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靈山衛街的名勝古跡

靈山衛街的名勝古跡

安陵驛古城。安陵城,又名左關、秋官,是戰國時期的齊國城市。《中國歷史地名詞典》上說:“安陵城,戰國之地,在山東膠南東北部。”《中國歷史地圖集》標明其位置在今靈山衛附近。“齊三絕”之壹的陳春甫題字稱之為“子楚安陵閣”。郭沫若先生指出:這安陵就是靈山魏故城。據調查,靈山北面有壹座山,叫安陵山,山附近發現過古建築遺址。此外,靈山衛以北還有壹個地名叫新安,是否與安陵老城有關還有待考證。

靈山衛古城。明清時期,靈山衛是中國北方海域重要的海防關隘。據《靈山魏徵》記載,“靈山衛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為防海而設。”這裏山高坡深,形勢險要。西北四面環山,東臨大海,前有靈山島,後有齊長城,左有,右有大竹。山路蜿蜒,大有守關萬人不能逼之勢。石嶺山衛下轄前、後、左三處。前所為下河寨,下河寨有城,故位於膠南市瑯琊鎮駐地下河城。後膠州守千戶,隸屬膠州城。左在衛城。同時沿海還有30座烽火臺碼頭,12座海岸城堡,30座軍營。軍戶屯駐戰車,硝煙預警是戰,海上風平浪靜是農。軍營的耕種收入就是軍費,上繳總督府的壹部分錢糧就是國家軍費。

歷史上,靈山衛城共修建過三次。第壹次是在明朝洪武五年(1372)。右丞相徐達派都督祝星修築土城,以防敵軍。建成後,城池三裏環繞,城墻高20尺,厚10尺,東西南北各有城門,護城河深20尺,寬20尺。第二次,永樂二年(1404),他指揮郭沖建新樓。城的周長擴大到五英裏,有青磚,四個門和門樓,並增加了十多個商店。第三次,弘治元年(1488),副巡撫命張再次重建,並在四面八方設門,稱東朝陽,西閱武,南鎮海,北承恩。

經過三次修建,靈山衛城城規整齊,規模宏大。“魏徵。《鑒誌》載:“四門開,街道十字形,皆方方正正,巷中有石棋子。有壹條界河從北水門進入,從南水門離開,在城南匯合,逐漸入海。”這座城市分為四條街:東、西、南、北。有健康部、龔雪、體驗部和藏獒。城東有武場,有將軍,有會館。城外還有社壇、風壇、雲壇、雷壇、雨壇、先農壇、城隍廟、關帝廟、玄武廟、三官廟、三寺、馬神廟、觀音閣、福壽寺、朝陽寺等宗教建築。有林文廣場、朱軾廣場等廣場表面建築;有通濟橋、昌平橋、何英橋和小石橋。

清雍正十二年(1734),靈山合並後,古城日漸冷清。衛城在道光年間開始坍塌。到民國二十年(1931),只剩下四座城門和部分城墻。1960年代初期還留有西門和部分殘墻,現已全部拆除。只有烽火臺還留在城南。

鹹豐七年(1857),靈山衛古城旁出土“齊國三量”。為清代魏縣著名碑刻家陳介祺所收藏。左關的稅吏都是戰國時田代齊之後鑄造的。壹件是紫鶴子壺,又名秋官壺,9行108字銘文;壹件是陳淳壺,又名左關壺,銘文6行4字;壹個是左關,又名左關,碑文4號叫“左關之”。大量的青銅劍、匕首、矛、旋等。“齊國三量”和靈山衛附近出土,表明了當時該地的軍事戰略地位。

宋金時期陳家島海戰遺址。南宋紹興三十壹年(1161)九月,金大舉南侵,以工部尚書蘇寶衡為浙東水軍統帥,益都鄭家奴為副統帥,以此為向導,火速在膠西建造戰船,伺機進攻汴梁臨安。同月,金軍戰船從膠西海口出發,停泊在唐島灣。宋將軍包利、其子龔佐和率領水師到石臼山準備戰鬥。當晉軍中有數百名漢族水手時,包利了解到,雖然晉軍人數眾多,但他們不熟悉海上航線。壹天夜裏,突然刮起了南風,宋軍的戰船迅速地停泊在北方,士兵們手持戰刃準備戰鬥。金船的司機大部分是漢人。當他們看到包利的水師時,他們把金兵騙上船。金兵對松石的突然到來壹無所知。宋戰船風馳電掣過石臼山,逼近陳家島敵艦。鼓聲震蕩,宋金兵大驚。他們逆風起航,船在數英裏之外。被風浪卷到壹處,營地壹片混亂。宋兵齊聲發射火箭,因為金帆都塗了油,箭打中後火勢蔓延,燒了上百條船。包利讓壯士們跳上敵艦,肉搏起來,殺死了無數敵人。金軍副統帥鄭燕紅加努和雄州刺史阿瓦被殺,三千多金兵逃到陳家島投降。蘇寶恒見潮水退了,就坐船逃了。在戰鬥中,宋兵繳獲了數萬份南征詔書、印章、歷法、武器、甲胄、糧食等。擡不起來的就被火把滅了,大火燒了4天4夜。陳家島海戰是中國歷史上的壹次大規模海戰。

