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懷念陸秀夫,在厓山刻石紀念,題為“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
1.江蘇建湖建陽鎮是南宋宰相、抗元英雄陸秀夫的誕生地。1279年2月,元軍攻破崖山,他不甘被敵國所俘,先驅妻兒入海,後背幼帝從容投海,譜寫了壹曲抗敵禦侮、愛國忘家、舍身為國的愛國主義悲壯樂章。因此受到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懷念和忠心敬仰。明萬歷47年,欽賜陸秀夫為“忠烈公”。清鹹豐8年,奉旨各地孔廟皆配祀陸秀夫。明清時,其故裏建陽就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陸秀夫讀書處、景忠書院、南戲樓等紀念性建築。2002年9月成立鹽城陸秀夫研究會,同時以明萬歷年間壹塊“宋陸忠烈公讀書處”石碑為依托,在原忠烈堂的遺址上興建了陸秀夫紀念館。?
2、廣東南澳青徑口“宋忠臣左丞相陸公墓”及英山村楓塘山“陵園”
陸丞相殉國四年後,元朝樞密院副使兼潮州路總管丁聚,仰慕陸秀夫高風亮節,為使陸公魂有所依,遂於南澳青徑口為陸太夫人營墓,並題碑“宋忠臣左丞相陸公墓”。這就是歷史上稱為“異代尊”的史話。此墓也稱“魂依墓”。1995年,在潮汕的陸氏後裔又將此墓擴建為陵園。
?歷代多有重修該墓,如:在距陸丞相殉國二百多年後的明正德14年,即公元1519年,潮州的地方長官又在潮州的東郊,撥官田百畝,正式建成有石人、石馬、石牌坊,具有壹定規模的“衣冠墓”,據記載,僅乾隆年間就曾重修了三次。可惜在20世紀50年代大規模平整土地中,墓園曾被夷為平地、碑石散失。近年陸公墓碑又被發現。潮汕陸氏宗親聯誼會各鄉代表經過商議,於2003年才把東郊的陸秀夫墓碑遷至英山村楓塘山重建陸公墓並擴為陵園。原廣東省省長盧瑞華為陵園石牌坊題寫“宋左丞相陸秀夫陵園”。原汕頭市政協主席李習楷為陵園碑記亭題寫匾額。
陸秀夫在朝為官,因忠貞正直與權臣不合,曾被貶潮州辟望港(今屬澄海),陸氏在潮州繁衍後代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現已傳至25至30世,分布在潮州的各市、縣的20多個村落,約有三萬人口。“陸秀夫墓園”成為潮汕陸氏宗親祭念的地方。
3、廣東臺山市都斛鎮義城村三合鎮聯安馬山“宋忠臣左丞相陸公墓”
據光緒十九年重修的廣東臺山《新寧縣誌》中明確記載:“陸秀夫墓在都斛二城村(現在的臺山都斛鎮義城村)”,並加註說:“(陸秀夫墓)按黃醇崖山誌雲,在新會二城村。蓋未分縣時,地屬新會。又邑西南馬山,亦有丞相墓。”
另據《開平縣誌》記載:本市(縣)東山鎮馬山馬舌處有壹古墓,葬是南宋末左丞相陸秀夫。該墓為土堆墓、坐西向東,長5.1米,寬4米,墓正面有壹塊長78厘米,寬44.5厘米的花岡石墓碑。碑文中書曰:“宋左柱國左丞相陸秀夫謚忠貞陸府群墓”等17字。
據傳,陸秀夫投海7天後,屍出海面,被鄉人收藏,被人撈起,葬於二城(即今臺山市都斛鎮義城村)。推翻元朝統治的明初(1370年間),有人曾在該處為陸秀夫建起了莊嚴的墳墓,墳旁蓋有房子,墓前設置石馬石獅,並設有守墓人家。二城村就是原來的守墓人家發展起來的。
也有史載陸秀夫的屍體是飄到饒平縣附近,饒平縣距新會崖門數百海裏,加上冬季主要是東北風,飄到接近新會崖門的臺山附近海域是有可能的,所以廣東臺山“宋忠臣左丞相陸公墓”是真正的“陸秀夫幕”,只不過毀壞遷移過。
清初(1645年間),二城村的當權人區長德貪陸秀夫墓“風水好”,毀平其墓以建住宅,因此,守墓人竟成了掘墓人。區長德等把陸秀夫的棺木挖起,擡至村北的馬鞍山燒掉,把墓前的石馬、石獅拋落村前的河湧,把墓碑斷成兩截並鑿掉碑文。此外,區長德還把二城村改名為義城村,並威脅村中人不準外傳,還對外來訪尋陸秀夫墓的人表示:此地是義城村不是二城村,二城村在新會。
清朝中期,陸秀夫的後裔子孫爭取恢復義城村的舊墓不可得,決定另尋壹處風水寶地築墓。風水名師追龍尋穴,壹直追到臺山三合鎮聯安與開平東山鎮交界的馬山,看到該山酷似奔馬,且山靈水秀,氣勢恢宏,是風水寶地。於是選擇在馬山上的“馬舌”重新修建陸秀夫墓,馬山兩邊的山,分別稱為“左將軍山”和“右將軍山”,因墓地所處之地風水絕佳,在該墓的下面,近年又多出了3座新墳。希望文物部門引起重視,保護開發起來。
?
陸秀夫投海記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