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輩們說,在黃氏始祖永興公來此開創基業之前,青塘並不叫青塘,而是由20多個不同姓氏的小村落組成的分散聚落(村落間最遠相距幾百米,故稱聚落)。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葉厝、麥寨、陳厝、曾厝廖等等。當時雖然姓氏很多,但居住在清塘的人口很少,各種姓氏的人數當然也各不相同。自明永樂初年黃的祖先來到這裏,歷經五六代,各家孫輩繁盛,但其他姓氏的人越來越少。據老人們說,自從我們的祖先黃來到清塘居住以來,葉氏的衰落是最明顯的。我們姓黃,他們姓葉。他們說我們姓黃的打了他們姓葉的,葉子發黃了,我們祠堂的風水比他們好太多了,他們就倒了。他們覺得在這裏住不起,後來就逐漸搬到了其他地方。清朝末年,他們已經遷走了麥寨、陳厝等18個有姓氏的民族,遷走的很慢。搬家的年份大約是清末民初,直到前幾年才和黃菊寮壹起搬出清塘的陸家。現在只有曾家和我們清塘相鄰。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和當時的政治形勢,社會上和家庭中是否有能人有很大關系。)而清塘的名字據說是在我祖先的房子(也就是祖先祠堂)後面有壹個池塘。池塘春光暗,池水清澈見底,終年不幹涸,故名清塘。我的祖先永興公,是清塘黃氏家族的創始人,從明朝奠基到現在,在這裏已經600年了,已經繁衍了20多代。大屋、二屋、三屋另尋勝地播撒枝葉,而四屋、五屋、六屋的後代則住在村裏,五屋、六屋的祖先也有壹部分在別處播撒枝葉。居住在清塘村的黃後裔約2000人,約2萬人。據壹位曾擔任北門院新安鎮鎮長的長輩介紹,據他保守統計,永興公傳世的六大家族後裔(包括海內外港澳臺清塘永興公所有後裔)約有9萬人。清塘村的房子基本都是圍繞著村裏的大蓮塘而建,背山面對著水塘,布局緊湊,大蓮塘可以說是我們村的壹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