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啟源
在南明區的老地名中有壹首順口溜。由於讀起來聲音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容易記憶。順口溜是:“余(壹)家壩、二戈寨、三板橋、四方河、五裏關、六洞橋、七裏沖、八裏屯、九架爐、石(十)嶺街。”順口溜用數字開頭和諧音的方法記錄南明區的老地名,地名中以壩、橋、河、關、沖、屯、街、寨來命名,體現了地名的自然屬性。
地名是社會現象,歷史現象,是人類文明歷史記錄,是民族心理和地方習俗的反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壹種無形的人類文化遺產。它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時代色彩,往往具有壹定的歷史內容,壹些地名還為研究歷史問題提供歷史線索和依據。
余家壩的傳說
在箭道街口附近有壹條叫米市巷的小巷,其巷頂頭與新華路北側的興隆西巷交匯。交匯處壹側有塊叫“余家壩”的地方,那裏除有幾棵老皂角樹外,也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這個地方為什麽叫余家壩,在當地的老人口中有這樣壹個傳說。
明朝初年,朱元璋當了皇帝,元朝的統治在貴州也迅速土崩瓦解。那些原在順元城(今南明區、雲巖區的部分境域)統治貴州的蒙古族顯貴們失去了依靠,惶惶不可終日,各自做著如何逃生保命的打算。壹些有權有勢的帶著財寶逃向雲南,那些無力遠走高飛的就改名換姓躲藏於四鄉八寨的民間之中。在蒙古貴族統治順元城時把人分成幾等,其中蒙古人最高貴,漢人及其他民族最低賤,受盡了摧殘壓迫。明朝建立,掀起了壹股民族間報復的浪潮,壹些主意打得晚的蒙古人被打死不少。壹個姓脫古只斤的蒙古人帶著壹家人悄悄搬到壹個叫“金鐘撲地”的地方(今花溪區金竹鎮),他家在貴州已有幾代人,生活、語言、習慣和本地人差不多,為避免別人看出他家是蒙古人,就不敢說姓脫古只斤。因搬住的地方叫“金鐘樸地”,他家姓裏又有個“斤”字,於是順理成章將家姓改為“金”。金家在住地老老實實地開荒拓地,過了幾年安生的日子。由於過去享慣了安樂生活,耐不住居住地的清苦寂寞,金家大兒子常常借酒澆愁,慢慢失去了警覺,過去的公子哥脾氣故態復萌。壹次酒醉後打傷了鄉民,便脫口罵出了幾句蒙古話來,因而露出了馬腳,惹怒的鄉民們聚集上百人壹陣鋤頭釘耙追打到其家中,老金當場被打死,壹家人被打得四零五散。金家兩個兒子仗著年青力壯,奪路而逃,無家可歸來到順元城南門外,在幾棵大皂角樹旁的巖洞裏安身,兄弟兩自怨自艾,又不能睜著眼睛餓死,於是學著當地人找了兩根扁擔和水桶,到南明河挑水賣為生。時間壹年年過去,倆兄弟肩頭磨起了老繭,脾氣變得溫順了,手中也有些積蓄,便在巖洞旁蓋起了草房。附近的鄉親向來都有親幫親鄰幫鄰的好心,見倆兄弟十分勤快,於是有人問名問姓的幫他們說媒提親。兄弟倆不敢實說姓金,大哥靈機壹動,把姓金的金字去掉下邊的壹橫,說他們家姓“余”,從此兄弟倆先後娶妻生子,家業慢慢興旺起來。原來這個人煙稀少地方逐漸熱鬧起來,建起好幾十間瓦房,被人們稱為“余家壩”而流傳下來。余家壩在21世紀初舊城改造時,所有的居民都搬遷,建成烏江電力公司名為“烏江馨苑”的住宅小區。
二戈寨寨名的來歷
