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他姓鄭明,是秦莊襄王的兒子。他於公元前259年出生於趙京都邯鄲。公元前246年13歲被立為秦王,22歲被加冕為王。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間,秦國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諸侯國,徹底結束了戰國的歷史,在血與火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皇掃六合,虎勢何雄哉;揮劍定雲,諸侯自來西天。”秦始皇,這位全能的君主,不僅給後人留下了豐功偉績,也留下了這片神秘的皇家墓地。
據史料記載,陵園建於嬴政登基後的第二年。它完成於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另外兩個材料:壹是他在位37年,為他建陵的時間長達36年;第二,秦始皇陵從秦始皇即位開始動工,歷時38年。李斯,當時的總理,是陵墓的設計者,並由張寒將軍監督。* * *征集了72萬人力,使用陵墓的人數最多接近80萬,幾乎是建造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座皇家陵園。其規模之龐大,陪葬品之豐富,在歷代帝王陵墓中均居首位,是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按照秦始皇死後享榮華富貴的原則,陵園仿照秦國首都鹹陽的布局而建,大致呈之字形。陵墓四周,內外雙壁,陵園內周長3870米,外周長6210米。陵區目前規模較大的地面建築是睡堂、靈堂、園廟等遺址。據史料記載,秦始皇陵分為兩部分:陵園區和葬區。陵園占地近8平方公裏,建築外城內城雙重結構,四角錐形圍場。秦始皇陵的圈地形成了三級階梯,底部近似方形,底部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度為115米。但由於200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目前的圍場底部面積約為120平方米,高度為87米(另壹信息:陵園初始高度為120)整個陵區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裏。建築材料從湖北、四川等地運來。為了防止河水沖刷陵墓,秦始皇還下令將南北向水流改為東西向。
墓園南面有壹個土堆,高43米。內外有兩道夯土墻。內城周長3890米,外城周長6249米,分別象征皇城和宮城。在內城和外城之間,考古人員發現了馬葬坑、泥人坑、珍禽異獸坑,以及陵墓外的殉葬坑、馬廄坑、酷刑坑和修墓人員墓。已經發現了400多座墳墓。
秦始皇陵高55.05米,周長2000米。據調查,整個墓地占地22萬平方米,有規模較大的宮殿和亭臺樓閣。陵墓的形狀分為內外兩座城。內城呈正方形,周長2525.4米,外城周長6264米。秦始皇陵的規模遠非埃及金字塔可比。
秦始皇陵是中國第壹座皇家陵園。在中國近百座帝王陵中,以規模宏大、墓葬豐富著稱。1956年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為中國人民和國務院公布的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全人類的* *。2002年,秦始皇陵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
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中國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光輝的壹頁,秦始皇陵集中了秦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壹生的輝煌都帶進了地下。秦始皇陵地宮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土堆之下。《史記》記載:“通三泉,降銅器,宮中滿官,移奇物藏。以水銀為百河海,以機灌輸。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人魚膏為燭。度若不朽,則久矣。”考古發現,地宮面積約654.38+0.8萬平方米,中心點深度約30米。墓地以土堆為中心,周圍是眾多內涵豐富、規模空前的葬禮。除了眾所周知的兵馬俑、銅車馬墓葬外,新發現了600多個大型石甲坑、百戲俑坑、平民俑坑和墓葬,幾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共出土文物65438+萬件。陵園裏有很多文物攤位,展示了近20年來秦陵出土的壹些文物。有水路展區,再現當年墓園科學徹底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壹定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凝重的綠色和高大的陵墓之間,為了讓遊客感受到國王的尊貴和尊嚴,秦始皇陵上演了“再現儀仗隊——秦始皇陵衛兵換崗”大型演出和集聲、光、電於壹體的秦始皇陵、陵園、地宮沙盤模型,再現了2000多年前神秘陵園的壯觀景象,展示了幾十年的考古成果。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座皇家陵園。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它是壹座歷史文化的寶庫,在所有的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規模之大,墓葬之豐富而著稱。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陵墓壹直挖到地下泉,基座用銅加固,上面有棺槨...墳墓裏滿是財寶。墓中大道配有帶有利箭的弩,盜墓賊壹靠近就會被射死。墓中還盛滿水銀,象征江河湖海;墓頂鑲嵌壹顆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在墳墓裏,魚油被用來點燃燈,這樣燈就會永遠亮下去...
