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壹個女人,她是壹個母親。
四十多年前,她嫁給了我村的壹個普通農民,就住在我隔壁。
那壹年,她十九歲。
因為是鄰居,所以經常稱她為阿姨。可以說我們朝夕相處,我對她的家庭,她的丈夫,孩子,她幾十年的喜怒哀樂了如指掌。
她的名字叫楊春華,聽起來是個普通的名字。其實她也是壹個普通的女人,壹個普通的母親。在她六十多歲的壹生中,她被生活所迫。她經歷過兩次大不幸,三次婚姻,三個包袱,三個老人,六個孩子,走遍了山西,河南,河北三省。這個毫不起眼的農村婦女,40多年來努力工作,與生活頑強抗爭,寫下了感人至深的命運三部曲。我曾經把她的故事寫成通訊《壹個女人的艱辛歷程》,發表在當時的《山西農民報》上。但是,當我親自面對她時,我卻覺得相形見絀,因為那篇短文與她的實際經歷相去甚遠,我無法完整地描述這個頑強的女人和她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壹直想找壹個合適的機會,把她的事情再寫壹遍,讓更多的人知道,我是壹個在歲月中跋涉的春花阿姨。
感慨感動與思考,很多天來,春花阿姨的形象不斷在我眼前閃現,讓我忍不住又拿起了筆。
我記得有壹段話,大概出自著名作家劉清的《創業史》:人生的路雖然漫長,但重要的幾步往往只有幾步,尤其是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壹條人生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路。有些分叉,比如政治分叉,個人分叉,走錯壹步就能影響壹段人生,壹生。
這段話太好了,可以用來形容春花阿姨。
1972年的春天,柿樹的‘小花’遍布山野。春花阿姨還是個年輕單純的姑娘,經媒人和父母的決定,與我們村的小夥子楊某某訂了婚,第二年就結婚了,成了終身伴侶。那時的楊春華阿姨是多麽幸福和滿足啊!老公又帥又能幹,高中畢業。夫妻倆和睦相處,生活甜蜜。人們紛紛猜測並試圖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活。那該多好啊!
天有不測風雲。春花阿姨結婚壹年後,丈夫突然精神失常,胡言亂語,有時還無緣無故打她。從此,生活的陰影過早地籠罩在她的心頭,尤其是她生了兩個孩子後,丈夫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連不會走路的孩子也經常無緣無故地挨打,生活的重擔過早地落在了她的肩上。的確,剛從花季走過來的春花阿姨,還沒來得及享受天倫之樂,就開始吞下生活帶來的苦果。當時如果是別人,她家可能已經解體了,但是春花阿姨沒有。只是在丈夫生病的這十幾年裏,春華大媽用更多的愛,逆來順受,忍辱負重,默默忍受非人的待遇,真心希望丈夫早日康復...直到十五年後,丈夫因病去世,她死了很多次。當時老奶奶七十多了,兩個孩子還小。她毫不猶豫地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
早些年,壹位陰陽師計算了春華大媽的命運,說她命運不好,不僅嫁給了丈夫,還受盡了窮。當時她根本不相信。直到後來,經歷了壹系列的不幸事件,春花阿姨似乎才漸漸相信了它,並從中明白了壹些東西。
私下裏,村裏的人經常說起春花阿姨。談話的內容無非是從她這些年的經歷中探尋她的思想和行為軌跡。有人覺得她傻,有人說是因為女人的天性和母性,還有人說是好女人高尚道德品質的體現。春花阿姨從來沒想過這些,也沒心思去想。用她自己的話說,都是命!
第壹任丈夫去世多年後,迫於生活和家庭的壓力和需要,經人介紹,春花阿姨嫁給了在山西打工的河南瓦工李,重組了新的家庭。李老實肯幹,待她很好。她老公在外面賺錢。她在家工作,照顧奶奶和孩子。兩年後,他們真的建起了四間瓦房。隨後幾年,他們陸續添了壹男兩女三個孩子。生活讓春花阿姨的臉上又有了笑容。然而有壹天,丈夫尷尬地吐露,河南的父母年老多病,想讓春花阿姨和孩子回老家盡盡孝心。原來李怕春花阿姨不甘心,故意隱瞞。現在生米已經熟了。我們做什麽呢山西有個年邁的奶奶,這個家還有前夫的根!撫養他們是她的責任。最後丈夫通情達理,理解妻子的感受,回河南做老人,決定先把李的孩子送到河南,自己留下來照顧山西的奶奶和這邊的孩子。從此,他們夫妻在壹地,心卻在山西河南。壹兒壹女壹條心,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了兩家的老人和孩子,兩邊都牽掛,經常遠行千裏。河南收割完小麥趕緊回山西,山西收割完秋馬不停蹄地趕到河南。生活沈重而緊張,兩個家庭,老人和孩子,要吃飯,要花錢,要生存,經濟上的艱難更是可想而知。
不幸的是,此時我的丈夫因為多年的過度勞累,患上了嚴重的肺氣腫。他不僅不能出去工作和在田裏工作,而且他甚至不能通過吃喝耶戈來照顧自己。對於她這個問題重重的家庭來說,真的是雪上加霜!