講到二戈寨,貴陽人都知道那是西南最大的鐵路樞紐站貴陽火車南站的所在地,其實真正的二戈寨是貴陽火車南站壹側的壹個布依族村寨。二戈寨原稱二哥寨,明朝時此地是壹個苗族居住的村寨。苗族同胞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與安全,在此地設防,防其官兵來侵犯,苗族首領派其名叫二哥的兒子固守村寨。明朝洪武年間,官府派征南將軍傅友德出兵鎮壓攻打孟關的苗族時將此寨圍困,其二哥抵抗至彈盡糧絕而自殺。據說二哥死時身體站立不倒,眾官兵看後都感到驚訝,於是將此情告知傅友德,傅親自趕來看望,並對二哥站立的屍體進行拜跪,二哥的屍體方才倒下。後來苗族人民為追述其二哥為民族利益獻身的氣節以示尊敬,故將此村寨命名為二哥寨。後又覺得二哥之名不雅,便根據《左傳》書所載:“二戈衛楚國”之意將二哥寨改名為二戈寨。
三板橋的麻耳草鞋
三板橋是貴陽的壹個老地名,現名漢湘街。南起醒獅路 (老地名獨獅子、茴香坡),北至中山東路(老地名三浪坡、小十字)之間的壹條小街,因地處市中心,來往行人較多。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從富水南路(老地名福德街)流經此街有壹條排水大溝,為讓百姓過往方便,在排水大溝上用三塊木板搭起壹座小橋供行人通過,故名三板橋。光緒十年(1884 年),木板橋改建為小石橋,仍用三條石板鋪面,後路面加高,排水溝改明溝為暗溝,並覆蓋成路,從此再看不見橋的痕跡,故有“過橋不見橋”之說。這條街上原有壹座祠堂,供奉著漢臣肖何、曹參,稱漢相祠。漢相祠在辛亥革命後改為達德女校,當時三板橋曾稱呼為漢相祠。20世紀40年代,此街改名為漢相路。“文化大革命”時期,有人認為這條路名帶有封建色彩,加上這條街居住的湖南籍居民較多,故把“相”字加了三點水,為漢湘街。
過去這條街的居民,很多人家都從事打草鞋的手工作業,貴陽的老百姓口頭上又把這條街叫做“草鞋街”。講起貴陽三板橋的麻耳草鞋,現在的老貴陽人知道的不多了。特別是夏天穿上壹雙麻耳草鞋,既美觀又涼快,十分舒服。
三板橋草鞋的生產原料主要用惠水、青巖等地的晚米稻草(即梗稻草,也叫米心草)、青麻、線子(用棉線加工的草鞋用線)。打出的草鞋主要有五個品種:第壹種叫行草鞋,用稻草打底板,安有稀疏的線耳,是草鞋中最低等的壹種。第二種叫加工草鞋,用稻草打底板,線耳較多,比行草鞋緊密,加工細致。第三種叫滿花草鞋,又叫紮花草鞋。這種草鞋鞋板緊密細致,線耳布滿全鞋。所謂紮花,有編花和紮花兩種。編花在耳線處用不同色的線子編成白朵花、五瓣花、十字花等圖案;紮花是在鞋鼻梁處紮上壹朵用線制成的絨球式的泡花裝飾,給人以美感。第四種叫麻板草鞋,又稱麻耳草鞋。鞋板全用青麻打成,線耳緊密,這種草鞋耐磨,不易損壞,是三板橋草鞋中的品牌。第五種叫皮筋草鞋,此種草鞋是鞋板上加皮筋,耐磨,是1948年至解放初期時興的壹個品種。
三板橋草鞋的主要銷售對象為行商小販,過往行人,集體購買主要是軍隊。遇有軍隊購買,壹批都是幾百雙,各戶即集中供應,湊不足數就日夜加工。每年四月八日,少數民族進城過節,草鞋街行人熙攘,編花草鞋供不應求。傳說達摩祖師是打草鞋的始祖,草鞋經營戶每年都要到東山或黔靈山的廟裏朝拜達摩祖師,在山上聚餐。三國時期的劉備是打草鞋出身,三板橋壹些打草鞋的人家中供有劉備的神像。
四方河軼事
