上營造出壹種對稱與平衡,從而產生壹種優雅奢華的直接感。建築的立面設計是西方建築史上的“三段式”。底層形成獨立的立面,正門設計成浪漫的拱門券,外墻全部鋪滿大石頭,給人壹種堅不可摧的城堡的感覺,從而讓儲戶感到安全和安心,這也正是銀行建築希望達到的效果。二樓到四樓形成壹個“中段”。中段中間設計了6根鄂友年復合柱作為支撐,其中4根為雙柱,使原本簡單的平面多變,增加了建築的立體感。五層以上為“上段”,設計了壹個巨大的希臘穹頂,顯然成為了建築的標誌,挑出了建築的主軸。匯豐銀行大樓是壹座現代化的銀行大樓。因此,在設計中,更多地考慮了銀行建築的功能和特點。比如外灘12號門口,安裝了三個十字轉門,方便出入。進門後有壹個八角亭,是大門和後面營業廳之間的緩沖設計,供客戶短暫休息後進入營業廳,營業廳客戶多的時候也可以在這裏休息等候。八角閣後面是營業大廳,面積1500平方米。大廳的墻壁和黑暗的角落設計有加熱設備和冷排氣系統。屋頂設計了巨大的玻璃天花板,上面鑲嵌著小塊的厚玻璃,強度足以承受數千磅的沖擊力。天花板的陽光不僅為白天的工作提供了陽光,也讓顧客感到溫暖和諧。匯豐銀行的主樓和輔樓之間有壹塊空地,用來停車。除了銀行員工的車輛,運鈔車也在這裏裝卸。這片空地上還建了另壹棟房子,是銀行警衛用的。夜幕降臨後,這座建築將主樓的營業用房和輔樓的倉庫完全隔開。壹旦發生報警,警衛也能及時到達報警點,保證了銀行的安全。在大樓建設過程中,該行專門委托英國藝術家雕塑了壹對青銅獅子。獅子是英國人民最喜愛的神獸,也是匯豐銀行的標誌。“文革”期間,銅獅被上海市文化管理委員會及時轉移到位於永嘉路的上海滑稽劇團倉庫。到了1980年代,是作者將它們運出,現在它們陳列在上海歷史博物館的大廳裏。這座建築曾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1997上海市政府遷址後,該大廈通過房產置換成為浦發銀行的產業。江海北關之變上海歷史博物館有壹幅《三顧戲圖》,是道光年間畫家曹臨摹的。這張圖的主題是拍上海東北墻上的“馮丹樓”,是上海天後宮的主體建築,而天後宮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護航女神。關於天後俗體,民間至少有十種不同意見。其中壹位認為天後由“壹皇後二妃子”組成,她們平時的形象就是下棋,所以被稱為“下棋三姨”。從圖中可以看出,沿江衙門是上海江海關,沿江停靠的船只是等待通關的海船。1843 165438+10月17日,上海正式開埠之日,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上海道工木酒在外灘設立了板檢處。其實這只是江海關派出的臨時海關稽查機構。這個檢查站的位置應該是在今天外灘13號江海關對面的黃浦江上。到道光二十六年(1845年底),即1845年《上海租地憲章》簽訂,英租界成立後不久,根據憲章規定,租界將成為外國人居住區和貿易區,許多外國船只將停靠黃浦江,許多貨物將在此登陸,於是宮木久立即撥款,到原址考察。因為這個關隘位於原江海關隘的北面,所以被稱為“江海北關”。江海北關是典型的中國衙門建築。建築平面呈凹形分布,正門在外灘路上向東開。圓門采用中國傳統品牌屋頂,門楣上寫著“江海北關”,據說是兩江總督宜良所寫。開埠後,上海的經濟發展非常快。20年後,江海北關全年稅收超過廣東海關、福建海關和浙江海關之和,上海成為中國第壹大港,奠定了上海對外貿易和商業中心的基礎。1893 165438+10月17是上海開埠50周年,工信部計劃舉辦盛大慶典。江海北關新館於1891破土動工,1893竣工,趕上上海開埠50周年。新江海北關大樓沿用舊址的地基,平面與舊址基本相似,呈凹形。它是15世紀英國最常見的市政建築模式,中間是鐘樓。江海北關的建築風格已經從中國傳統的衙門建築轉變為西方建築,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了上海正在向世界靠攏。自20世紀初以來,上海的許多外資企業都計劃翻新或重建他們的企業大樓。1918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這種大規模的建設活動開始實施。江海北關周圍建起了許多又大又漂亮的新建築。總高度只有35米的江海北關原建築已不再是建築。在眾多豪宅中,顯得陳舊,有些可憐。1925,海關決定新建壹座大樓。這座大樓的設計有幾套方案,但都不令人滿意。