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漢魏洛陽古城遺址簡介

漢魏洛陽古城遺址簡介

現存的漢魏古城規模和布局基本上是北魏遺留下來的,由內而外分為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市圈。在今天遺址的地面和地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宮城、內城、外郭城、永寧寺塔、東漢太學、靈臺遺址和金村東的周達墓。

城墻遺址

現存平面呈長方形,程楠城墻因洛河北移被水沖走。北、東、西墻保存完好。部分路段距離地面約5 ~ 7米。包括金庸城西北角,北墻長約3700米,寬25-30米;西城墻殘長約4290米,寬約20米。東城墻殘長約3895米,寬14米。城市周長14公裏。城墻是用夯土建造的,棒眼的痕跡尤其明顯。部分城墻上還有凸出城外的墩臺,其中西墻北段有4座,北墻東段有3座。墩臺間距110 ~ 120米,類似於後來城墻修建的“馬臉”。城墻外側有護城河遺址。北魏外的郭城被徹底摧毀,南郭城還保留了少量夯土墻。

程門網站

西城墻凸出來的有五個門,除了北面第二個門外,都是壹門壹洞。最北的門是北魏的程明門,南的門是北魏的和律門,即東漢的上西門,南的門是北魏的西洋門,南的門是東漢的雍門,南的門是北魏的西明門,即東漢的楊光門。北城墻上伸出兩個城門,西邊有壹個三孔的城門是北魏的大夏門,也就是東漢的夏門。東邊的門已經被破壞了,有壹條路穿過,應該是北魏的光墨門,也就是東漢的谷門。東城墻外有三個城門,都是壹門壹洞。北面的第壹個門是北魏的建春門,也就是東漢的上東門,與和呂門相對。第二個門是北魏的東陽門,是東漢的中東門,與西陽門相對。第三個門是北魏的青陽門,即東漢的Xi門(又稱望京門),與明希門相對。文獻中所列的南城墻四門分別是晉陽門(東漢的金門)、益陽門(東漢的小院門)、平昌門(東漢的平城門)和北魏的開陽門(東漢同名),洛水卻找不到蹤跡。六合門六合門是北魏宮城的正門,其北與宮城正殿的太極殿相對。南面是禦道通陀街,直通內城正門玄陽門。六合門始建於曹時期,西晉、北魏沿用至今。

六合門以北,宮城正殿太極殿對面;南面是禦道通陀街,直通內城正門玄陽門。六合門作為象征皇帝威嚴的禮儀性建築,是舉行皇帝即位、接受四面八方貢品等重要活動的場所,很少用於通行。洛陽城六合門遺址是最早的都城宮城正門考古發掘,六合門左右雙闕也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宮門闕。

宮城遺址

東漢時期,北京的主要宮殿是南宮和龔蓓。曹魏和西晉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北魏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宮城位於城市中北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約占城市總面積的十分之壹。它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南門、東門、西門均有發現,南門又稱六合門,寬約46米。大門兩側有厚重的夯土大門,造型宏偉。東門雲龍門與西門神虎門相對。宮城西部有壹座大型夯土平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離地約4米。應該是北魏太極殿的遺址。在宮城的其他地方,發現了20多個夯土橋臺,也是宮殿的遺跡。

在城市的西北角,有金庸城,建於曹魏時期。它由三個連接南北的小鎮組成。平面呈“眼”形,南北長約1048米,東西寬255米。三城之間有門道,城墻寬約12 ~ 13米,殘高約6米。在這座城市裏還發現了20多個夯土墩。金庸北面的邙山可以俯瞰整個洛陽城,是攻守的制高點。在城墻的外墻上,每隔60 ~ 70米還有壹個向外凸出的橋墩,可見這裏應該是壹個軍事要塞。

太極宮

太極殿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宮名。從三國時期,魏明帝建成太極殿後,直到唐代皇宮的正殿(類似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都是太極殿。後來北宋西京洛陽的太極殿也是太極殿,清代北京故宮也有太極殿。

太極堂的修建確定了漢魏洛陽城的建築布局中心,以太極堂為中心的宮城布局格局標誌著中國古都布局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