四方河之名最早出現在明嘉靖年間《貴州圖經》中,後在嘉靖《貴州通誌》中也有記載。明萬歷年間《郭子章全記》上說:“……四方河哨,幹蔭塘哨。四方河哨有官兵20名,民兵10名駐守”。四方河是南明河進入區境域的壹段河名,又是壹個葛姓布依族村寨名。據1982年地名調查時寨老葛沛臯介紹,其寨祖上在明萬歷年間由江西吉安府盧陵縣遷來。在貴陽城外選了壹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建村寨,由於寨子前看到的壹段河面四方平整,於是便將這段河取名四方河。四方河河名很快被大家公認,同時也成為已建起的山寨的寨名被稱呼至今。四方河寨坐西向東,背靠青山,面臨綠水,山環水繞,佳城鞏固。在四方河的巖關口處,唯壹進寨的路上有壹艘石船壹半延存在路上,壹半伸進河中。路邊有石馬鞍壹座,是增添景致之物,稱之為“騎馬進青山,乘船下綠水”。清道光年間,四方河寨出了不少人物,有清政府應授“武德郎”葛鳳鳴,“登仕郎”葛鳳翔,有光緒年間的“武魁武德郎”葛榮岫和應授“國學仕”葛呈芳,進士葛子義、葛燕等。
六洞橋的故事
六洞橋位於貴陽城南,即今海關大樓後面貫城河(壹名玉帶河)的壹段河道上,因橋有六座而得名。六洞橋原名月殿虹橋,清《貴州通誌》說:“月殿虹橋,在(貴陽)縣治前,又名六洞橋”。《貴陽府誌》說:“六洞橋,在永祥寺前,原名月殿虹橋,有橋六。”自清乾隆以來,因其地“有橋六”,習稱六洞橋,壹直沿用到20世紀50年代,後改名為六洞街。
六洞橋在明清兩代五六百年間壹直是貴陽人足不出城就可遊玩的好地方,其橋下的貫城河清澈帶綠,像玉石壹般,又名玉帶河。橋南岸的壹土山及橋兩岸建有永祥寺、吉祥寺、黔明寺、華嚴寺、鬥姆閣、三聖宮、華光廟、燧皇宮、天後宮等古寺廟,山水相連,形成壹片天然景區。為什麽不足80米的河道上建起六座單孔石橋?民間有兩個傳說:壹說是因在封建社會道教是中國教,佛教是外來教,佛教傳入後,兩教產生矛盾。在修建橋時,道士修的橋,和尚不願走,和尚修的橋,道士也不過。結果妳修壹座,我修壹座,不足80米的河道就建了六座石橋。另壹說,為了培植風水而建六洞橋。中國古人喜好模仿,如北京有“京師八景”,於是全國各省府州縣都將本地的風景列出八景來,貴陽也列有八景。杭州有個西湖,貴陽就把甲秀樓以下壹段河道叫做小西湖。杭州西湖有六橋,於是貴陽在玉帶河匯入南明河壹段河道上建起六座橋。西湖六橋,每橋都有壹個典雅的名稱,貴陽六座橋只用壹個“月殿虹橋”的總名稱,意思是六洞橋好比月宮中的六條彩虹。故當時有兩句似壹副對聯的俗語對這壹景區的概括:“壹個坡,九座廟;半節河,六洞橋”。清乾隆、嘉慶年間貴陽女詩人何履■,家住六洞橋,生平工詩,頗繞風格,著有《六洞煙雨樓詩稿》,其中《六橋晚眺》雲:“河幹風景如圖畫,時兒賣花人過橋。壹磐聲隨流水度,雙欄影倩夕陽描。清將夏氣惟蘭佩,綰得秋光是柳條。最苦梼衣砧杵急,不曾寄遠亦魂銷。”舊時貴陽人洗衣,賴於河水井水,以手工反復捶打蕩滌,“捶衣棒棒”成居家洗衣必備之物,女詩人二百年前的詩句,不僅謳歌了斜陽秋光下六洞橋畔的如畫景色,同時描繪了壹幅女子河邊洗衣,捶杵聲聲,亦苦亦樂,思緒萬千的民俗風情畫。
六洞橋在清代不僅以風景如畫出名,道光十七年(1837年)這裏還出生壹位中國的名人,他就是曾任清朝兩廣總督、兩湖總督、軍機大臣,清末洋務派首領之壹的張之洞。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內在湖北建起大冶鐵礦、大冶王三石煤礦,開辦漢陽鐵廠、新辦漢陽兵工廠、湖北水泥廠等。為中國的重工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八裏屯——富水的發源地
