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去的洪山鄉,屬於泉州市洛江區。汽車在群山中繞來繞去,越過山野,樹木和草藤都以綠色為主色調。
穿過村溪,結束盆地內平緩的旅程後,便會徒步穿越峽谷。自西向東,遇到石頭就濺起白浪,流向木蘭河,落入東海。堤壩兩邊有許多種農舍。老房子多為閩南風格的古建築,也有土樓。它們和現代建築生動地勾勒出這個空間。
在紅山村口,壹座清代單孔石拱橋——水尾橋橫跨溪流。實際上有多少人在橋上走過?橋面上的鵝卵石相當光滑。石橋南側山上的酒瓶村,是古代村民防盜的烽火臺。
這個季節天氣晴朗,細雨剛剛停了幾天,空氣特別清新。涼爽的山嵐,像壹層面紗罩在村莊的臉上。眼中的美,半濕半朦朧。山村的自然美正以壹種變化著的美感呈現出來。有了它,我很高興能瞥見山野。
橋北,老宋守村,枝粗手勉強合十。壹株,兩株...松針之間有壹層薄薄的薄霧。這個保護區叫水尾,矗立著壹座護林碑,篆書“水尾樹碑”。明清時期,以護林為基礎,各地出現了形態各異的護林碑,“水尾樹碑”就是其中之壹。如今,在遷碑前,遊覽紅山,了解風水寶地“須水彩虹山”古林的形成過程,是大家的共同興趣。
彭姓是紅山最流行的姓氏,是在1844立下了“水尾樹碑”。用心觸摸古老石碑上的* * *歷史,傾聽彭劍對森林保護的呼籲。這塊石碑裏藏著壹個故事:水圍是紅山村尋溪的最終目的地。彭的祖先懷著惻隱之心,在水尾山坡上種了壹棵樹,有杉樹、松柏,還有雜樹...參天大樹好風水,道理大家都懂,但壹些不法之徒受利益驅使,偷偷把樹運出山村牟利。
目前的形勢令人擔憂。如果我們不阻止它,我擔心有許多樹的彩虹山會變成壹座光禿禿的山。彭劍坐不住了,於是在清道光年間的壹個仲春,他和村裏的壹位老人決定劃出壹塊地方種植雜樹,進行普通的采伐,其余的地區則停止采伐。
彭劍做事壹絲不茍,覺得自己的話毫無根據,立碑更有號召力。300字的碑文,對於山中文人來說,文筆尚流暢,也是壹種引用,壹種植樹造林好處的宣傳。“世界上所有經過檢驗的竹木,愛護森林,永遠保護未來...從此以後,無論同姓異姓,家強家弱,都不許私割,弄得很累。如有重復伐木,立即引眾懲之,絕不手軟:大家都要小心遵守,不可違背。清道光陳佳成立於仲春之日。”道光陳深年也是道光二十四年。碑文寫在這裏,完全可以* * *。彭劍沈思了壹下,覺得這壹筆有點寬泛,“導致許多人懲罰* * *”不如實際條款有效。他在署名後加了幾句:“偷砍松柏雜木和茅草者,打壹餅罰十斤;壹株松柏雜木,若訂購或遭風雨損壞,則經公議有利可圖,不準私自劫伐。”碑文明確了林地保護範圍,規定無論什麽姓氏、家庭背景強弱,都不允許擅自砍伐樹木,壹旦違反規定,絕不手軟。補充的“壹禁壹令”,便於操作,助推落實。
泉州是戲劇的故鄉。有高甲戲,梨園戲,大成戲,木偶戲...當鑼鼓響起時,觀眾蜂擁而至。非法砍伐松柏雜木及其茅草者,打壹個餅罰十斤。雖然數額不大,但是讓人在大家面前戳脊梁骨,丟了面子,真的不值得。那麽,違規者請不起劇團怎麽辦?當地朋友說起上世紀初發生的壹件事:村裏壹位老奶奶,家境貧寒,去水邊撿枯枝燒柴,違反了“壹禁”規定。村官沒有“拍馬屁”,而是私下給了她錢,讓老奶奶主動交了“10斤餅壹場”的罰款。在這種情況下,“熱心行為”並不是個例,它融化並警示了幾代人...世界上的真理是最偉大的,它不符合規則,所以它不可能是方圓。村規民約只有不折不扣地執行,才有生命力。正因為壹代又壹代人將保護森林的理念付諸實踐,樹碑才成為民眾自發形成的壹種自我約束。依托護林碑警務戰略,紅山目前風景優美。水尾古林懸掛的“福建古樹名木”的鐵招牌顯示,百年以上的古樹有280多棵,最老的壹棵樹齡超過300年,已被當地人視為風水林。
我看著林尖崇敬地戳著天空,我自己似乎也很偉岸。東面是壹大片竹林,壹直延伸到彩虹瀑布。山野更綠,更幽靜,因為這裏沒有牛羊的啃噬。清脆的鳥鳴,淺淺的生命之歌。
如何研究這塊比湖北神農架森林保護紀念碑早40多年的碑文,看它常年蹲伏在村頭,默默看著青山陶醉的綠波?我變成了壹個快樂的歌手,爬上了石板路。植被和竹子似乎充滿了靈性。兩只穿著花裙子的蝴蝶帶我穿過竹林。花是生活環境的亮點。黃色、紅色、紫色和橙色的花朵點綴著星星。俯仰之間,蝴蝶棲息在花蕊上,輕輕搖動觸須,仿佛在訴說壹種屬於群山的秘密語言。三月份來的話,壹片油菜也是紅山的牌子。
走過山花的芬芳,我由衷地感謝滋潤了花朵的甘霖。妳周圍的松柏都聚集在妳的眼睛周圍。他們像有思想、有思想的哲學家,誇耀著智慧的精神,壹種超越語言的氛圍和境界正在巨大的綠肺中展開或生成...
山是紅山的脊梁,青山承載著希望!從高地看風景,山野與村莊寧靜和諧,它的寧靜就像壹個開放的淺藍色意境。樹碑的話成了農村的條條框框,植入人心170多年。村民們堅持祖先珍惜生態的觀念。村莊的規劃建設以自然、生態、田園、文化為靈魂,主幹道註重綠化美化,房前屋後種植適宜生長的鄉土樹木。從溪流到瀑布,打造田園風光的休閑觀光帶。觀光帶周邊的農田裏,成片種植水稻、紅薯、蔬菜;這裏山高霧多,適合種茶。村裏投入資金改造茶場,引進高檔烏龍茶品種,讓農民的日子註入無盡的回味。
在橋的盡頭,耀眼的陽光照耀著山峰和苔蘚覆蓋的森林紀念碑。2001年6月,泉州* * *將“水尾樹碑”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年後,樹碑旁立起了文物保護碑,護林碑的歷史作用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紀念碑在那裏,國之魂在那裏,樹木和紀念碑是綠色的。看了羅江紅山的樹碑,心中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