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蒸湘村屬於哪裏?

蒸湘村屬於哪裏?

村莊概況鄭巷村,位於余姚市後清門以北7公裏,湯滌街南端。東與慈溪市橫河鎮接壤的吳玉玲,南與鳳山街道五星村接壤的排山,西與鄭茜巷、坎尖山村隔江相望的中江,北與木湖村、唐家閘村接壤。南北長2.5公裏,東西寬1.5公裏,面積3.75平方公裏。鄭巷村轄橫岱、鄭巷、後鄭、崇山、徐家坳五段。有14個自然村,1227戶,3378人。漢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900人。鄭巷村位於姚北坪原區域,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東部邊境丘陵相連,最高峰是海拔144米的赤山(又名茶山)。據《余姚縣誌》記載,“赤山在縣城北二十裏,為壹方宗親而突出。”全村耕地面積2467畝,山地2800畝。水田基本是黃田,山區主要是酸性巖漿發育的黃壤和石沙。氣候常年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9.8℃..

據《鄭氏族譜》記載,宋,人,鄭和(公元1111-1165438)進士,在開封府做官。金兵入侵,打了主戰,隨天子高宗南遷,為右柱國治理大清做出了特殊貢獻。後退居余姚竹溪(今鄭襄),子孫繁衍,故名鄭襄。2001年4月,行政村合並,湯滌鎮蒸湘區公路以東的5個行政村——橫岱、蒸湘、後蒸湘、崇山、徐家坳合並為蒸湘村。村民委員會的駐地在原鄭巷村,靠近公路東側。原橫岱村,據《余姚地名》記載:“村屋壹字排開,形似土壩,故名。”0年期間更名為勝利大隊,後恢復為橫岱大隊和橫岱村。正鄉原村因正鄉所在地而得名。0年期間更名為鄉礦大隊,後恢復為正鄉村大隊、正鄉村。原後鄭巷村因位於鄭巷集鎮北部而得名。0年期間更名為紅星大隊,後又恢復為後鄭巷大隊和後鄭巷村。原崇山村因崇山寺而得名。(崇山又名嵩山或叢珊,崇山寺又名伏妙寺。詳見余姚縣誌。)0年期間更名為紅旗大隊,後恢復為崇山大隊和崇山村。原徐家坳村位於紅山山坳,居民主要姓徐,故名。0年期間改名為紅湖大隊,後來又恢復為徐家坳大隊和徐家坳村。

工業經濟在鄭巷村,渝(瑤)周(香)公路自北向南貫穿西部邊境,南通余姚市城區北接329國道。現在有壹條東連接線連接杭州灣大橋貫穿境內。西側中江橫貫南北,江面寬闊,水陸交通便利,工農業生產發達。農業以水稻為主,有棉花、油菜和蔬菜。江河湖泊有零星的水產養殖和捕撈。除了在山區植樹造林、種植竹子,桃、李、楊梅等水果也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工業以塑料和五金為主,此外還有水泥、紡織、化纖、機械、模具等。,還有250個村辦或個體企業。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三產業也因地處正祥市場旁、主幹道兩側而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54.38+0.583億元,集體經濟收入654.38+0.762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54.38+0.0009元。

社會事業有很高的尊師重教的聲譽。早在清末光緒三十二年(1906),後正巷學者鄭夢玲先生就發起創辦了西山學堂(今正巷小學)。當年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校,余姚有幾所學校是百年以上的!鄭巷小學歷史悠久,尤其值得驕傲的是,它培養了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家、傑出的青年運動領袖、堅定的* * *鬥士楊賢江等偉人。

解放前的鄉村建設,村民的房屋以平房為主,有少量的二層小樓和少量的簡易草房。目前村裏有兩三層小樓,各有特色。境內各自然村之間,以前道路很多,現在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面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級公共設施日趨完善,村民全部喝上自來水,村裏開通了有線電視,村內主要道路安裝了路燈,取消了露天糞池,建成了5個老年活動室。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5個村衛生室,2004年在全村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失地農民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切實解決他們的問題。

壹村壹品,利用山林資源,成功開發名茶“武陵綠”,1993獲余姚市壹等獎,年產量1000斤,年收入15萬元。產品已進入國內外市場。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我們還開發了余姚公墓——福安公墓和鄭巷三號公墓。余姚福安陵園是壹座永久性園林式觀光陵園,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幽靜,在浙江省享有盛譽。西龍印刷學會常務副會長郭先生、西龍印刷學會秘書長、省原文化廳廳長錢發成先生等知名人士蒞臨參觀指導,並欣然題詞:“風水寶地,靈氣吉祥,永恒歸宿,孝順至誠安心。”“營造文化氛圍,造福子孫後代。”對福安陵園給予高度評價。

鄭巷村附近有黃清巖顏氏宗祠、胡帽遺址、天下禦園、丹山赤水、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等旅遊景點,還有余姚楊梅、余姚皮蛋、余姚鹹蛋、余姚甲魚、余姚茭白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