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書》有雲:“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發而生乎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入內,以蔭所生之法也。
就是:埋葬要選擇有生氣的地方,即所謂風水寶地,有生氣才有萬物。人是氣的產物,人體骨格就是氣凝結而成。人死了,氣也散了,僅留下了壹副失去生機的屍骨。如果屍骨埋葬在有生氣的地方,就會枯骨逢春,靈魂得到升華。是人都為父母所生,就如壹棵大樹,父母是“本”是樹幹,子孫則是父母在世間的“樹枝”。父母的屍骨在地下得到了生氣,“本”就會生機盎然,與“本”壹脈相連的“枝”也會大大受益,枝繁葉茂,福澤綿長。
葬經》壹書相傳為晉代風水鼻祖郭璞所著。在古代的風水書中,就陰宅來說,《葬經》堪稱代表之作。此書對後世風水術的影響很大,故尊稱為“經”。明代繆希雍高度評價《葬經》,說:“……其文全,其義備,雖聖人復起,不可改矣。”與他同時代的地學大師徐試可,也說《葬經》“語簡而精,辭古而勁,地理包括殆盡,大非泛濫成文者比,覽者須細玩,方知其味。” 氣感篇 葬者,乘生氣也。 開篇第壹句話,就指出了葬法最基本、最核心、最隱秘的問題。各家葬法,任說千言萬語,都莫如“乘生氣”這三個字說得那麽到點到位。 所謂“生氣”,就是大自然孕育萬物之氣,包括陽光、空氣、水份和電磁場等。相對於物質而言,氣是壹種虛物質,或者說是物質場。“生氣”表現出來,就是生命力,活力。 地球上鳶飛草長,魚躍馬奔,可謂充滿生氣;月球上草木不生,死寂壹片,可謂了無生氣;少年兒童活崩亂跳,可謂充滿生氣;病弱老人臥床不起,可謂缺乏生氣。 葬法說到底,就是為了獲得生氣。曾求己《青囊序》雲:“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這“金龍”即為至動之氣,也即旺盛之生氣也。龍要“飛鸞舞鳳”,方有生氣;水要“生蛇出洞”,方有活力;穴要“山環水抱”,才聚生氣;砂要“清秀豐滿”,才顯生氣;土要“堅實色潤”,才蘊生氣;向要“當運乘時”,才納生氣。占易卦要註意動變之爻,看風水要註意動變之物,有生氣的第壹標誌就是能動力、有活力。 五氣生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 所謂“五氣”,系指金、水、木、火、土這五種流行之氣。註意:金、水、木、火、土,謂之“五行”,“行”者,流行也,類型也,並非是五種基本的物質元素,而是五種類型的流行、變化之氣,用現代術語說就是五種類型的能量流。這五氣遍布宇宙,交雜作用而產生萬物。行於天,則生日月星辰,風霜雨雪;行於地,則生山石草木,溪河湖海;行於天地之間,則生人馬牛羊,鳥獸蟲魚。 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經》曰: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以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木華於春,粟芽於室。 陰陽二氣,互為其根,相互交感,相互依存。正電子與負電子,正質子與負質子,正粒子與負粒子,都是相互依存,交互作用的。可見的物質,與不可見的物質場,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人活著為陽,為正,死後為陰,為負,這陰陽正負之間,也存在著某種能量的交互作用。現代科學雖然還沒有證實這壹點,但其原理應該是沒錯的。 漢朝皇宮裏的銅鐘,某日無故自鳴,皇帝問大臣東方朔原因,“必然是西蜀的銅山崩塌了”,東方朔這樣回答他。不久,果然有人湊報西蜀的銅山已崩塌。皇帝再問東方朔何以先知此事,東方朔解釋說:因為皇宮裏的銅鐘,是用西蜀銅山的銅打造的,它出身於銅山,身上帶著銅山的氣,所以能感受到銅山的崩塌而自鳴,正如人體受生於父母,就常常可以感受到父母的信息壹樣。 每當春天來臨,百草千樹都在拔節生長之時,深藏於室內的粟米種子,也會感到春天的氣息,生長出新的萌芽來。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 陰陽二氣交感流行,產生風雲雨雪,在地中流行則孕生萬物。這種生氣是肉眼看不見的,我們只有根據地理來推求。先察龍穴砂水,次審緩急沈浮,再看氣運得失,務使各乘生氣,方合法度。 《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術最核心的秘密,就是乘生氣;最核心的技法,就是藏風聚氣。山環則可以藏風,使氣聚之不散;水抱則可以聚氣,使氣行之有止。風水書千經萬典,說來說去,就是說的這些子。