永寧寺遺址

永寧寺寶塔建於北魏西平元年(516)。位於北魏都城洛陽,現已不存在。遺址位於洛陽市白馬寺東側,310國道與隴海鐵路交匯處。

永寧寺塔塔基遺址

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百裏之外可見。另據記載,塔高49或40余尺,約為136.75438+0米,塔剎高約為147米。它是古代最大的佛塔。永寧寺塔平面呈方形,每層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壹個重30的相輪(13的壹個錯誤),周圍掛著金色的鈴鐺,然後是壹個金色的瓶子。寶瓶座下面有四條鐵索,通向塔的四個角,繩索上還掛著金色的鈴鐺。夜裏刮風,十幾裏外都能聽到。塔的裝飾華麗,柱子周圍都是燦爛的花朵,門窗都刷著紅漆,門扇上有五排金釘,頭上有金環。

太學遺址

太學遺址占地面積很大。經過勘探和試掘,主要遺存分為兩部分:壹部分在碧湧以北,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長約100米。附近已發現石質碎片,可認為是東漢國子監的主體部分;另壹個在其東北,約100米,遺跡保存完好,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向。據記載,東漢國子監始建於光武帝建武五年,後多次擴建。直到舜帝楊家元年(132)才建成,國子監學生三萬多人。西平四年(175),在國子監立了壹部石經,稱為《西平石經》。漢末董卓燒洛陽宮廟,國子監受影響。魏文帝黃初五年,在東漢舊址上重建國子監,並在正始建立新的《詩經》,稱正始《詩經》。西晉初年,國子監按漢魏體制推進,鹹寧二年(276年)另設國學,與國子監並存。

西平四年(175),太學講堂前豎立石碑46塊,史稱西平石經。曹魏鄭石二年(241),制定了28部石經,史稱《鄭石石經》。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面積3萬多平方米,西部約2萬平方米。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建築地基成排,或東西呈長方形,或南北呈長方形,排距相等,排列有序。國子監是古代傳授儒學的最高學府。《西平詩經》是中國最早的官方儒家經典。東漢靈臺遺址位於內城南郊,在今天偃師市的尚鋼村和大角寨之間。靈臺始建於光武帝元中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臺。曹魏和西晉先後使用了250多年。靈臺遺址占地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為方形夯土臺,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多。張衡(78 ~ 139),東漢傑出的科學家,在10多年的時間裏兩次擔任太史令,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臺的天文觀測和天文研究。金庸城,位於內城西北角,為曹所建。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為皇帝所棄,後置於此。唐初,洛陽縣建立金庸城。貞觀六年(632年)遷至東都育德坊,金庸城廢棄。經過調查發現,這三個小鎮是連在壹起的,平面呈網狀。城外有河循環,每門都有遺跡。在城市中發現了許多夯築的橋臺,以及磚砌的地基遺址和水池。北魏時期修建外輪廓城,長、寬各約10公裏。城內外有1367座佛寺,皇家寺廟永寧寺最為豪華宏偉。永寧寺,位於宮城外西南,始建於北魏西平元年(516),北魏末年遭雷擊燒毀。

據調查,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是壹座木塔,木塔底座呈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現在地表以下,上基長38.2米,高2.2米。四面原本鑲嵌青石。在挖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了壹批精美的泥塑,為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還有石雕、瓦、瓦等建築材料。Byodoji北齊造像碑,俗稱廟碑,位於漢魏古城東墻外,今偃師市廟碑村南。算上四條通道,下部全部埋在地下,地表裸露部分約1.5 ~ 2米高。碑上刻有佛、菩薩、弟子的雕像,六個坐禪的佛像,優雅的飛翔,慢悠悠的大象,栩栩如生的野獸,窗簾,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是北齊時期遺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佛教藝術珍品之壹。1962開始對漢魏古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目前發掘工作仍在繼續。1954年,北京大學顏文儒對漢魏古城洛陽進行了考察。自1962以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了長期的勘探和發掘,基本摸清了城墻、城門、主要街道、宮城範圍和部分廟基,以及城西北角金庸城的範圍和布局,發掘出永寧廟遺址、城南靈臺、碧雍、唐明等禮制建築,以及國子監遺址和罪犯墓地。