秦始皇陵共有10個城門,南北城門與內墻南門在同壹中軸線上。土堆的北面是墓地的中央部分,東、西、北三面都有通往墓室的墓室。還有四個建築遺跡並列在東西兩側,壹些專家認為這是睡眠大廳建築的壹部分。秦始皇陵體現了“死如生”的禮制,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舒特。
陵墓地宮的中央是放置秦始皇棺槨的地方。陵墓周圍有400多個埋葬坑和墳墓,面積為56.25平方公裏。主要的墓葬有青銅戰車坑、馬坑、珍禽異獸坑、馬廄坑和兵馬俑坑等。多年來,出土了5萬多件重要的歷史文物。1980出土的壹組彩繪青銅車馬高車、車安,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華麗、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青銅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位於陵墓東面1500米處。1974的泉水是當地挖井的農民發現的。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寶藏由此問世,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為研究秦朝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成為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已經發掘了三個兵馬俑坑,坑從西到東呈“針”字形排列。坑中有8000多件兵馬俑和40000多件青銅武器。
坑內的陶器作品是秦蘇衛軍隊的仿制品。近萬名陶瓷衛士分別以弓、箭、弩、青銅弓、矛、戟,或弩前驅,或騎馬,組成步、弩、車、騎四個兵種。地下隧道裏所有的守衛都面朝東方。據鉆探,* *共有三個埋葬坑,其中1974發現的壹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長廊和11孔構成整個坑,坑內放置了6000多個與真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陶馬拖戰車。壹號坑東北約20米處,是1976年春發現的二號坑,又是壹個壯觀的陣式。二號坑南北寬84米,東西長96米,占地面積9216平方米,建築面積17016平方米。二號坑有多兵種聯合陣容,有步兵、戰車、騎兵、弓弩手。二號坑以西為三號坑,遊客在1989 10 10月1之前不得入內參觀。三號坑南北寬24.5米,東西長28.8米,占地500多平方米。經專家推斷,三號坑被認為是指揮壹號坑和二號坑的軍事帷幕。壹輛戰車,68個守護人物和武器保存在坑裏。
自1974開始,在墓地以東1.5km處發現了三個埋葬兵馬俑的坑。成品呈之字形排列,占地2萬多平方米,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100輛,實物兵器數萬件。其中壹號坑為“右軍”,約有6000個陶俑和真人壹般大的馬。二號坑是“左軍”,有1300多個陶俑和馬匹,89輛戰車。是由步兵、騎兵、戰車組成的弧形陣,也是秦俑坑的精華所在。3號坑有68個武士俑,1輛戰車,4匹陶馬,是地下軍團的指揮部。這種軍事隊形是秦軍隊形的縮影。1980年,墓地西側出土大型青銅車馬。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和關註。這些按當時軍陣分組的兵馬俑和兵馬俑,為研究秦代的軍事編制、作戰方式和騎兵裝備提供了生動的實物資料。兵馬俑的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20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壹”。作為中國雕塑史上承前啟後的壹座橋梁,秦俑的寫實技法舉世矚目。目前,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已設立在1、2、3號坑,對外開放。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最富有的帝王陵墓之壹。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是堪比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它的發現本身就是20世紀中國最壯觀的考古成果。它們充分展示了2000多年前中國人民的藝術才華,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法國總統希拉克稱贊它為“世界第八大奇跡”,這使秦始皇陵為更多的人所知。世界文化遺產的桂冠為秦始皇陵增光添彩。
秦始皇陵的歷史
