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本名昭陵,位於沈陽以北約十裏處,故稱北陵。這裏埋葬著清朝開國君主第二代,唐太宗、皇太極和孝皇後。陵區古松巍峨,湖水碧波蕩漾,金瓦紅墻絢麗奪目。充分顯示了這座封建皇家陵園的雄偉氣勢。“風水之地”特有的莊重、清醒、神秘,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勾起對往昔的懷念。
昭陵始建於清朝崇德八年(1643),初步完成於順治八年(1651)。康熙朝、乾隆朝和嘉慶朝對其進行了幾次補充和重建。可以說是壹個堆積的建築群。它既保持了清初關外的壹些建築特色,又是按照中原王朝的陵寢制度重建的。所以它和明清陵墓有很多相似之處。
昭陵範圍,1930年代沈陽市公所公布的實測結果:南北5.1裏,東西2.6裏,總面積12.4裏。
陵區周圍有紅白藍三色界碑,前面有442塊木塊(也叫“拒馬某”)。陵區南北狹長,東西狹窄。陵墓的最南端是馬霞紀念碑,北面是華表和石室。石獅北面有壹座神橋和壹口滌綸井。沈橋是壹座石牌坊,在北面。石牌坊東西兩側各有壹個小院。東跨院為梳妝亭,靜室。梳妝亭是皇帝在祭祀時換衣服和午睡的地方。這個安靜的房間是皇家廁所。西院是省祭祀亭,是建築。省祭亭是祭祀時宰殺畜禽的地方,建房是祭祀的地方。石牌坊的北面是陵墓的正門——大紅門,陵墓四周有朱砂墻環繞。大紅門內有壹條筆直的“神道”,神道兩側自南向北分別矗立著壹對擎天柱、壹對石獅、壹對石獅、壹對石麒麟、壹對石馬、壹對石駱駝、壹對石象。這些石獸把妳團結成壹只“石象”。再往北,神道中間,有壹座神力聖德的亭子。亭子的兩邊都有“面房”。碑亭北面是方城,方城正門叫“隆恩門”,門上有建築。方城中間是隆恩殿,兩側是附殿和附樓。龍恩寺後面有兩個柱門和壹個石壇,然後就是票門。檢票口頂部是大明大廈,檢票口入口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玻璃幕墻,兩側有“斜路”。月牙城後面是寶城和寶頂,寶頂之內是陵墓的“心臟”——地宮。寶成背後是人工堆砌的山——“龍爺山”。此外,陵墓西側,保定對面,有壹組名為“怡景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的建築群,是唐太宗嬪妃的安葬之地。昭陵建築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前朝後寢”等陵規。陵墓主體建築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他附屬建築均衡布置在其兩側。這種設計思想主要體現皇權至上,同時達到使建築群穩定、平衡、統壹等美學效果。“前院後寢”是出於“物死如物生,物亡如物存”的需要,帝王生前使用的宮殿都是按照“前院後寢”建造的。按照古人的傳統觀念,皇帝死後也應該如期“朝朝”,仍然有壹個吃住的“寢宮”。
昭陵的管理有兩個政府辦公室:民事和軍事。壹個叫將軍衙門,壹個叫海關衙門。海關衙門主要負責陵寢區域的防衛,海關衙門負責祭祀和陵寢建築的壹般修繕。
清朝以後,昭陵仍由三陵護衛大臣管理,但由於連年戰亂,國庫入不敷出,昭陵得不到大的修繕,以至於陵園建築破敗雕零。當時有壹位學者寫了這樣壹首詩《遊貝嶺》:“我踏足昭陵戶庭,未曾輝煌耀眼。草莓苔沒人管,楊柳山妳清楚。”寫出了當時昭陵的真實面貌。自20世紀30年代起,奉天當局將昭陵辟為北陵公園,並設置督學和管理員進行實際管理。昭陵自古以來就是沈陽的重要景點。清代《與北京(沈陽)八景》中有“北陵(昭陵)紅葉”。金良在《奉天古跡研究》中說:“北陵楓柳多,西風黃葉遍邱琳,故名北陵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