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山體靜而為陰,水體動而為陽,動者為先,靜者為後,風水術先重生動之氣,故以得水為上。再說,水既有截止生氣的作用,也就有聚氣的作用,所以平原無山只看水,因為有了水就能聚氣使之不散,藏不藏風也就無所謂了。廖精金說過:“翻身轉面去當朝,不怕八風搖。”意思就是,只要有水曲折來朝,就不怕八風吹穴。可見,風水之法,首貴得水。城市以路為水,則首貴得路。 何以言之,氣之盛,雖流行而其余者猶有止,雖零散而其深者猶有聚。 為什麽要強調以得水為上呢?因為水不像山,山之來勢雖遠,但其余氣就沒有什麽作用了。水就不壹樣,水自發源分派,千流萬澗,雖壹溪壹溝之余氣,也有截止生氣的作用,雖壹池壹塘零散破碎之水,其深者也有聚氣的作用。楊公說:“巽水壹勺能救貧。”可是沒有人說哪方有個小土包就能致富,所以風水術要以得水為上。 故藏於涸燥者,宜淺;藏於坦夷者,宜深。《經》曰:淺深得乘,風水自成。 為了獲得生氣,埋葬的深與淺,也有很大關系。凡穴在墩高土厚之地,即為涸燥,其氣浮於上,葬之則宜淺;凡穴在壹坦平洋之地,即為坦夷,其氣藏於內,葬之則宜深。 壹般情況下,北方土厚宜深葬,南方土薄宜淺葬;堂局寬大者宜,其氣必深厚,宜深葬以乘之;堂局狹小者,其氣必淺薄,宜淺葬以乘之。 這都是大法則,具體方法可參閱賴太素《七十二葬法》。 夫土者,氣之體,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經》曰:外氣橫行,內氣止生,蓋言此也。 生氣本來是沒有形體的,行之於天,就以日月星辰為形體;行之於地,就以山河草木為形體。但土是蘊藏生氣的最佳場所,生氣可以通過土來孕育生長萬物,從而體現出生氣的作用來,所以,可以把土看成是生氣的形體。 水是由氣體凝聚成雨露霜雪而成的,因此,氣是水之母體。 氣之輕輕上浮者為天,天之雲氣產生雨水,故曰:天壹生水。 氣之重濁下沈者為地,地之生氣成就萬物,故曰:地六成之。 生氣在水,謂之外氣,隨水而橫流;生氣在土,謂之內氣,隨土而生物。 邱壟之骨,風阜之支,氣之所隨。《經》曰:土形氣行,物因以生。 邱壟指高山,骨為高山之石;風指山脊,阜為平崗。意思是說,氣是隨著山形的起伏而行走的,無論是高山石壁,還是山脊平崗,都是氣的壹種表現形式,包括籍土而生的萬物,都是如此。也正因為土中有生氣流行,萬物才得以生長。 蓋生者,氣之聚,凝結成者,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納骨,以陰所生之法也。 氣聚則人生,氣散則人死。正所謂:“三寸氣在千般用,壹旦無常萬事休”也。氣凝結在人體中的精華,就是骨頭。人死氣散,肉體腐爛,獨留壹把枯骨,很久都不會爛掉,這枯骨中所藏之氣,仍然和活著的親人存在著某種感應聯系,只要把這枯骨葬在可納生氣之處,那麽,就可以蔭生還活著的親人。 當然,這只是古人解釋葬墳為何能影響後人命運的壹種說法。道理是否正確,我們都不知道。但大量的實例可以證實,先人陰宅的風水,的確能影響後人的命運。至於其中的道理,就留給科學家們去尋找吧,總有壹天是會找到的。 因勢篇 夫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 氣行於地中,人不可見。可見者,只有山勢。山勢靈動則地氣旺,山勢枯滯則地氣衰。山勢奔走則地氣流行,山勢盤旋則地氣凝結。葬法就是要看清山勢的來龍去脈,了解地氣的起和止,並根據山勢的緩急起伏高低反側,采用蓋粘倚撞等方法來承接其生氣。 地勢原脈,山勢原骨,委蛇東西,或南或北。 平夷之地,以土脊為脈;山高之地,以石脊為骨。要細察地脈的走向,註意山勢的來去,或東或西,或南或北,或起而斷,斷而起,穿田渡水,閃側屈曲,草線灰蛇,不可大意。 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來形止,是謂全氣。全氣之地,當葬其止。 千尺言其高遠,即山脈高遠則成勢。百尺言其低小,即山勢雖小有其形。龍穴砂水聚會之地,即是形止之處,謂之全氣。全氣之地,即是葬人的好去處。 欲進而委婉自復,回環重復,若踞而候也,若攬而有卻,欲止而深。來積止聚,沖陽和陰。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貴若千乘,富如萬金。 全氣之地,山勢如龍委婉屈曲而來,抑揚頓挫,生動有力。山勢止處,或如獅踞,或如虎臥,端然不動,有君臨天下之氣象。周圍砂水拱衛重疊,如百官覲帝,萬佛朝宗。眾山齊來拜會為止,眾水齊來會合為聚。山為陰,水為陽,山水聚會,即是沖和陰陽。陰陽沖合之地,必是土高水深、郁草茂林、充滿生機的風水寶地。龍象尊嚴啊,猶如帝王出征,千乘戰車簇擁而行;或如巨富出門,百十奴仆相隨而止。 《經》曰:形止氣蓄,化生萬物,為上地也。 山水會聚之處,即是生氣蓄發之處。因為這裏藏風聚氣,所以是孕育新生命的最佳之地。也是葬人的上乘之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