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元麟元年(公元502年),龍城縣與儀隴縣同郡,在今晉城之巔。同時設立尹達縣,治縣在儀隴縣尹達鎮。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扶余縣、安固縣,宣漢縣置大同。縣名扶余山(今龍城村),縣與宣漢縣轄於羅達鄉,安固縣轄於英山縣安固鄉。
西魏(538-551)仍攻良治、龍城、尹達三縣,扶余引宣漢、安固二縣。
北周四年(公元569年),西魏梁的依安縣、扶余縣劃歸彭州,龍城縣仍在,扶余縣由儀隴縣大羅池遷至英山縣安谷場。龍城縣轄儀隴縣和尹達縣。
隋煬帝黃凱三年(公元583年),巴彭州的扶余、義安、龍城三縣,渠縣的涇陽縣。並入彭州,開十八年(公元598年),宣漢縣改為扶余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州改為縣,儀隴、尹達兩縣屬巴西縣(縣屬今閬中縣),扶余縣屬青化縣(縣屬今巴中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恢復彭州,轄儀隴、尹達、扶余等六縣。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建立周放,治州、儀隴縣在今金城山。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邛南、相如兩縣部分地區設置新城,與太子尹合建,改稱新鄭縣,隸屬閬中,治縣在今儀隴縣新鄭鎮。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周放被棄,儀隴歸彭州。
公元738年,儀隴縣遷至今縣城所在地晉城半山腰。為避諱玄宗李隆基,大歷初年(公元766年)儀隴縣更名為儀隴縣。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扶余縣遷至儀隴縣陸毅鄉李家壩。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尹達縣改為蓮池縣(蓬安縣茶亭鄉蓮池壩),後被廢。開城元年(公元836年)復置。
五代時期(公元907-960年)沿襲唐制。以州領縣,彭池、儀隴、扶余三縣仍屬彭州。
北宋時(960-1127),彭州稱鹹安縣,轄儀隴、彭池、扶余、英山四縣。
南宋(公元1127-1279)恢復梁山郡,彭州鹹安郡由四郡擴為六郡。
元(公元1206-1368)建立省制,由路、州、縣組成,儀隴縣屬四川順慶路彭州。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廢棄的蓬池、扶余兩縣進入儀隴縣。同時,將新鄭縣撤為南部縣。從此儀隴縣境內基本統壹。
明代(公元1368-1661)廢棄道路分為省、州、縣四級。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儀隴縣並入彭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恢復。
清代(公元1616-1911),儀隴縣屬川北順慶府管轄。宣彤元年(公元1909),儀隴縣為避諱溥儀皇帝,改為“儀隴”。
民國元年(公元1912),壹龍改名廢,屬順慶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廢府,復路。儀隴屬嘉陵路(該路治在今南充市)。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縣直屬省。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儀隴為四川省第十壹行政督察區所轄縣(專員公署設在南充)。
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從鄂豫皖邊區根據地轉移到川東北,於1933年8月23日解放儀隴,隨後建立了縣、市、區、鄉、村蘇維埃政權。當時,紅軍將儀隴縣及鄰近縣的部分地區劃歸儀隴縣、常勝縣、閬南縣三縣。儀隴縣蘇維埃政府建立金城鎮,轄1市、11區和52個鄉。常勝縣蘇維埃政府當年在儀隴縣設立李善長,次年遷至巴中頂山場,轄8區32鄉;閬南縣蘇維埃政府在閬中市設立水觀音,管轄區域為15。紅軍在儀隴戰鬥30余次。1935年2月至4月,為配合紅軍北進,壹龍撤離。紅軍撤退後,儀隴縣恢復民國舊制,直至1949年2月23日儀隴解放。
1950,儀隴縣隸屬川北行政公署南充區。1952年9月,川北行署撤銷後,儀隴縣劃歸四川省南充地區管轄(8月更名為地區,1968,6月更名為南充市,1994),縣府設在錦城半山腰的錦城鎮。現在縣政府遷到了嘉陵江邊的新鄭鎮,新鄭新城發展很快。
儀隴被譽為“書法、剪紙、篆刻之鄉”,是國家命名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