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證,我國早期墓葬既沒有土封,也沒有土墩,更沒有樹木和標誌。大約從周朝開始,墓葬上開始出現土封墓,到了戰國時期,墳墩墓開始流行。在封建社會,墓主人的等級是以墓的大小和高度來顯示的。國王是壹國之君,他的墓肯定是最高的。其高大的外形猶如壹座山陵,陵有崇高之意,所以戰國中期以後,王陵開始被稱為“陵”。
根據《禮記》中的記載,在帝王陵園中,除了陵墓之外,還有壹個“寢宮”,是為逝者的靈魂吃喝而設計的。當時人們迷信死者的靈魂在墓中。作為祭祀祖先的“廟”,它是在墓地外面附近,而不是在花園裏。
從考古資料來看,這種墓旁有“墓”有“廟”的陵墓制度,至少從戰國中期就開始實行了。東漢時期,明帝對禮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以祭祀和祭祀為主要內容的陵墓制度,並不斷擴建和改造帝王陵園中的“寢殿”,成為現在的寢殿,以滿足皇帝領導的盛大“上墳禮”和“飲酒禮”的需要,因此“寢殿”的性質與戰國時期不同。後來墓地附近的廟地逐漸被“祠堂”取代。
帝王陵墓的發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壹個叫做“方上”。這是密封陵墓的早期形式。具體做法是挖個坑砌個石頭當墓,用層層黃土壘個土堆。此時陵墓之所以是方形的,與秦漢時期方形昂貴有關。認為皇帝是大地的主宰,所以按照天是圓的,地是圓的理論,它是方的。陜西臨潼的秦始皇陵和xi西郊的西漢帝陵都屬於“方上”。據說秦始皇陵親自參與設計,意味著它將永遠稱霸四面八方。河南省珙縣的宋陵,也有壹方丘。
二是以山為陵。它利用地形,以山峰為墓。像秦始皇陵那樣大規模封土,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不安全。以山為陵,既能節省人力,又能利用山的雄偉態勢,體現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偉大的氣魄,還能防止盜竊和盜掘。這種形式在初唐陵墓中被采用。李世民的昭陵以陜西禮泉縣的九君山為墓,並在山腰挖了壹個洞作為玄宮。從聽道到墓室有230米深,前後放置了五道石門,非常堅固。
第三種是寶成寶鼎。秦漢時期流行皇陵,到了唐代,又恢復秦漢舊制。袁沒有修建陵墓。明清時期,對陵墓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首先,陵墓的形狀由秦、漢、宋時期的方形改為圓形。其次,取消了秦、漢、宋陵園中專用於皇帝靈魂日常生活的下宮建築,保留並擴建了用於祭祀和祭祀的上宮建築,從而突出了壹年三次上陵的儀式;再次,墓園的圍墻由唐宋時期的方形改為長方形,墓園由南向北分為三個院落:第壹個院落由碑亭、廚房、圖書室組成;第二個庭院是祭祀大廳和附屬大廳;第三院是埋葬始皇帝的地方,有牌坊、五個紀念座、方城明樓、寶城寶鼎。
首先,通過對已發現墓葬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唐代墓葬無疑是我國古代陵墓建築群的壹個重要轉折點。唐代墓葬開始追逐“削山為洞,造山為墓”,其中尤以甘陵為代表。甘嶺位於贛縣梁山上,分為三座山峰,以北峰為中心。主峰四周有聖墻環繞,有壹對門獅,其中角樓建築也頗具特色。神道上有實像,各種雕像栩栩如生。然後,朱雀門外有兩塊著名的石碑。左邊是唐高宗李治的“七碑”,右邊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其中武則天皇後的無字碑更是引起了無數人的聯想。在甘嶺的東南部,有與他壹起埋葬的墳墓,包括張淮王子的墳墓,永泰公主的墳墓和義德王子的墳墓。這些墓葬規模雖小,但都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
唐代以前的墓葬和唐代的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人們並不重視墓葬,這可能與當時的生產發展水平較低有關。後來到了商周時期,隨著最近壹些商遺址的發現,壹般認為商代墓葬的地面上並沒有墓穴,只是在上面修建了祭祀建築。而秦代和漢代的墓葬則大體保持相同的風格,傾向於建造大型墓葬。往往壹座陵墓服務數萬人,工作數年。比如漢高祖長陵有5萬之多,漢武帝茂陵有6萬之多。這些墓葬的另壹個特點是積土為方椎,去掉上部,稱為“方土”。最大的方形土高約20米。