八裏屯系明清兩朝時因駐兵屯墾,離貴陽城八裏路程而得名。八裏屯是南明河支流富水的發源地,現為雲關鄉油榨村的壹個自然村寨。在其村西部有壹口長4?郾6米,寬3米,深2米的大井(又稱龍井),是壹個常年流泉的飲水古井。大井流水出八裏屯經龍家寨、舒家寨至虹橋附近,形成壹條流量不大稱為富水的河流註入南明河。舊地方誌在談到貴陽名勝時說:“富水繞前,貴山擁後,沃野中啟,復嶺四寨。”貴陽古城建築在富水、貴山間,說明古人對富水相當看重。富水流經灌溉八裏屯、龍家寨、舒家寨、虹橋,有灌溉之利,使農田豐收,是壹條富裕貴陽的河。在富水流入南明河入口處原有壹座名為南浦橋的石拱橋,古代貴陽人遠行,送行者多在此與遠行者餞別。曹式金有詩記載:“富水聞鄉音,今朝策馬行。■衣入風細,榴火著鞭明。士且安儒素,爾胡享厚名?涓涓幸時縮,萬物皆常盈。”全詩寫出南浦餞別人策馬,衣入風,榴火明的景色,又寫出了富水涓涓“萬物盈”的景色。富水這壹河流以“富水翔麟”之名列為清代貴陽八景之壹。
九架爐的傳說
南明區陳家坡壹帶原來叫 “九架爐”,有壹首山歌這樣唱道:“中曹紅米上甑熟,永樂杉木兩抱粗,田頭鐮刀山上斧,鋼火要數九架爐。”壹些上了年歲的老農愛說:九架爐的鐮刀,鋼火 “精蘸”,老秤十三兩重壹把,就是磨得只剩柳葉寬壹片,照樣修得下絡腮胡子來。九架爐的全盛時期,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間,清末民國直至解放,這裏只剩幾家鐵匠鋪。九架爐名字從何而來,民間有兩個傳說:壹說蜀漢章武三年,諸葛亮從四川南下,演出他那有聲有色的對孟獲的七擒七縱、安撫南中各族人民的巨大軍事行動。最初,各路大軍齊頭並進,進擊夜郎的部隊,由主將馬忠率領,壹舉擊殺了牂牁太守朱褒。為了鉗制壹方,諸葛亮命令這路大軍留駐古苴蘭北境(今貴陽壹帶),專門從事軍器的打造和轉運糧米軍需。大軍駐紮後,馬忠委托部將王誌主管軍器煆造和物資的儲藏,王誌不通冶鐵之術,打造的兵器在戰場使用時,不是卷口便是斷折,常常違誤軍機,受到不少責罰。王誌帳下壹位姓蔡的書案先生,向王誌推薦他在荊州的同鄉冶豐來煆造兵器。冶豐是鑄鐵名匠幹將、莫邪的後人。當年,楚昭王令幹將鑄鐵,幹將歷時三年,鑄成雌雄劍兩柄,兩劍削鐵如泥,鋒利無比,吹發能斷,遇有奇事,自動出鞘發出嘯聲。幹將因為潛心鑄造,超過了楚王給的期限,他預感將會禍事臨頭,就讓妻子莫邪帶上雄劍逃走,自己帶著雌劍去見楚王,楚王聽幹將說了寶劍的神奇,立即起了壹個惡毒的念頭,殺掉幹將,免得他再為別人鑄劍,自己獨占這件稀世珍寶。於是,楚王指責幹將貽誤鑄造期限,犯了欺君大罪,判處以幹將試劍,殘酷地砍下幹將的頭顱。莫邪逃出不久,生下遺腹子赤鼻。赤鼻在母親的教誨下成長,用母親交給他的雄劍,刺死楚王,報了父仇,母子輾轉來到荊襄。轉眼之間,七百多年過去了,雖舊事已被人遺忘,但他家仍保留了有名無姓的古風和精湛的冶煉技藝,這就是冶豐有名無姓的來歷。王誌請來了冶豐,請教他冶煉精鐵的方法,冶豐說:精鐵成敗在淬火,淬火優劣在龍泉,龍泉是含有龍涎的泉水。冶豐經仔細踏勘,從苴蘭南嶽山崩塌下來的嶽丘(今陳家坡)南面,有股泉水叫“龍湫”,正是有龍涎的龍泉。冶豐提出了建爐鑄兵器的意見,王誌呈報主帥馬忠,即被采納。圍著嶽丘建起了九九八十壹座烘爐,爐門壹律朝南,取的是南方為火,九為陽數,九九歸壹,無極無限,以龍湫泉水為鹵,日夜不停地煆造。打造出來的軍器鋒利無比,源源不斷地送到軍前,為加速安定南中建立了功勛。後人為了紀念這段傳奇故事,取九九歸壹的諧音,壹就是玉,玉是石之精,便以石代玉,鑿成白石香爐九架,象征九州八級,安放在陳家坡上,八方石爐,朝向正中的爐首,青山白爐,憑添了景色之秀。