自秦始皇13歲登基後,就開始在驪山為他建陵。統壹六國後,他從全國各地招募了10多萬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去世,修建了37年。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陵是在泉水下開鑿,然後用銅汁澆鑄加固。在墓室裏,建造了宮殿和亭臺來迎接官員,裏面裝滿了稀世珍寶。為了防盜,墓室裏有壹觸即發的背後刺。墓頂弧形飾以寶石和珍珠,象征天上星辰;以下是百川、五嶽、九州的地理情況,水銀機械灌輸,象征江海無邊,金雞浮於其上;墓室裏點燃了壹盞由鯨油制成的“長明燈”。陵墓周圍排列著巨大的兵馬俑。陵墓的設計處處體現了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平臺(今河北萍鄉)猝死。他死後兩個月,遺體被運回鹹陽舉行葬禮。人下葬時,秦二世胡亥下令,秦始皇的所有宮女都要殉難,所有修建陵墓的工匠也要在墓中殉難。
秦始皇陵以其宏偉的規模和空前的厚葬而聞名於世。每壹個關心秦始皇陵的人都很關心它是否被盜。從整個中國古代史來看,每個朝代的末年都是最混亂的時期,群雄爭霸,土匪橫行,整個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這個時候正是盜墓賊挖墳的好時機,幾乎所有的歷代墓葬都是在這個時候被盜的。項羽對秦始皇陵的破壞
根據和朱的記載,秦始皇的陵墓於公元前206年被項羽摧毀。北魏李道元在《水經註》中說,到鹹陽後,項羽帶著三十萬人,已經運了三十天的貨,還沒有運完。後來關東大盜又盜走了青銅棺。後來,另壹個牧羊人,為了尋找丟失的羊,拿著火把沖進墓中,不小心著了火,把墓完全燒了,說火壹直燒了90天。據說,隨著壹些埋葬坑和墳墓的倒塌,方圓陵墓區幾十英裏的地面也下沈了幾米。就這樣,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消失了,地下墓葬也受到了壹定程度的破壞。這些記錄得到了今天考古發現的支持。秦始皇陵中發現的幾乎所有埋葬坑和墳墓都因盜竊和火災而受損。
經過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為了贏得民心,公元前195年,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進行妥善保護,安排20戶人家居住在秦始皇陵附近,作為墓地看守人看管陵墓。此後,歷代統治者也下令保護秦朝的帝王陵墓。宋太祖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命臨潼縣保護修繕秦始皇陵。清代陜西巡撫畢元也為秦始皇陵立碑。
但秦始皇陵墓葬豐富,難免引起各路人物的覬覦。據記載,東漢末年赤眉起義軍、魏晉趙統治者石勒蘇益格、石基隆、唐末黃巢起義軍都曾盜掘過始皇帝陵墓地宮。出土的兩座銅車馬可能不是被盜,而是位於秦始皇陵地封下的地宮西陵耳室。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的地宮是被火燒掠走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先把墓旁的陪葬品毀掉。
據鉆探資料顯示,秦始皇陵地宮周圍有4米厚的宮墻,也是用磚砌成的,並且發現了幾條通往地宮的地道,地道內沒有人為擾動和破壞的跡象。只發現了兩個直徑為1米,深度不到9米的被盜洞穴,但這兩個洞穴都遠離地宮,尚未進入秦始皇陵地宮。此外,秦始皇陵地宮中有大量水銀的事實,是未被盜的有力證據。因為地宮壹旦被盜,水銀會沿著盜洞蒸發。從以上原因可以推斷,秦始皇陵地宮可能並未被盜。隨著最新科技手段的應用,地宮是否被盜被燒的真相將大白於天下。
但也有人認為司馬遷寫《史記》,距離秦始皇下葬才壹百多年。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專門壹章是關於秦始皇的,但沒有提到陵墓被毀的事,而是詳細描述了600年後的哪座道元。這不能不讓人生疑。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考古學家對秦始皇陵進行了發掘,特別是在發現兵馬俑後。考古學家在地宮周圍挖了200多個洞,只發現了兩個被盜的洞,壹個在陵墓的東北面,另壹個在陵墓的西面。盜洞直徑約90厘米,深9米,但距陵墓中心250米,未進入地宮。現在,這兩個被盜的洞穴已經被埋在地層裏,地表完全看不見了。至於封泥層,除了國民黨軍留下的幾條壕溝外,基本完整。考古學家還利用先進的儀器探測到地下大量水銀和金屬的存在。
根據密封土層未被挖掘、地宮墻體無破損痕跡、地宮內水銀分布規律等事實,可以斷定地宮基本完好,未被嚴重破壞或挖掘。班固和酈道元說的項羽挖墳和地火不靠譜。估計項羽可能是盜毀了陵園的附屬建築。如果是這樣的話,第壹座帝王陵墓將是壹座無與倫比的地下宮殿,可以保存秦始皇的遺體。所以,人們挖掘的時候大概就能看到這位名帝的真面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