在這些墓葬中,秦始皇陵無疑是傑作。所謂“挖洞堆土為陵”,秦始皇陵是陵中前所未有的宏偉之作。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十三歲(公元前246年),即秦皇位。他登基後不久,就開始在歷山修建陵墓。統壹天下後,從全國各地征集了70多萬人參加建設。直到秦始皇50歲去世安葬(公元前210年)才完成,秦二世又進行了兩年,前後耗時近40年。這真是壹個巨大的工程。”從目前發現的陵墓遺址來看,兵馬俑無疑具有最大的研究價值。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埋葬坑,位於秦陵以東1500米處。目前已發現3座兵馬俑,自西向東呈鋸齒形排列,出土8000件真馬大小的陶制兵馬俑。從各坑的形制結構和兵馬俑的裝備來看,壹號坑象征步兵和戰車組成的主力,二號坑是步兵、騎兵和戰車組成的混合部隊,三號坑是指揮壹號坑和二號坑的軍事指揮所。
在中國陵墓建築發展史上,十三陵也是不得不提的壹組墓葬。主要沿襲了唐代墓葬的壹些特征。陵墓集中建造,註重風水和環境。每座陵墓都面對著壹座山峰,特別註意對前導部分和序列的處理。建築整齊對稱,造型嚴謹。所以,還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十三陵是壹個有規格的自然山區。其山脈屬於太行殘脈,西接居庸關,北接黃花鎮,南接昌平。它不僅是陵墓的屏障,也是首都的北屏。明末著名學者顧曾寫過壹首詩,描寫這裏的優越形勢:“山勢南來,氣勢如龍,龍騰虎躍;東趾在盧龍,西脊在太行;坐在後面的黃花上(指黃花鎮),正面對著神井;有壹個叫康家莊的萬年老宅;能容納幾百萬人,突然開館。”神道作為明十三陵的第壹建築群,由石牌坊、大紅門、石碑樓、石象壽、龍鳳門等組成。,莊嚴地守衛著十三陵的大門。就目前已經發掘的定陵來說,明十三陵的內部結構還是比較完整的。前殿、中殿、後殿和左右側殿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就其規模而言,是帝王陵墓中的佼佼者。
總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中國古代陵墓建築在建築藝術、文物價值和考古研究方面都有其重要的歷史價值。探索古墓的秘密,研究古墓的發展演變,對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史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考古技術的成熟,現代科技在考古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通過對陵墓的進壹步發掘和研究,我們壹定能夠在更廣的範圍和更深的層次上保護文化遺產,用物質文明證明社會文明發展的高度,從而向世界展示真實的中華文明。
中國的皇陵文化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史記·夏本紀》:“裕東帝巡獵,至於會,崩。”沒有證據表明當時對虞墓進行了考古發掘。《春秋》說,禹臨死前命令他的大臣說:“我死後,我要埋葬我將記住的山。葦樹棺,穿七尺,下到共泉,墳高三尺,土階埋三等。”《漢書·地理》二十六(會稽)山南會稽縣,其上有虞墓、虞井帝世紀:虞“崩於會稽,因葬於會稽山南,會稽山上有虞墓、井、祠”。會稽山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東南6公裏處。會稽山上的大禹墓成為歷代祭奠大禹的重要場所。大禹墓由裕陵、榆次和於渺三部分組成。如果把湖南的顏地陵和陜西的黃帝陵包括在內,中國帝王陵的文化發展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左右。當然,無論是顏地、黃帝還是大禹,都不是後來意義上的“皇帝”,其墓葬的真實性只能是神話和史料的混合體。顏地陵、黃帝陵和大禹墓都已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由於他們現有陵墓的建築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天呈現在人們面前的並不是幾千年前墓葬的原始狀態。從這個角度看,顏地陵、黃帝陵和大禹墓只能算是中國帝陵文化的起源。而中國帝陵文化的真正開始,也應該是以“千古壹帝”秦始皇的第壹座陵墓為基礎的。