另壹傳說為明末清初,由於以朱由榔為首的南明永歷政權與清王朝的軍事對峙和永歷小朝廷內部的孫可望、李定國之間的分裂爭鬥,貴陽城經歷了近十年的戰爭動亂。順治十年(1653年),孫可望嫉妒李定國戰功,輕率出征湖南,由於出師時胸中無數,寄希望於天公保佑,行前在貴陽大南門外殺青牛白馬祭祀天地,並請高手匠人專門雕鑿大型石香爐九個,安置於祭祀現場,以表虔誠。孫到湖南後無功而返,反在保慶被清兵打敗,又返回貴陽。由於人世滄桑,當年的九個石香爐已不知去向,但九架爐這個地名壹直沿用下來。
20世紀50年代後期,市南路、石嶺街壹帶的壹些鐵匠鋪組建了壹個鐵器生產合作社,以“九架爐”冠名,打造百姓生產生活所需的鐮刀、鋤頭、斧頭、煤鉤、火鉗之類生產生活用品。
石嶺街“石林精舍”的故事
在原新華路九中至市南路粑粑街口對面有壹條瀕臨南明河畔的小街,街名石嶺街。石嶺街歷史分段名稱為賴子坡、凹子街、陽河溝。這條不長的小街臨南明河漁磯灣,河水迂回,沈碧凝翠,這段河面向有小西湖的美稱。明代建起壹些私家花園,其中壹座雅稱“石林精舍”的楊家花園風景獨特,園內有玉亭、石林、小仇池、明霞洞、草堂、松風閣、翠屏山諸景。楊宅石林精舍依山傍水,怪石如林、溶洞見奇,亭閣交錯,風景如詩如畫。在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街上,明朝末年出了個文武雙全抗擊清軍至死不屈的愛國將領、書畫家楊文驄。楊文驄字龍友,從小學文習武,少負奇才,文章劍術兼擅其能,尤耽書畫,伸紙潑墨,如風馳雨驟,生趣橫溢。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楊文驄22歲鄉試,答卷與試題意旨相距甚遠,提學張汝霖認為他是壹個奇才,破例選拔為第壹名中舉人。天啟三年(1623年)移家遷居南京,交結江南名士,研討文學、武藝。後步入政界,歷任華亭教諭、青田、永嘉、江寧知縣,南明弘光朝右僉都禦史、巡撫、隆武朝閩浙總督、兵部尚書等職,提督軍務,位列壹品,是貴陽歷代鄉賢中品爵最高人物之壹。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入閩,他與福建兵備副使孫臨移師仙霞關,與清軍激戰,身負重傷,後退至浦城被俘,清軍多次勸降,許以高官厚祿,他始終不屈,終於家屬子女仆從36人以身殉國。楊文驄不僅在軍事上有才,在文學藝術上造詣更高,他善書法、詩文,尤精於繪畫,畫名噪大江南北,他是明末畫壇的“金陵九子”之壹,亦系詩壇“崇禎八大家”之壹。是貴州謝三秀之後博雅多能,天才卓越的人才。時人謂其詩、書、畫為“三絕”。
在石林精舍諸景中,具有傳奇色彩的是明霞洞,據說石嶺街名的來歷和它有些關系。相傳在楊文驄殉難後不久,有人曾進明霞洞尋找楊文驄秘藏的“鐵卷盟書”,進洞後直往前走,最後到達南邊的擺郎寨出來,距明霞洞入口有二十來裏。這個故事壹傳十,十傳百,把個“石林”傳成“石嶺”。石嶺街因此得名。
(作者單位:貴陽市南明區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