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風水學的科學性怎麽體現?

風水學的科學性怎麽體現?

中國風水學或者叫堪輿學,現稱居住環境學,起源於原始時期、雛形於堯舜時期、成熟於漢唐時期,鼎盛於明清時期。風水學是人類在長期的居住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朝陽光、避風雨、防火災,近水源、利出行成了最基本的居住理論。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來人們不斷的總結居住環境的優劣到了漢唐時期就形成了很成熟很系統的中國風水學理論。彭祖弟子青衣說:“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晉人郭璞《葬經》解釋風水:“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漢朝淮南王所著《淮南子》論述道:天地運行之道。至月令有陰陽變化,有相沖克之時,有相合之時,前者兇,後者吉。蓋堪輿之義實為天地之道也。許慎《說文》解釋:堪,天道;輿,地道。

風水理論實際上就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壹體的壹門自然科學。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現代漢語詞典》中風水定義: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地理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認為風水好壞可以影響其家庭、子女的盛衰吉兇。

風水壹詞最早出於伏羲時代,太昊伏羲根據自己研創的簡易圖,推理出地球有過壹段是風與水的時期。《簡易經》記載:“研地說:壹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這裏所指的風水應是風水的原義。

《葬書》最早提出風水:“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學:太極生兩儀(陰陽、正負),兩儀生四相(五行),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 

風水分為:龍、穴、砂、水、向、意、形、天(天體布局)所有高等的風水師,都是按這些理去做,但要結合人命理,本性去計算;因為以前的人壹句發家名言是:壹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禪師潘國靜曰:宇宙任何物質都在變化,都經過成,住,壞,空的四個階段。中國古人把風水稱為堪輿,也叫地理故稱堪輿風水地理。可解釋為:堪(觀察天)、輿(勘察地)、風(空氣空間)、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的研究分析理論)。

2004年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中心發布了《2004年健康住宅技術要點》,明確指出:“住宅風水作為壹種文化遺產,對人們的意識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它既含有科學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風水理論,正確理解住宅風水與現代居住理念的壹致與矛盾,有利於吸取其精華,摒棄其糟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關註居住與自然及環境的整體關系,豐富健康住宅的生態、文化和心理內涵。”

在日常生活中,風水壹詞可有兩種解釋,壹種是比較廣義的意義,泛指附近的空間、山、水,樹木等自然環境。比如說這裏風水真好,真是壹塊風水寶地等。壹種是比較狹義的意義,專指陰宅(祖墳)和陽宅(住房)。比如說做風水,妳家有好風水等。 古代的陽宅陰宅,不管是官衙與民居,不管是貴族墳與平民墳,大部分都有風水師的壹份功勞。所以現代人必須承認,風水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不容詆毀的貢獻。

風水學核心思想是天人合壹,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天地為觀察了解對象,以人為依歸,以人為服務目的,是實實在在的人本主義學問。真正的中國古代風水學應該是壹種古代人類繁衍生息,治國安民等社會活動所形成的生存知識,是壹種研究大自然對人類作用的精深學問,是壹種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是壹種趨吉避兇的術數。是壹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民俗活動,是壹種中國獨有的以天人合壹陰陽調和為核心的哲學思想產物, 是壹種由實踐積累起來的經驗所形成的人居環境選擇優化的實用技術,是壹種由中國古人的唯物唯心學術混雜而形成的博大學派,是壹種科學與玄學相提並論的、精華與糟粕並存的、落後於現代技術的、超越於現代科學的的系統理論,是壹種寶貴的非物質歷史文化遺產。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於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於對氣的趨,避。物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現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壹樣,場氣也是萬有的。壹幢建築可以無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築群,場氣可能劇變。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壹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於民生,利於接納大場氣。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局部某壹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境的壹部分。

小環境植物、建築、人體是小場氣。小環境場氣,風水學稱為地氣,地氣高處來,低處去。然而這種場所,在壹定條件下,在局部環境中又是可以經過人的智能認識加以適當導引的。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中國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布置的學說。

1. 整體系統原則

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壹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壹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2.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采取適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壹,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3.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壹,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采摘果實相適應。

4. 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系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只要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壹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兇,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沈遲速,就可知身體的壹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壹座城市。每蓋壹棟樓房,每修壹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5. 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6. 水質分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

7. 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壹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采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壹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采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有太平洋的涼風,壹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蔔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 律書》雲:“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壹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8. 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

適中的另壹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壹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9. 順乘生氣原則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壹氣積而生兩儀,壹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於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

10. 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