第壹,皇帝的陵墓和平頭百姓的陵墓。
秦朝雖然短暫,但秦始皇陵並沒有被發掘,只是因為兵馬俑坑的發現,它在秦漢時期的中國帝王陵墓中是第壹個,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漢朝以後,中國的封建社會延續了兩千多年。由於封建世襲政治制度的相對發展,皇陵文化壹直繁榮發展。其間,雖然有明君與昏君的區別,也有管理天下與亂世的區別,但只要是皇帝,死後都要有壹定的陵墓形制和壹定的禮儀形式。當然,也有壹些個人(如楊迪皇帝)因為改朝換代和戰亂而不得不匆匆返土。來到陜西關中地區,通過懸掛茂陵和甘陵,可以領略漢唐帝王陵的氣象。漢代帝王的陵墓壹般都是封土而成,而唐代的陵墓,如乾陵,則是在山上挖洞而建。除了帝王之外,壹些諸侯的墓葬也表現出這壹特點。眾所周知,徐州地區分布廣泛的漢代楚墓,大多依偎在大小不壹的群山懷抱中,如獅子山、龜山等。隨著明朝的發展,明陵,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也沿著壹條依山而建的老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普通人的墳墓建在山上。換句話說,即使墳墓放在山中,山也不是自己姓氏所獨有的,只能算是公共墓地。縱觀歷代帝王陵墓,選址不僅要考慮風水等自然因素,還要考慮陵墓的安全性和宏偉性。建造壹個高高的土堆,或利用壹座山作為墳墓,是兩種常用的帝王陵墓形式。皇陵和平頭百姓墓最大的區別可能不在於風水和葬地的選擇,而在於墓葬的外部造型,尤其是對墓葬導向部分的講究。
第二,作為皇帝的陵墓,明陵的形制和特點。
明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後(1368-1644)的陵墓。位於東經118度51分,北緯32度4分。它位於南京東郊紫金山(又名中山)南麓獨龍府腳下,是南京中山陵園的壹個景點。明陵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次年馬皇後病逝,葬於此陵。因為馬皇後的“孝”,陵墓被命名為“孝陵”。洪武三十壹年(1398),朱元璋駕崩,地宮與馬皇後合葬。從埋葬的46位妃子來看,有10多位妃子。朱元璋死後,設立孝陵,5600人參加守衛墓地。永樂十壹年(1413)修建“大明墓不朽碑”。因此,孝陵的整個建設工程用了30多年才完成。十三陵從下馬坊起點到弓玄所在的寶城,深2.62公裏。當年在孝陵種植松樹65438+萬棵,飼養鹿數千頭。裏面有神社主管,負責定期維護和祭祀;同時,蕭還設置了陵墓衛士來保護陵墓。明陵坐北朝南,葉淩的路線是從南到北。從陵墓類型體系來看,可以分為兩部分。我們可以沿著掃墓的路線看壹看這個世界文化遺產。
第壹部分是神道。從起點下馬坊到孝陵正門,包括下馬坊、神烈山碑、禁碑、大津門、碑樓(四方城)、聖德碑、外峪河橋、神道石刻(石像、石王柱)。其中下馬坊為兩柱式石牌坊,寬約5米,高7.8米。柱子的橫截面是方形的,有四角,砒霜石放在兩根柱子的前、後、外側。柱端飾雲盤、雲朵,內側雕梓框,鑲大方格。方額的正反兩面用楷書刻著六個大字:“各部門官員下馬”。下馬坊西北方向距離大金門約755米。是明陵的主導部分,位於神道的最前沿,建築年代約為1400。1980,南京市鐘山園林管理局在維修下馬坊時,從寧杭公路挖出了下馬坊的斷柱基礎,並在向北移位近20米的地方重新設置下馬坊。所以現在人們看到的下馬車間並不是原來的位置。在前下馬坊東北側,有兩塊後來的石碑,壹塊是烈士山碑,壹塊是禁約碑。明朝嘉靖十年(1531),明世宗下令將紫金山改為神烈山,並在原下馬坊東北側豎立“神烈山”碑。碑原石亭、現存碑、四柱基石猶存。碑文額刻“聖旨”二字,身刻“神烈山”三字,東側刻“姬旦九月,辛卯秋,嘉靖十年(1531)”字樣,西側刻“南京工部尚書張玉禮,侍郎何照”字樣。碑身垂直,坐北朝南,高4米..禁碑和神山碑並排而臥,位於東方。明朝崇禎十四年(1641),崇禎皇帝上書在明陵設立禁碑,重申保護明陵,禁止破壞孝陵龍脈,違者嚴懲。碑體水平,朝南,高僅1.41m,寬5.21m,厚0.43m:碑高0.40m,寬5.31m,厚0.52m。須彌山高0.65米,寬5.52米,厚0.74米。大金門原本是墓地的大門。其立面朝南,為三孔檢票口。東西寬約26.66米,深8米,高5米。頂部結構已經被破壞了。據康熙《江寧府誌》記載,大津門兩側有22.5公裏的紅墻環繞整個陵園,現存城墻已不存在。