印象中,春花阿姨從來不穿紅掛綠,在公共場合露面。上世紀80年代,電視和洗衣機已經進入普通農家。但是,那時候她家連電都沒按,還點著煤油燈。我經常去她家玩,走進她家。就像從白天走到黑夜。天花板常年煙霧彌漫,就像被塗了黑漆壹樣。她的孩子平時不出門,不僅衣衫襤褸,而且有著無限的自卑感。乍壹看,他們好像來自另壹個世紀。
不過春花阿姨是個愛笑的人,不善言辭。再大的痛苦和不幸,她都會默默的憋在心裏,不表露出來。
生活是艱辛的,但無論如何,情況總會過去,抱怨解決不了問題。這個時候,孤苦伶仃的春華大媽突然擔起了照顧山西河南兩個家庭的重擔,壹個兩廳老人,壹個重病的丈夫,五個孩子。為了供孩子上學,她真的舍不得花壹分錢,也舍不得吃菜,省著給老公和老人吃。1990年的秋天,正在河南忙著種小麥的春花阿姨,突然接到了山西奶奶去世的電報。她放下農活,立即趕回山西。沒想到,丈夫剛進門就在河南去世的消息接踵而至。
我的春花阿姨,壹個壹生歷經波折的女強人,擦幹眼淚,料理好奶奶的後事,踏上了南下回家的路。
轉眼四十年過去了,村民們常說;過去是美好的壹年,似是而非,因為只有妳自己知道妳吃過什麽苦,吃過什麽苦。
曾經有人跟我說,春花阿姨20年沒看過電影,也沒看過劇。我不相信。我以為是別人在逗春花阿姨,跟我開玩笑。後來仔細分析,覺得應該是真的。妳想,她亂七八糟的家庭,孩子,老人,神經病老公,壹刻都離不開她!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讀這些文字不亞於聽壹個寓言,就像聽壹個故事,每當想起,我常常會心酸,為春花阿姨壹家流淚。
……
反正現在,春花阿姨把女兒嫁到了山西,兒子高中畢業參加工作,娶了個漂亮媳婦。按照她的計劃,她在河南生活,贍養父母,教育孩子,結束晚年。但幾十年來,她用盡了心血,把所有的愛都傾註在了丈夫、老人和孩子身上,尤其是婚姻中所遭受的困難。她的不幸經歷在方圓傳播開來,贏得了鄰居的同情和親人的愛戴。後來,她經不住親戚朋友的勸說和牽線搭橋。1993年,春花阿姨和在河北衡水工作的黃成為合夥人。黃年輕,有文化,誠實,有技術,經濟條件好。人們很高興春花阿姨找到了壹個好丈夫。但是,如果她有家庭,她會有孩子,甚至老人。從此,春花阿姨開始了在晉、豫、冀三地的來回奔波,盡著晚輩、賢妻良母的職責,依然在家庭生活中承受著超乎尋常的巨大負荷。
早些年,下雨下雪的時候,春花阿姨經常來我家串門。我發現她讀過很多書,比如金羊秋,苦菜花,火金剛,人物她都記得清清楚楚,還能說出很多道理。哦!不能怪春花阿姨這麽多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給家人,這不僅需要努力,更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質!而且,誰也想不到,雖然這些年來她吃了那麽多苦,受了那麽多窮,但在她家西邊的廂房裏,卻保存了壹屋子的麥子,第壹次見到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
前幾天在門口遇到春花阿姨的兒子小山。他穿好衣服,遞給我壹支煙。我問他為什麽好久不見。他說:他去河北了,他小哥娶了老婆,他去參加婚禮。問他:妳媽媽手頭還有別的嗎?他如釋重負地說:現在都搞定了,也沒什麽好問的了。他壹邊說,壹邊長長地吸了壹口氣。
不知道為什麽,我也長長地吸了壹口氣...
或許,春花阿姨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終於可以享受幾天退休生活了。
真的,每當人們提起她,都會默默地發自內心地對她送上深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