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壹,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開鑿於493年,即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營造,從而形成了眾多的石窟遺存。
龍門因山清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此處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這裏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
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0.02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兩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
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
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這組雕像,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壹幅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我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我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