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聚龍鎮外國語學校後面,工人在施工時發現壹座古墓。昨天,泉州市隊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經初步鑒定,該墓年代約為中晚期,在清理古墓通道時發現了壹塊罕見的人面紋墓磚。今天,工作人員將繼續清理隧道,以便進壹步挖掘。雙耳室古墓頂部呈拱形,跨度約170 cm,內部輪廓已呈現。
面磚
與通常的明清唐水灰墓不同的是,墓的兩側都是墓磚,大致有紅、藍、黑三種顏色。最引人註目的是墓中的小拱形耳室。記者目測,兩個耳室大小相同,位於墓室兩側前半部分。據考古學家介紹,隨葬品如罐、瓶、用品等壹般放在耳室。
唐代的單人墓壹般都這麽大。泉州博物館館長陳建中分析說,商周時期的墓葬規模很小。中原移民南遷福建後,也把自己的墓葬帶到了福建。從那以後,古人的墳墓開始變大。
還是中晚唐時期,墓磚的紋飾多樣,幾乎每塊墓磚都有花紋。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印花磚的裝飾圖案有金錢紋、雞冠紋、龍紋、竹紋、魚紋、脈紋、寶紋等,墓磚文化內涵豐富。昨天下午,經過對隧道的初步清理,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帶有人臉的墓磚。這種帶人臉圖案的墓磚我還是第壹次見到,在泉州地區也不多見。泉州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範介紹,從發現古墓到昨天清理古墓,已發現十余件隨葬品,大部分是陶罐和陶器。
面磚
從這些出土器物的特征來看,古墓的年代應該是在唐代中後期。範主任分析,從昨天的發掘來看,整個墓區呈土狀。
墓主人的身份仍然是個謎。
陳建中說,陵墓的位置是風水寶地。目前,墓主人的身份仍然是個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壹座唐代古墓,但是還沒有找到帶有年號的實物,所以具體年代還不能確定。如果能找到銅幣就更好了。按照古代的習俗,古人通常會在墓中放銅錢以鎮棺,但據考證,唐代的銅錢含鐵量較高,經過長時間的侵蝕,銅錢容易腐爛。據紫山鎮龍石村村民介紹,古墓所在位置就是傳說中的祖墳,幾十年來村裏壹直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