石碑樓位於大金門以北70米處。兩棟建築之間原本的空中脈絡是壹樣的,後來被通往中山陵的道路隔斷,呈“凹”字形。因此,如果人們想從大金門到達紀念碑大樓,必須先下高速,然後再爬山,才能看到明朝開國皇帝朱迪在永樂三年(1405)豎立的“大明墓不朽功德碑”。碑文由朱迪親筆書寫,記錄了朱元璋的生平事跡,用楷書鐫刻,長達746字,是南京附近明代碑文中最大的壹篇。石碑樓呈方形,四面有券門。原來是黃瓦重檐,墻四角有石龍頭,飛檐滴水。可惜頂部結構已毀,四周城墻猶存,宛若堡壘,故又俗稱“四方城”。
明陵有三條皇家河流。過了外魚河大橋,就進入神道了。神道順著山勢,蜿蜒排列。全長865米,可分為兩段。壹段為西北走向,長615米。地勢稍有起伏,方向反復變化。兩邊有6種65,438+02對24個動物,都是相對而立,臥立,依次是獅子、獅子、獨角獸、駱駝、大象、馬。神道繞過梅花山南麓,轉向北方,直抵淩杏門。長250米,兩個石柱,潔白如玉,雕龍雕龍,後面是四對石人,兩對文官,兩對武將。武將們身著鐐銬,手持壹尺三尺高的吳金。公務員頭戴皇冠,手握皇冠,高壹尺,低二尺。
神道之後,妳進入明陵的第二部分,陵墓的主要建築。從淩杏門到保定這壹段包括淩杏門、內峪河和金水橋、武文廣場大門、特告碑、禦碑亭、碑堂、賞殿、寶城前禦河和聖賢橋(大石橋)、防城、明樓、寶城、保定。方城是明陵地面建築的最後壹部分。它的外部由大塊的石條組成,中間是壹個拱門,中間是壹個圓形的拱形隧道。它向上走34級臺階,兩邊的底部是住友形的。出了隧道,正北是寶成的南墻,這座山的明太祖墓橫刻在上面。寶城前墻分兩路,直通方城之巔的明樓。寶城位於陵宮的後面,朱元璋的陵墓就在這裏。是壹座高丘,直徑325-400米,周長約1000米。寶城中部為墓,稱“寶鼎”。通過科學探索,證明裏面有壹座神秘的宮殿,而且從未被挖掘過。
明陵主體建築位於紫金山南麓,從淩杏門到方城,在南北縱軸上排列,莊嚴、方正、均衡、協調,符合封建君主和神權政治。但受損最嚴重的也是建築的這壹部分。明末清初,孝陵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地面大部分木質建築被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爭破壞。例如,邢星門有五條路,但現在只有六根大石柱。雨荷大橋原本有五條路,現在只有三條,而且都不是明朝的。原來有五個文武方門,三大兩小,現在只有壹個,是清朝同治年間以後修建的。門的左右兩邊還能看到當初門鬥的痕跡。文武方門後,原來是中門,也有五個方門。門內有兩個絲爐,左右30間,門外有兩個廚師,左邊是祭祀亭,右邊是服裝廳,皇帝為了祭奠,在這裏換衣服。但現在已被破壞,改建成碑亭。中間有“清康熙皇帝南巡陵時”的標題。後來乾隆兩次南巡,在東西兩岸題詩立碑。原來孝陵的享殿規模很大,叫孝陵殿,東西九塔,南北五塔,壹室四十五間。目前能看到的只有60多根大石柱,很可能是清初被毀的。詩人屈大均的《孝陵頌》記載了他遊覽陵墓的情形,他嘗見有壹方殿柱,柱上有金龍鱗,三心二意欲毀。多數大臣多給錢,求免。"魏世孝《孝陵頌》也說:"殿中六柱,離地兩腳皆刀傷,或三分之二柱斷。殿兩邊多儲些馬糧,牧養馬匹。種菜園,就留在廟外。“太平天國時期,清軍江南大營設在孝陵衛,明陵壹帶為戰場,以致廟堂被毀,城墻陷落。清同治十二年(1873)修復時,只建了三間房子看守陵墓。規模縮小了,失去了舊貌。大廳裏只供奉著朱元璋的畫像。又如,方城之上的明樓,被清朝鹹豐三年戰爭所毀,頂部已經坍塌,只剩下城墻。