靈山島位於靈山衛古城南部,距大陸約10公裏。狹長,南北約5公裏,東西約1.5公裏,面積約7.2平方公裏。靈山島最高峰海拔513米。它是中國北方最高的島嶼,僅次於中國臺灣省島和海南島,是“中國第三高島嶼”之壹。因為古書上有“雨前雲來,太陽先升,若有靈”的記載,所以得名靈山島。靈山島有3000多居民,分為12個自然村。靈山島山高海闊,氣象萬千。山巒起伏,植被茂密,郁郁蔥蔥。

靈山島是典型的火山島,火山噴發落下的角礫巖在這裏風化剝蝕,形成鋸齒狀山脊,發展成多達56座山峰,其中靈山、歪頭山等山峰有七八座。靈山島東南部受海水侵蝕,形成虎口、象鼻山、石秀才等獨特的海蝕地貌,觀賞價值很高。

靈山島上的漁民村風格獨特,住在懸崖上,海邊,或半藏的山澗旁。梯田、綠樹、碧海、紅瓦、藍天交相輝映。從海上望去,猶如翡翠漂浮在海面上,所以有“靈島浮菜”的美譽,是古代“膠州八景”之壹。浮翠閣位於城口子村,是靈山島的標誌性建築。附近的望海樓,據說是的妹妹舒出家後住在,現在在原址上重建。

靈山島上有幾棵“拉媽媽”的古樹。相傳是明初從四川遷來的王興家族種在祖墳上的。如今,這種奇怪的樹就像壹把傘,桿如鶴脛,皮如鯨鱗,枝如龍爪,引起了林業專家的註意。目前,靈山島的林地覆蓋率已達70%,是我國北方海域少有的“海上綠洲”。

唐島位於靈山東南部南海,海拔19.5米,面積約0.75平方公裏,距大陸海岸線最近點0.4公裏。據清乾隆《交州誌》及史跡記載,“唐太宗招高麗於此為師”,故名唐島。島上有壹個馬飲水池,常年有水。古炮臺1座,建於清雍正四年(1,726)。西與大珠山古珠口要塞相隔,呈穹窿之勢,屬靈山衛。

朱曉位於靈山衛街道西北,西接朱茵東北部,北接黃島區新安西南,總面積35平方公裏。主峰頂部海拔724米,是膠南的最高點。朱曉山巍峨雄偉,氣象萬千。小珠大珠相映成趣,被稱為“雙珠嵌雲”。山上有許多奇怪的巖石和名勝古跡。主峰頂部正對白石頂南北,上面有天門和天橋。大屋頂後有懸背石、船石、直樓,前有萬井、四角石、瀑石、穿心石、紗帽石、尖頂石、仙人跡、朝陽寺、龍泉、龍宮。現在寺廟和神社裏只剩下遺物了。大定以東有臥單石、黃牙石、無定山,有兩個天然洞穴。大定西側的鐘樓古樸獨特。條幅上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幾個大字,至今保存完好。朱曉還有太平寺、白雲寺、陳雙烈寺等遺跡,北麓有蜿蜒的長城。

朝陽寺,又名天啟寺,位於朱曉東南側中部,黃石泉村以北,石嶺子村以西。山下五裏,即明清海防重鎮靈山衛。朝陽寺建於唐玄宗大中元年(847年),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重修。這座寺廟結構宏偉。在1960年代,它被拆除了,只剩下斷壁殘垣。

