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楊桐鎮的歷史演變

楊桐鎮的歷史演變

楊洋鎮因楊洋河而得名,原名楊洋河鎮,因楊洋和楊洋水匯入巢湖而得名。是風水寶地。何穗河,原名通河,發源於肥東縣銅山南麓,何穗河,原名洋河,發源於鎮西的揚子山。這兩條河在鎮南匯合,形成了楊桐河。

在古代,由於城鎮和村莊經常發生水災,人們希望用火來控制水,所以他們將河中“火”字旁邊的“通”字和“陽”字改為“通”字,形成了今天的“湖西河”。《新華字典》將“何穗”壹詞註釋為安徽省巢縣何穗鎮的專用詞。通陽河鎮位於巢湖北岸,巢湖與合肥市之間,距巢湖市區25公裏,距合肥市區30公裏,淮南鐵路、何裕、廟中公路、濱湖大道穿境而過。

“問夷人溺,自秦漢以來,已有幾千年了。”。公元239年,古城潮州河在楊桐境內神秘消失。它給後人留下了“巢州,長蘆洲”的傳說,給這片土地蒙上了壹層神秘的面紗。

古城遺址位於巢湖沿岸的楊桐鎮唐嘴。它因地震沈入湖中,被稱為東方的亞特蘭蒂斯。近年來,考古人員在該鎮唐嘴村前的湖灘上發現了湖下古城遺址,初步證實了這個傳說。

潮州古城失陷後,幸存的人們選擇了湖口河居住繁衍。楊桐鎮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據史料記載,楊桐鎮建於南宋惜春時期(1174-1189),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湖陽鎮雖然形成較早,但在明清時期發展繁榮,形成了壹定的規模。湖陽鎮建立於清朝同治年間,是湖陽鎮的繁盛時期,常住人口近5000人。舟楫如縷,商賈如雲,街景繁華。當時是潮縣西鄉重鎮,重要的商貿集散地。

鎮內有四街六巷,分別是南北主街、東大街、橋東街、南頭街和茶家巷、李佳巷、劉佳巷、金家巷、八家巷、羅家巷、徐佳巷等。街道都是青石板鋪的,老街的房子都是磚木結構,青磚青瓦,前有店鋪,後有廣場。大部分建築都是二層的亭子。清末民國時期,鎮上有北京、廣州、雜、山等各種商店,各種織布、磨粉、制糖、釀酒作坊,300多家竹木店、茶館、餐館、旅遊劇場、祠堂典當行、工廠工匠店,包括“祖義園”、“義泰和”、“長春園”等。民國二十九年(1940),張治中先生首次回鄉探親,在楊桐鎮樂陶軒酒樓設宴五桌。

最有名的兩道菜是大盤菜幹絲和醬肉卷。幹絲大盤子是用乾子、千片、花生加香椿、紅辣椒做的。醬肉卷是豆腐皮,幾千塊。炒好後用蘸醋的小碟子吃,吃後回味無窮。楊桐鎮的傳統食物是油炸獅子頭,這與通常吃的獅子頭不同。就是把面團壓成餅,用刀切成塊,用手揉成花卷,花卷蒸熟,放涼,用溫油煎,再用文火煎。裏面完全是油炸的,味道非常鮮美。

最著名的食物是“壹品戴宇蛋糕”。它是以糯米為基料,核桃仁、青梅肉、糖桂花、金桔、糖、香油為主要配料,用獨特的“四嵌”法精制而成。

傳說明朝初年,被朱元璋封為“余國公”的開國大臣、巢湖人余通海衣錦還鄉,航行至裕溪口。在等待期間,他遇到了周大山,壹個眉清目秀、氣勢逼人的年輕鹽商,兩人相談甚歡。於同海得知周大山還沒有結婚,就主動把女兒許配給他。俞通海回到家鄉回到南京不久,箭傷復發,彌留之際,朱元璋前去探望,問俞通海有什麽未了的心願。於通海說,只有我女兒的終身大事沒有處理,只有皇上要操心。

朱元璋當場封於桐海的女兒為養女,金華公主,周大山為養子,侯定國,於大山。俞通海死後,朱元璋親自操辦了金華公主與俞大山的婚事。婚後不久,於大山帶著妻子“金花公主”到楊桐巢湖西鄉居住。現在大峪村、小峪村、榆樹村有幾千人,那就是後話了。

春節期間,於大山的金花公主帶了壹些楊桐鎮生產的糕點給她的養父朱元璋拜年。朱元璋品嘗了王糕點店生產的核桃餅,對其色、香、味、形贊嘆不已。他非常高興,命安徽巡撫把這塊餅作為貢品,因其形、色、檔次高,取名為“壹品玉帶餅”。

楊桐鎮現有老街南北長約200米,東西長近150米。古宅古鋪千余間,風格依舊古色古香。在保存下來的古建築中,有4處比較有歷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護價值。第壹,正堂陳世北。在楊桐老街東閘口的墻上,有壹個縣政府的公告,即“唐錚陳石”,上面刻有禁止賭博、吸煙、宰殺牲畜、唱淫穢的魯劇等內容的公告,以維護社會秩序。第二,李鴻章典當行。清朝光緒年間,住在正廳的李鴻章很厲害。他在許多城市和重要的集鎮開了當鋪,他的侄子李大海掌管著楊桐鎮東街的當鋪。

典當行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50平方米。它是磚木結構,有兩個隔間,前廳和後交易廳。它有兩層,高大寬敞,木雕、磚雕、石雕都非常精美。天井排水系統科學獨特,雨水幹燥。該建築保存完好,省考古人員來到楊桐鎮考察鑒定,稱其為安徽省保存完好的古建築之壹,具有典型的廬州風格。第三,碉堡群。

抗日戰爭時期,楊桐鎮被日軍占領,他們在鎮北建了壹個碉堡群。如今,老火車站裏還保存著兩座完好的碉堡,這是日本侵華的罪證,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第四,中國第壹個農民實驗文化中心。楊桐鎮位於長江和淮河之間,依山傍水,農耕文化發達。歷史上,民歌、秧歌、漁歌代代相傳,享譽世界,影響深遠。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事業建設。

1950年春,根據中央文化部的指示,皖北行署建立了全國第壹個農民文化館——皖北黃璐師範學校農民實驗文化館。文化中心位於楊桐老街,磚木結構,面積800多平方米。65438-0964,在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副部長金鹿的帶領下,中央農村文化工作隊來到楊炯開展農村文化工作。

與此同時,著名音樂家李煥之在巢湖與農民壹起生活和工作。他吸收了楊桐地區民歌、秧歌、漁歌的音樂元素,精心創作了民歌《好巢湖》,在省內外廣為傳唱,轟動大江南北。經久不衰。巢湖和無錫的太湖美景、山西的好風景壹樣好。

楊桐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豐厚。明朝開國大臣俞通海、俞、俞三兄弟在通河口培養水軍,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巢湖“三將”之壹的李克農就誕生在這裏,為千年古鎮增添了優雅。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為古鎮題詞“江淮古鎮楊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