漢魏洛陽老城的形制從東漢到北魏變化不大。東漢洛陽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城門12。其中西門3個,南門4個,東門3個,北門2個。城市的主要宮殿是南宮和龔蓓,東北角的太倉和兵工廠,以及中部西部的進士。城外東郊有壹個馬市,南郊有壹個石楠。按照以前的制度,西晉的曹魏和洛陽城在魏明帝時,只在洛陽城西北角增加了金庸城。北魏時,仍沿用東漢、魏晉時期的城墻和城門,但將西城墻中間的雍門北移約500米,改名為西洋門;在靠近金庸城的西墻北端,開了另壹扇門,叫做程明門。城內廢除了東漢以來的南北宮制度,建立了單壹的宮城,街道也有所改變。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建成外郭城,號稱“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五裏”。有大城市、小城市、石頭城等320個作坊和工商業區,範圍非常廣。自東漢開始,老城在北魏成為洛陽的內城。有永寧寺、白馬寺、靈臺、唐明、弼雍、國子監和罪犯墓地。永寧寺是北魏洛陽最大的佛教寺廟,位於宮城西南1 km處。寺廟平面為南北長方形,四周夯土墻,總長1040米。南門、東門、西門和西南角的角樓都已找到。廟中間的方塔基礎高4.7米,多為夯土建造。塔基上有五圈方柱基礎,中間有壹個土坯搭建的方形平臺。在平臺的南、東、西三面墻上保留了五個弧形壁龕,以供奉泥塑佛像。北魏孝熙三年(534年)永寧寺塔遭雷擊被毀。1963發掘時,塔基表面及其周圍仍有許多遺跡,如灰燼、燒過的土塊、木炭等。

靈臺位於南墻上東漢平城門大道西側。它是漢晉皇室用來占星雲和預兆厄運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和氣象的專門機構。遺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20米。經挖掘,中心建築為方形平臺,平臺有兩層,下層平臺與農田地面同高,周圍建有回廊。回廊用鵝卵石鋪成,停機坪外有磚砌排水溝。北中部有坡道通往上層平臺,四面有五開間建築。中央平臺頂部余高8米多,平面略呈橢圓形,南北長11.7米,東西寬8.5米。靈臺是中國發現最早的天文臺遺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曾經設計制造了渾天儀和地動儀,為中國古代天文學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唐明位於靈臺東部,是“皇帝的祠堂”,皇帝在這裏祭祀祖先並接受官員的朝聖。長城平面上接近正方形,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86米。城墻中間有壹個大的方形夯土橋臺,是唐明的主體建築。碧湧是封建統治階級“禮樂宣德”的地方,位於唐明東部。城墻平面呈正方形,每邊長約170米。圍墻南面有壹個長方形的大夯土橋臺,應該是碧湧的主體建築。遺址內有壹座建於西晉鹹寧四年(278年)的碑(即金必用碑)。碑文記載了晉代皇帝司馬燕和皇太子司馬忠訪問弼勇的事跡。

國子監創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它是中國最早的大學。遺址位於碧湧東北部,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面有壹組長方形夯土建築,範圍東西長約104米,南北寬90余米。東面有壹組密密麻麻的夯房地基,四周有寬3米的夯土墻,南北長220米,東西寬150米。著名的《西平石經》、《正始石經》先後鐫刻於此。

在靈臺西南1.5km處發現壹座東漢罪犯墓地,東西長250m,南北寬200m,已發掘罪犯墓522座。經鑒定,所有犯人的脊椎骨都有明顯的勞損痕跡。罪犯墓葬出土的820多塊磚,都是用各種破碎廢棄的磚雕成的。銘文都是隸書,有的潦草,有的工整,是漢代除銘文、簡牘之外數量最多的書法資料。監獄或縣的名稱,懲罰,姓名,死亡日期等。壹般都刻在犯人墓磚上。這些罪犯被從全國各地的監獄押解到李思、校尉、將軍管轄的建築工地,為封建統治者做繁重的體力勞動,如建墓、建宮、造城、挖河、挖棧道、運糧、伐木、開礦等。許多囚犯在服刑期滿前被折磨致死。罪犯墓地的發現和墓磚的發掘,是研究漢代罪犯監獄制度和階級關系的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