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古稱“龍溪”,始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文化燦爛、名人眾多、積澱深厚的古匾30余處,僅顯示家族榮耀,僅明代從官至主簿就有百余人。
大門壹側的墻上,有景點簡介:中國第壹風水村——呈坎八卦村。始建於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早在宋代,著名理學家朱就稱贊這裏為“呈坎雙仙裏,江南第壹村”。全村按照《易經》八卦風水理論“二氣合壹、天人合壹”定位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千百年來,這裏都是進得去出不去的地方。它看起來像壹個“迷宮”。
唐末宋初,羅氏先民遵循《周易》“和”的理念:陰(坎)、陽(程)、二氣合壹、天人合壹,將村落布置成八卦陣,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巷的村落骨架和肌理。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在這個迷宮般的徽州古村落裏,有150多座典型的宋、元、明、清四代古建築,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呈坎是中國唯壹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村落,也是中國少有的按照風水八卦理論選址建造的村落。整個村莊就像是阿泰的地圖,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博學和智慧,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風水八卦來建設整個村莊。
看到“天下沒有登不上黃山的山,壹生遊不進山的坎”的廣告,我不禁莞爾:我今天來,除了探索攬勝的奇景,還有這個美好的願望。
進了大門還以為是古民居,突然豁然開朗:壹片明鏡似的永興湖“湖上荷花開:綠葉涼,玉賣酒,更是多雨”;壹座精致的單孔石橋通往村莊;白墻黛瓦的古宅在綠樹的掩映下韻味十足,湖面上的倒影更是曼妙。
永興湖水草茂盛,荷葉輕舞,是江南水鄉獨有的美景。水中倒映的徽派建築更美。平靜的水面上偶爾泛起陣陣漣漪,魚兒在水草間悠閑地嬉戲。在這裏深呼吸,感覺全身都很舒服,毛孔好像都張開了,貪婪地吸收著這裏的靈氣。
如果要進村,就得經過湖上的石拱橋。這座龍興橋和這個村子壹樣歷史悠久。進村時,遇到壹對中間有門檻的石獸。原因旁邊是壹塊木牌:上面刻著八卦,“平安坎”三個大字十分醒目。哈哈!正合我意,過了坎就安心無憂了!
走進古村,巷弄幽深,古宅連綿不絕,腳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時光倒流到明清時期。坐在街上的女人竊竊私語,小路像迷宮,壹不小心就會在這裏迷路。但也正是因為迷路,我們對這個古鎮有了更深的了解,它安靜而溫柔,有壹種神秘的魅力。
村裏有三條街九十九條巷,都是青石路,路兩邊斑駁的白墻,銹跡斑斑的木門,都在呢喃著往事。角落裏的阿姨提著滿滿壹籃子青菜,正邁著輕快的步伐趕回家給家人準備晚飯。男人們帶著家裏需要的東西匆匆趕回家,要麽是壹捆柴火,要麽是兩杯酒,夕陽的余暉懶洋洋地灑在他們身上金光閃閃。
小巷深處不時有古老而巨大的徽派民居,幽靜的四合院,同樣的四水歸堂,同樣深邃的天井,還有精美的木雕、磚雕。
壹踏進“易經館”,墻上就貼滿了與十二生肖有關的卦圖,大家各自尋找自己的卦名,津津有味地研究起來。轉了壹屏,原來是壹所“私塾”:陳舊的木桌椅擺放整齊,竹尺陳列在講臺上。
大街小巷鋪著花崗巖條,房屋青瓦黛瓦,黑白相間,典雅精致,精雕細琢,錯落有致。歷經千年風雨,這個古村落保存得如此完好,絲毫沒有現代改造的痕跡。不知道它是怎麽躲過壹次又壹次的戰亂和災難的。可能真的是風水保佑吧。
呈坎村是根據八卦風水理論設計的。周圍的八座山與八卦圖的八個方向相呼應,村莊的建設完全符合八卦圖。呈坎村的簡介上寫著:這裏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宮。人進去了出不去,但我沒有這種感覺。
環秀橋是壹座歷史悠久的木橋。它曾在洪水中被毀,修復後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橋上有壹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他帶著親切的微笑坐在橋上,安詳地望著遠方。
在環秀橋對面的石板路上壹直向西走,就可以到達中英大廈。中英樓就是這樣壹座過街建築,建於明萬歷十壹年(1582)。這裏原是戶部侍郎羅的專屬住所,後被用來在村裏打加班、報時、納涼。這個時候聽到客棧老板給我解釋,我不禁想了想。似乎那些清晰而漫長的敲擊聲和喊叫聲在我耳邊響起。
“不到舒冬廟,就到不了呈坎”。“真鏡羅舒冬寺”是呈坎最壯觀的古建築,號稱“江南第壹寺”。舒冬寺的入口是排場木門,高大的“抱鼓石”立於門的兩側,步入“享堂”,牌匾上的“義倫許由”四個金字碩大無比。估計每筆2米長。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大的牌匾。穿過享受館就是正殿:寶輪閣。這裏是原主人珍藏歷代詔令和詔書的地方。乍壹看,真的是博大精深,氣勢磅礴!雖然它經受了歲月的考驗,但大梁上的畫仍然精致、清晰、迷人,巨大的金絲楠木柱也很有價值。
呈坎村是唐末從江西遷來的羅氏兄弟(羅天真、羅天秩)所建。歷代名人輩出,如揚州八怪之壹的羅聘。這個村的名人幾乎都姓羅。宋代官宦大臣羅汝珍、揚州八怪之壹的、明代大臣嚴嵩的養子、明代徽州制墨大師都走出過呈坎,而作為呈坎祖師的兩兄弟也姓羅。在風水理論的指導下,羅天真和堂弟羅天選擇了歙縣西北40裏的龍溪,並改名為呈坎。
就連這家很有名氣的餅幹店也依然姓羅,羅氏這個姓氏在這裏真的是名不虛傳,也或許是因為祖先的庇佑。不知道是因為進村時間有點晚,還是因為店老板關門回家吃飯了。沿路經過的店鋪大多都關門了,我們只能從門上的招牌和對聯想象它們的神奇。
只有湖邊的餐館開門營業。那些大燈籠輕盈地掛在房梁上,白墻紅籠青瓦,湖中倒影。這些顏色完美的融合在壹起,遠遠看去有壹種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