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山東經常舉辦儒商大會,但為什麽近代盛產儒商的是江南而不是山東?

山東經常舉辦儒商大會,但為什麽近代盛產儒商的是江南而不是山東?

如果妳仔細觀察今天的商業新聞,妳可能會發現“儒商”這個詞在今天仍然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孔子的故鄉山東,儒商被頻繁提及。不僅很多企業直接以儒商命名,山東省政府還經常舉辦“山東儒商大會”,宣傳山東經濟文化建設。現在我們把目光投向100多年前的中國,當時現代意義上的儒商已經出現,為中國的工商資本積累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首屆山東儒商大會召開2018

第壹,現代商業圈的變化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商人不是壹個光榮的職業。明清時期,江南民間商業非常繁榮,中國出現了最早的儒商群體。大多是沒有功名卻對儒家有濃厚興趣的商人,希望後人能得到功名。有壹部分是有名氣的商人,但不管有沒有名氣,他們更看重儒家道德,而不是對金錢的熱愛。

張嘉譯扮演的民國儒商。

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侵略中國,商業環境受到西方國家的巨大沖擊。面對各國對中國資源的掠奪,商界出現了與西方人“商戰”的聲音,社會要從農業向商業轉變,實現“以商立國”。有些人甚至說,中國應該優先考慮商人,以便面對西方列強。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商人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並在近代出現了壹個新的士紳商人階層,他們也是官商,他們的出現也成為儒商集團的主要成員。

鄭提出與西方國家進行商戰。

儒商和紳商確實有重合,但不能說完全平等。在士紳和商人中,只有那些對儒家文化仍有濃厚興趣,並將儒商視為不可分割的商人,才能算是儒商。說到這裏,我們要舉幾個例子來說說儒商的特點。

壹代大商人孟洛川中的儒商

第二,儒商的典型代表

張謇,江蘇人,著名的現代企業家。了解這段歷史的人應該也知道,張謇是光緒十九年的狀元。在萬歷的科舉時代,能中狀元的都是壹流人才。然而,就是這樣壹位冉冉升起的官員,毅然放棄了體制內的職位,回到家鄉創辦了盛達紗廠,成為壹名商人,並在通州設立了地方商務局。

張謇創辦的盛達紗廠

狀元張謇創辦了30多家企業,涉及各個領域,棉紗、肥皂、面粉、榨油,甚至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的大型商業集團。張謇也憑借其狀元地位和商業成就,成為晚清舉足輕重的人物,橫跨官商兩界。張謇是清末立憲運動和地方自治運動的領軍人物。

侯勇飾演的張健。

在眾多頭銜和身份中,最適合張謇的是“儒商”。張謇曾談及自己經商的動機,說宋儒講義講得太多,實踐講得太少。世人鄙視文人,因為他們話太多。時間長了,文人也消極鄙視世俗,不再為民發聲。雖然與事務繁雜的官僚相處很痛苦,與重利輕分的商人相處也相當難受,但他想改變宋儒“光說不做”的問題,希望能有所建樹,為士人爭口氣。張謇自身的書生氣質與商人爭利、官員貪腐有著天壤之別,這種矛盾的心態伴隨了張謇的壹生。

張健雕塑

另壹個代表人物是景遠山,他與張謇不同。景遠山早年父親貧窮,棄儒下海經商,壹手發財。他的大部分沙船店和錢莊都是傳統行業。景遠山出生後,跟隨父親在商界摸爬滾打。1857年,17歲的景遠山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1864年,接受帝冠戴華陵,從此為官。

但最關鍵的壹步是1875,當時北方發生了千年壹遇的大饑荒。以靖遠山為主的江南士紳多次赴山東等地救援。這次跨區域的大規模救援,顯示了江南商界的強大能力,將景遠山等人納入李鴻章的視野。此後,景遠山多次擔任洋務企業的領導,在晚清政商兩界十分活躍。

景遠山

荊元山和張謇雖然走的路不同,但他們都有儒家氣質,大規模救援北方各省就是荊元山儒家氣質的絕佳展示。此後,景遠山以上海為中心,在上海賑濟處的領導下,在各地設立慈善機構,建立了可以輻射全國的民間慈善網絡。慈善壹直伴隨著景遠山的壹生,他那種“達則兼濟天下”的氣質被發揮到了極致。他慷慨大方的性格為景元山贏得了民眾和政府的雙重賞識,被稱為“儒商”是當之無愧的。

清末出現了托兒所等民間慈善機構。

三,現代儒商的特征

其實,通過張和荊的例子,我們可以了解儒商的特點。具體來說,儒家化、儒家化、道德優先是他們最大的特點。無論是張謇創辦企業爭取士子的成功,還是景遠山壹生致力於慈善事業,都有商業的考慮,但在通訊手段不發達、沒有“炒作和包裝”的晚清,慈善在很大程度上是耗時耗力的。如果充分考慮商業利益,景遠山就不會那麽看重慈善了。可以說,儒家濟世、仁義為本的理念對儒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張謇的學者氣質對他的事業至關重要。

儒商的另壹個品質是利益為天下。壹般商人都是為自己謀利,但不像張謇、景元山等儒商,他們做生意的首要目的是造福天下。如果張謇頂著狀元的頭銜在官場上遊走,前途無量。景遠山也是典型的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他們本可以完全考慮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兩人都選擇了“利天下”。無論是幫助災民,還是推動政治改革,都是走在時代前沿的人,壹不小心就會被殺。在這方面,他們發揮了儒家“殺身成仁”的特點。

張嘉譯扮演的民國儒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