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布嘎在蒙古語中是“棗”的意思。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天山鎮後山就長滿了棗樹,故稱察布嘎山。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查布嘎山前修建了壹座寺廟,因建在查布嘎山腳下,故稱“大成寺”。此寺舊址位於天山三中西院,旗糧庫,糧食局院內。寺廟修建之初,這裏有幾十裏長的老榆樹,在寺廟東面壹裏處,有壹個噴泉堆積的氣泡(湖),吉雅河(今西天山河)蜿蜒流入查布加東部的奧姆倫河。環境很美。建廟風水是最講究的,所以天山鎮風水很好。
民國年間(公元1931年),經熱河省政府批準,將原天山縣治由現在的天山口白城子附近遷至察布嘎寺,在天山鎮老城區開始初具規模,故名天山街。1946年6月,鐘* * *來到天山山區進行土地革命。中共阿魯科爾沁旗委書記惠北海派組織委員宋玉剛、宣傳委員邢北群到昆都,動員旗長道布將旗政府遷到天山。道布旗旗長同意旗委的意見。7月左右,阿魯科爾沁旗政府由昆都遷至天山鎮。查布加寺也在土地革命中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