原朝陽寺占地5畝。院內有65,438+00座寺廟,建築多為青磚青瓦,遊廊、飛檐、拱門上的彩繪建築。主寺朝陽寺前有壹條隆起的山脊,東西走向。這座山陡峭險峻,像壹條長龍橫臥在朱曉山前。在嶙峋的山頂上,依次建有王陵宮、觀音老母廟和尼姑塔。兩廟壹塔獨立於山頂或山坡,與壹溪之隔的北側七廟相對應。溪水中有高聳的巨石,參天的大樹,叮叮當當的山泉。兩山之間有壹座石橋,矗立在小溪上,是連接前山和後殿的唯壹通道。

朝陽寺的寺廟和祠堂都建在兩座山梁上,它們的建築或依次相連,或與山並肩而立。或者沿地形坐在周邊;或倚在陡峭的懸崖上,其服飾雄偉、莊嚴、肅穆。多佛的神靈表情各異,喜怒哀樂,栩栩如生。與朝陽寺相連,按王龍殿、冰雹殿、牛王殿的順序排列。龍王殿前是伊王龍泉,前方七八米處是觀音閣,矗立在小溪旁。亭子上有題詞:“明崇禎四年造”。這家醫院還有三棵雲南花楸和三棵銀杏樹,都是千年老樹。大樹的樹幹需要幾個人擁抱,樹蔭遮天。當地民謠:“王堂重建,不記風雲。”

王龍的春天是壹個天然的春天。水深米,寬不到米。泉外有兩個入口,都是從泉中溢出的。王龍的春天冬暖夏涼,四季氣溫正常。春天有壹種黃鱔,長得像蛇,白色的身體上有壹點黑色的斑點。下雨陰天的時候,它三三兩兩地從泉邊遊到水灣。當地民間諺語:“白龍(白鰻)出泉,必有雨。”

求雨是當地壹項盛大的儀式。每逢大旱,周圍十裏八鄉的人就聚在龍王殿前設壇供三獸燃燭。在和尚的指引下,壹個穿藍襯衫的農民進入龍王殿,先敲禮念禱文,然後

從廟裏拿出壹個有龍紋的瓷瓶,小心翼翼地踏入泉中。第三次磕頭後,和尚提水裝瓶。裝滿水後,他將壹束柳枝插入瓶頸。農夫把瓶子帶回家,等雨下了再把水送回泉邊。送的時候,鑼、鼓、鞭炮齊鳴,感謝龍恩。

朝陽寺每年有兩次大型廟會,在方圓數百裏都很有名。壹是春天四月初八,櫻桃裂笑的時候;另壹個是秋天的10月15日,莊稼入庫之後。為了趕上廟會,遠道而來的人要早壹天起床,呆壹呆,第二天就占好位置。進出朝陽寺只有壹條路。來廟裏進香的,會趕著去看戲的,還有觀光的,山路上行人如織,車輛和毛驢日夜經過。久而久之,小路被軋成了淺溝,淺溝被山洪沖刷,溝越來越深。木制獨輪車過不去後,我們只能和毛驢壹起爬。驢多屎多,從此這條溝就叫“驢屎溝”。去朝陽寺要經過驢糞溝,因寺而出名。現在廟毀了,驢屎溝還在。

靈山衛歷史悠久,歷史上人才輩出。明初,他因為住在各軍戶,以武將聞名。吳恙侯爵呂雪,在“靖南之變”中驍勇善戰,初戰九門,受到燕王朱迪重用,被賜名。後來轉戰北方,屢立戰功。朱迪即位,並授予三代侯爵誥。仁宗即位後,還封太子太保。在靈山的魏先名族中,明清時期的進士、舉人、龔升就有300多人。其中,曾任江西道禦史的蘇聰,巡行江南,斬斷豪強,舉薦人才,辨別冤獄,揚利除弊。焦福恒,名噪壹時,引領膠州文壇60年。宋素有“壹人在淶縣”之稱。蘇卓是《群語齋詩集》的作者。蘇乾修編撰的《靈山魏徵》八卷,為後人研究靈山魏古城留下了詳實的資料。

金石屋位於靈山衛鎮北門裏村委會北側。如今,村委會的大門是以前進士府的正門,院子是王金獅府。

第壹。金師傅是清代丙辰科進士王(1676)的官邸。現在大部分房子都拆了,只剩下西北角的院子。院落大門朝西,有三棟樓,是原大宅的西北角門。立磚影壁迎大門,繞過影壁,坐在朝南的正房。房子是硬山,青瓦覆蓋,磚檐重疊,青磚砌墻,石灰石勾縫。壹排6個房間,界墻分成兩個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