最後,共和洋行老板、匯豐銀行的設計者威爾遜提出了壹個新的想法。他認為,按照現實情況,江海關的新樓不可能與相鄰的匯豐大廈競爭,不如在設計上盡可能統壹,使兩座建築成為統壹的整體。威爾遜的提議受到了贊揚,然後決定由他來承擔這座大樓的設計。新海關大樓高十壹層,其級別和總高度是匯豐銀行的兩倍。總的來說,該建築還是壹座復古風格的建築,或許是考慮到海關是國家對外貿易的行政機關,正門設計成古希臘神廟的形式,四根經典的陶裏克柱支撐著龐大的建築,讓人感覺這是壹座神聖不可侵犯的神廟,同時也讓人體會到建築的陽剛之美。大堂頂部的天花板,用中國最傳統的綠色和紅色,勾勒出沙船等中國船只的形狀,表明這是中國的主權機構。在鐵拉門上,有壹個由萬能金鑰匙和鐵錨組成的海關標誌,它的寓意是:中國海關加入了世界海關的行列。建築頂部設計有壹座四層鐘樓,配有從英國定制的四面巨型時鐘,直徑五米,每根指針重120公斤。時鐘每隔15分鐘自動報時。站在浦東,可以清晰地看到時針,悠揚的鐘聲可以飄上幾裏。20世紀20年代也是世界建築快速發展的時期。隨著鋼筋混凝土等先進建築材料和電梯等新技術的出現,建築逐漸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對於註重物質利益的商人來說,他們並不主張花大價錢進行只有裝飾效果而沒有實際使用價值的非功能性裝修,設計師更是追求現代主義的線條之美來代替復古的繁瑣哲學。因此,江海關大樓的建築立面上沒有多余的非功能性裝飾。因此,這座建築也可以看作是上海近代學校作品的先行者,在上海近代建築史上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外灘氣象信號站1872 8月,天主教上海教區郎懷仁主教和江南顧震生主教在上海徐家匯召開重要會議,決定成立“江南科學委員會”。委員會下設四個分會,其中壹個分會是高鄉長領導的氣象臺,並在徐家匯設立了觀測站,將氣象記錄和觀測數據匯編成雜誌,在上海出版,發往歐洲。1873年7月,天文臺建成。這座不起眼的建築,成為中國近代第壹個氣象預測預報機構。因為氣象預報對航行安全有重要作用,所以天文臺多了壹項業務——直接向海關提供氣象信息。起初,氣象信息刊登在當天出版的報紙上,費用由海關承擔。但當時報紙發行範圍很小,大部分船員和市民很難獲得這些信息。1884左右,由海關出資在法租界的外灘上修建了壹座木質氣象信號站,通過在建築上懸掛不同的旗幟向外界公布最新的氣象預報。當時《點石齋畫報》畫了壹幅以“太陽的廣場”為主題的畫,文字是這樣寫的:秋天,這個港口法租界外灘外的楊靜大橋被填平,新做了測時球和報風旗。據旗上說,每天早上十點升起,送到吳淞口外的風中。視風向而定,改為隨時懸掛。允許系統驚艷。旗幟是無定形的,顏色是固定的,取決於風的趨勢和強度。從《點石齋畫報》畫的圖中可以看到,氣象信號站的主樓上有壹根木桿,頂部安裝了風速計和風速計。風速計下面有壹個大球,是用來報時的。正極旁邊有幾根繩子,用來拉風旗。這個氣象信號站雖然很簡陋,但也確實成為了上海最早的氣象預報站和標準時鐘。隨著上海的進步和發展,外灘的建築逐漸上升,對氣象精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907氣象信號站拆除重建。重建後,烽火臺高50米,成為當時外灘最高的建築。人們可以從遠處看到塔上懸掛的各種信號旗,或者用望遠鏡來決定是否起航,因此這座烽火臺對上海的航運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20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無線電廣播的發展,天氣預報可以及時傳送到更遠的地方,信號站的氣象功能逐漸下降,直至最終退出歷史舞臺。到20世紀60年代,它已經成為外灘上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上海重建外灘,修建延安東路越江隧道時,在不移動建築結構的情況下,將整個建築向南移動了26米,創下了上海建築史上大型建築整體移動的紀錄。目前,在這個信號站裏有壹個“外灘歷史陳列室”,遊客可以參觀和仰視。摘自薛著《外灘歷史與建築》,文匯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2月,200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