第三,明陵對中國帝王陵墓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與中國其他帝王陵墓相比,明陵是中國古代現存最大的帝王陵墓之壹。秦始皇陵遺址高76米,基徑495米至515米。雖然是中國最大的帝王陵,但表面上看不到神道。漢惠帝劉英的安陵,屬於“方頂”制,方形土臺,基長166米,神道難見。在唐代,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甘陵是最大的帝王陵墓,其神道從第壹道門到陵墓隧道長3980米。如果減去朱雀門到隧道的567米,就是3413米。甘陵神道上排列著華表、飛馬、朱雀、人、馬、獅、碑等石雕21對,外國使節石像60尊。宋代最大的陵墓是宋太宗趙桓的永熙陵,從神道開始的雀臺到神壇底部長約586米。而南京的明陵,從下馬坊到方城全長2620米,神道石刻有16對。如果再估算壹下保定的情況,其組織規模在全國帝王陵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如果不包括後來的十三陵,唯壹能和之前的十三陵相提並論的就是唐代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甘陵。至於明陵的紅墻,根據康熙江寧府的記載,長22.5公裏,整個紫金山都已納入規劃。
明陵代表了明初皇家建築的最高成就,它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帝王陵墓文化的優秀部分,而且開創了明清帝王陵墓文化的先河。明陵對中國帝王陵墓文化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天人合壹”的古代哲學在陵墓的布局上得到了生動的再現。明陵選址由朱元璋、劉基、徐達、唐河等人親自選定,具體選定時間約為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強行帶走了原本位於珠穆朗瑪峰下的千年古剎太平興國寺(即江山寺)。據專家考察,從空間上看,明陵從大金門開始,到碑樓、神道、十王柱、星星門、金水橋、文武坊門、香殿、寶城。它的走向是“北鬥星”:大津門到金水橋的部分是勺鬥,金水橋到寶城的部分是勺柄。從玄宮所在的寶成來看,東有龍象,西有白虎象,“龍沙”高於“虎沙”;西南的千湖是朱雀象(千湖也叫燕雀湖),寶成所依托的珠穆朗瑪峰就像玄武。同時,陵宮正對的孫淩鋼(孫權墓)與遠處江寧東山構成“近案”“遠朝”的風水形勢,北鬥七星的布局正好在“四象”之間。這種陵宮布局體現了中國歷代帝王“君權神授”、“天人合壹”的思想,是人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產物。在考古發現中,這種人文情懷體現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45號墓的蚌殼龍虎圖,以及北鬥天象、秦始皇和歷代眾多帝王墓葬中星盤的設置上。與常人不同的是,朱元璋通過自己陵墓圖案的設計體現了這種人文情懷,從而實現了道家哲學中天人合壹思想與儒家封建禮教統治的完美統壹。
二是開創了“前朝後寢”的帝王陵宮制和“前圓後合”的陵格局。明陵繼承了中國歷代帝王陵寢“陵依山勢”的制度,但改變了漢唐宋以來帝王陵寢的制度,即上樓、靈臺、方墻和上下宮殿,將上下宮殿合二為壹,創造了方城、明樓、享堂、邱歡(變方墳為圓丘)、寶成、長方形陵宮的新制度。在陵墓建築布局上,創造了“前後圈”的基本格局;在陵宮的建築內容方面,首次模仿皇帝駕崩前宮殿分為前後寢宮的格局,建立“前後寢宮”的陵宮制度。這種格局不僅繼承了漢、唐、宋陵墓形制中的優秀元素,而且開創了新的陵墓體系,規範了500多年來明清20多座帝王陵墓的建築形制,在我國帝王陵墓建築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
第三,獨特的神道設計理念和精湛的神道石雕藝術相得益彰。神道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漢唐宋以來,中國大部分墓葬都采用了對稱軸的神道設計,但明十三陵的神道卻是曲折而不拘壹格的。為什麽明孝陵的神道是彎曲的,與明孝陵正對面的梅花山有關。梅花山,古稱孫陵崗,是東吳皇帝孫權的陵墓。據說朱元璋用“十萬兵工”修陵時,有人主張搬梅花山來擺正神道。但朱元璋把孫權當英雄崇拜,守著孫權的墓,讓孫權替他守門戶。這樣,明孝陵的神道就成了弧形。壹方面表現了朱元璋的大智大勇,不拘小節,勇於創新,同時也為陵墓的神道增添了壹份深邃奇妙的感覺。當然,孝陵神道的彎曲和與孝陵宮殿相對的梅花山孫權墓有關,但更多體現在巧妙利用地形,營造“北鬥七星”墓的格局,以體現“天人合壹”的設計理念。在每條視線的盡頭,設計師適當的安排石像來控制每壹個空間。石獸或蹲或立,姿態交替變化。加上蒼山和遠處的樹木,營造出壹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使人很容易被籠罩在祭奠陵墓的氣氛中。可以說,如果沒有蜿蜒神道的存在,明陵的“北鬥七星”說是永遠不會成立的。明孝陵的神道石像高大莊嚴,栩栩如生,題材、造型、雕刻技法各具特色,代表了14世紀末至15世紀初中國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如石像高3.47米,長4.21米,寬2.16米,所用石料重達80余噸;白色石柱高6.25米;聖德碑高達8.78米。石雕造型厚重簡約,線條流暢順滑,但細節雕琢精美,達到了整體宏偉與局部精致融為壹體的藝術創作效果。
