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把中國特有的車型汙名化,強調所謂的海外“正統”,把自己偽裝成“懂車”的人,這種把“特供車”壹把子打死的人著實可笑。難道沒留過洋的就低壹等?在中國的地域內為什麽要流行別人的標定,歷史已經證明行不通了。
很久之前我就曾講過,汽車文化必定是脫胎於生活。旅行車是因為旅行而衍生出來的車型,這是生活吧。皮卡受老美的喜歡也是因為自由的農場主多,皮卡能裝的雜物多,這是生活吧。到了中國因為道路情況喜歡SUV,就是不懂車了?
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肯定和國外是不同的,車作為生活的載體之壹,為了適合中國的消費者做出改變,因而成為特供車型,也沒什麽不對吧。況且很多特供車賣得都比較好,這也說明了這類車才是最適合國人的。
“特供車”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不斷變遷,其形式也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最早的特供車應該是桑塔納、捷達等車型,最初是通過CDK的模式引進的,後來經過不斷的國產化之後,最終和國外的車型脫節,成為中國人口口相傳的神車。我想捷達在國外可沒有這麽好的口碑吧。
後來到了德原朗-朗逸,就是大眾專門針對中國開發的車型,從之前的PQ34到現在的MQB,朗逸始終位於銷量榜前幾名。大眾這壹戰略太成功了,以至於後來大眾在中國推新車型,都會根據中國的市場做壹番改變。事實也證明了這麽多年大眾已經是最懂中國人的車企,這壹成就離不開特供車的影響。
長期以來,面對越來越重要的中國市場,國際品牌在推出壹款車型後,都會隨之推出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車型,加長軸距或者給兩廂車接個“尾巴”都是常規操作。這樣的操作雖然對操控上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壹直以來也是很多“懂車”的人詬病的地方,但不可否認,加長了軸距或者加了屁股,增加了國人非常喜歡的空間,消費者主體喜歡了,就是正確的。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奧迪,當初奧迪引入奧迪A6的時候很雞賊的選擇了加長,然後它便火的壹塌糊塗,官車的地位從此無可動搖。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奔馳或者普通的合資品牌新車型進入國內都選擇了加長,可見國內消費者的喜好對車型的影響。
除了加長影響操控外,為了應對國人的空間需求,後驅變前驅也是“懂車”的人詬病的壹點,大家應該知道教授說的是誰了。國產寶馬X1亮相時就曾遭到“前驅寶馬不純粹”等諸多吐槽,但寶馬X1上市後銷量壹路走高,上演了真香定律。
真香
畢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壹臺後驅寶馬去山路上劈彎,為家庭購買第壹臺車依然是國內最主要的消費需求,前驅寶馬X1雖然操控壹般,但坐著不憋屈,與此同時,買車或多或少都是壹種“炫耀型消費”,後驅與否對我真不重要,而壹個寶馬logo足以帶給我們心理上的滿足,這錢花得沒毛病!
通用泛亞研究中心
此次疫情讓國外很多人看到了中國制度的先進性,其實合資車企從很早前就看到了這壹點,紛紛加大對華的投資力度,也獲得了比較大的回報。投資的舉措除了加大生產線外,還包括在中國設立獨立的研究院,以研發專門針對中國的車型。
比如,本田傑德就是本田為中國市場研發的壹款車型,在MPV概念有火爆的跡象的時候,在國內賣的也挺好的。出色的外觀加上穩定的動力總成,也難怪大家對它青睞。不過後來因為空間不太實用,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大家可能不知道,本田看中了這款車出色的舒適性,將它引入了日本本土,這也說明了特供車的優秀性。
還有馬自達CX-4也是專門為中國設計的車型,這款車驚艷的外觀當時讓很多外國人都表示羨慕,紛紛大呼馬自達不公平。
其實特供車已經成為了車企必須拿出最強實力制造的車型了,畢竟網絡是發達了,如果國人通過外網發現了車企厚此薄彼,那麽這款車很有可能涼涼,這是車企承擔不起的。比如冠道這款特供車就采用的K20C3發動機+采埃孚9AT的動力單元,這是本田當時最新的動力單元了。
所以,就算妳買了壹輛特供車,被“懂車”的人扣了“不懂車”的帽子,也無需理會他們。因為妳清楚自己的需求,合適自己的那臺車才是最好的。況且特供車很多都是車企的頂尖技術了,沒理由質疑,隨時可以大聲反駁回去。
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特供車”走出國門,未來有壹天中國成為世界汽車研發、設計、制造的中心。讓中國的汽車文化享譽世界,也讓那些“懂車”的人更懂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