四是開創了第壹代皇陵神道為後人(親王或繼位的天皇)所用的制度。在孝陵內,東面僅60米處有皇太子朱標的東陵。考古發掘表明,東陵並沒有自己單獨的神道和雨荷橋,而是與孝陵共用壹條神道和雨荷橋。這種制度被後來的十三陵所采用。受孝陵的影響,北京的十三陵采用了神道,從石牌坊到長陵全長7000米,是世界上最宏偉的陵墓建築群。
第五,大量使用磚石結構,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明陵地面建築較多,設計者主要突出大金門、碑樓、孝陵堂、方城、明樓。這些大型單體建築壹般以磚、石為基礎,中墻以巨石或磚為拱頂,挑檐以石為材料,建築頂部根據低劣程度用不同釉色的琉璃瓦構件覆蓋。中國古代建築中,木結構轉化為磚石結構,是從明代開始的,具體是從明初的南京宮墻和陵墓建築開始的。用磚建造拱券,導致了無梁建築的出現,這是我國建築材料和技術的壹大發展,從而奠定了明清兩代建築技術的基本風格。這種建築材料的廣泛使用使得明陵具有相當大的防火功能。同時,明陵的排水系統和建築空間劃分達到了和諧有序。南方雨水充沛,帝陵的排水系統必須改善,但不能破壞整個陵墓的風水。明陵利用自然水系,自東向西設置外禦河、內禦河、寶城禦河三大水系,通過禦橋在空間上相連,使整個陵區和諧完美,充滿生機。
四、進壹步加強對明陵“原貌”的保護。
1961 3月,明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6月5438+065438+10月,中國“明清皇家陵寢”中的十三陵(湖北鐘祥)、清陵(河北遵化)、清陵(河北易縣)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7月3日北京時間23: 56(巴黎時間7月3日17: 56),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傳來喜訊。作為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明清皇家陵寢擴建工程,南京明陵成功被《公約》通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突破了人們心目中朱元璋陵墓的空間概念,而是以朱元璋陵墓為主體,占地約297公頃的文物。它的保護範圍達到365,438+0平方英裏,其內容可分為三部分,第壹部分是明陵,第二部分是明東陵,第三部分是明陳宮與其合葬的陵墓。據考古調查,朱標東陵遺址位於明太子孝陵宮東園以東約60米處,毗鄰孝陵。現在,作為壹個遺址公園,它已經成為孝陵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據史料記載,在明代,整個紫金山(中山)都是明陵的地盤。王煥璧《明墓誌》雲:“中山蔭下,葬有明英雄十余人。”在這壹帶,尤其是中山的西部和北部,與朱元璋合葬的明朝開國功臣墓有十幾座。這些墓葬是明陵的另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守衛朱元璋的孝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康熙江寧府誌和胡金陵景區的記載,這些英雄墓分別是:徐達、中山王;常遇春、王開平;王祺揚李文忠;唐河,東甌王;秋成,安徽國公;吳良,姜國公;吳鎮,海國公;顧氏,徐國公;知望,燕山侯孫興祖。有些英雄墓保存完好,如徐達墓、李文忠墓、常遇春墓等。,環境得到有效整治並向遊客開放;但有些墓葬需要進壹步修繕,有些墓葬甚至至今未被發現,只是在史書中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