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賈平凹《有燈》述評

賈平凹《有燈》述評

賈平凹的《燈讀》壹書壹經問世,就引起了如潮的批評和爭論。我看了壹下作品,形成了壹些看法。奇怪的是,我已經不再像往常壹樣寫文章,加入了評論者的行列,甚至直到現在。這是壹種瀕臨死亡的狀態嗎?不過,仔細想想,帶燈還是值得壹說的。我想談的主要是《有燈》的思想價值、審美價值、創新與不足,以及由此引發的關於當代文學深化的問題。

《有燈》依然是壹部直面當今農村現實,探尋中國鄉土靈魂及其痛苦轉型的作品。賈平凹鄉土系列作品?《高老莊》《懷念狼》《秦腔》《幸福》《古爐》《至多有燈》包含了現代轉型背景下中國農村政治、經濟、文化沖突的方方面面,具有百科全書式的博物館氛圍。就他對中國本土日常生活的關註深度而言,我個人認為目前還沒有第二個人。

它深入農民的內心,其豐富的信息,變幻莫測的人性,交織在壹起的基層社會政治生活,家庭倫理和鄉土倫理的各種變遷,都是豐富的。嚴格來說,從秦腔開始,賈平凹就有意識地放棄宏大的敘事結構,致力於?細節?展現歷史生活的方式,他的視角總是喜歡從壹粒沙、壹滴水、壹個針孔看世界;永遠從民間底層寫起,從最小最容易被遺忘的角落找到對我們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信息。這類似於蝴蝶效應。他在陜南壹個山谷的小鎮上扇動翅膀,輻射波卻向四面八方蕩漾。這就是賈平凹的特點。“帶燈”也沒有離開這個功能。

在賈平凹的作品裏,壹個小小的木本櫻鄉,有那麽多有趣的事。如果鎮政府開的是馬車,破舊,但後備箱大。所有的東西都裝在裏面,搖搖晃晃,但它還在走。。櫻花鎮風俗畫慢慢展開,確實很好玩,但也不是負面八卦。有自己的內涵,化為自然。櫻鎮生來就有虱子,虱子的黑白導致了皮虱的到來。她提著燈來的時候,試圖改革農村的虱子陋習,但是沒有成功。

櫻花鎮壹直都有拋棄幹部的,鄉鎮幹部也出過不少事故,但那是因為幹部自己屁股底下有屎。人要想有能力就得把人活成人物。比如當地人黎明當上省政府副秘書長,成為傳奇。據說這與保衛風水、防止公路穿越、防止隧道開挖的大戰有關。也有人說,因為他眼皮底下的兩個法令特別長,他是大官,他屬龍。他手裏壹直拿著煙。那叫雲從龍。他壹走,熊貓就走,所以他成了國寶。這種閑聊也很有意思。

賈平凹的作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對人物的品質和內涵進行了細致耐心的描述。它用大量的細節來推動,靠細節來說話,已經進入生活的內部。且看農村的體驗視頻會的安排,有多緊張,有多搞笑;看看馬副市長的淺薄、虛榮、剛愎自用、權力異化;再看薛原兩家砂廠的鬥爭。兩個農村豪強在互相爭鬥,市長騎著木馬,拿捏平衡,煞費苦心;唐先生給了個妙招,滑溜溜,騎墻。

這些都是新聞上看不到的知識。過去我們說巴爾紮克在他的《人間喜劇》中給我們展現了壹部法國社會的現實史。在這裏,我們不妨借用壹下。賈平凹也以其浩如煙海的小說為我們呈現了壹部現實的鄉土中國史,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經濟學、社會學、風俗史方面的細節。

賈平凹的畫面是動態的,中國的農村和農民無可挽回地處於衰落和瓦解之中,就像秦腔無論怎麽唱都難以融入現代生活壹樣。從社會化的角度看,解體是必然的;從人文傳承的角度來說,也是悲哀的。賈平凹的作品潛在著矛盾和糾結,又因其潛在的悲劇性而自然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有文章認為“帶燈”太亂。其實賈平凹的特點是亂,從另壹個角度看也是壹種豐富。有人說他文筆不犀利,其實鋒芒畢露,所謂?棉花包鐵?錐子藏在布裏,不大聲喊,但觸及的問題深刻。

王厚生帶領村民訴苦。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最多影響了壹些人的政績。但在壹些暗示下,他被全鎮政府官員推搡毆打,發展成酷刑。場面慘烈。但是這個鎮的書記好像態度比較開明,說我不能保證民主,但是我要維護穩定;還說我不能保證法治,我要說清楚。其邏輯混亂。這是中國底層的壹個角落裏的黑暗。抱怨的農民像踢石子壹樣把他踢走了。妳能說不鋒利嗎?

與賈平凹之前的作品相比,《有燈》有著明顯的理想主義傾向,這主要體現在對?帶燈嗎?關於這個人物的塑造。作品主要描繪了她的人格美和內心的精神追求。作為個人,戴個燈肯定改變不了現實中的很多問題。她是壹個很弱的力量,但她自己也能發光壹點。作品結尾的螢火陣,如同佛光,具有象征意義。每壹個人的光芒都可以匯成民族的希望。

這很感人。有兩種方式來描述這盞燈。壹方面,她有能力用燈寫作,能適應世俗,勇於承擔責任。在壹場災難性的事故中,她雖然渾身是血,但仍在大聲呼喊,不要讓兇手逃脫;另壹方面,她寫自己內心清高脫俗。在無法改變現實的環境下,她只能把自己的精神和理想寄托在給袁的寫作上。這個形象是獨特的,蒼涼的,美好的,感傷的。

有評論認為,賈平凹與壹些做出了“撞樓”人文宣言的作家相比,缺乏尖銳的思想鋒芒、堅定的精神立場和清晰的價值判斷。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觀點。我很佩服壹些堅持人文精神的作家,但是對於文學來說,直接表達的思想並不是最重要的。有些作家言論激烈,並不代表其作品的意象世界也同樣激烈。

文學不是把哲學思想轉化為形象和敘事,而是通過復雜的藝術形象自然地傳達作家的思想感情。在我看來,賈平凹真的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敢於正視並試圖解釋這個龐大、陌生、復雜、糾結、難以梳理的時代的作家。中國作家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喪失了對這個時代的把握和解讀能力,只能拋棄整體性,著眼於局部利益,或者滿足於類型化。

賈平凹不是預言家,但他的作品有潛在的時代焦慮,他無所適從,但他懂得老老實實從細節出發,從底層寫起。他面對的是不能指名道姓的問題,或者很多人指出的他缺乏思想光芒、穿透力、概括力和宏觀把握力,停留在事情本身,但他從整體上從未放棄對這個時代的強烈追求,這是非常難得的。賈平凹是壹個有著超然追求的人,不同於就事論事的平面模擬寫作。他有詮釋我們這個時代追求的頭腦,但同時又沒有完全的能力去詮釋我們這個時代,這也是壹個悲劇性的沖突。

看《有燈》的過程,我經常會想到壹個問題:賈平凹寫了這麽多年,將近10萬字。這種寫法的意義是什麽?或者說,他的寫作有什麽價值?為什麽是時代所必需,不可或缺,或者反之?在碎片化、微博、淺閱讀的包圍下,人們還有耐心看他的鄉村故事嗎?如果不是,這是他的錯還是時代的原因?我認為賈平凹壹直在尋找世界背景下的民族化寫作,或者說是世界語境下的中國化和本土化寫作,從他早期的青春寫作,到二月杏,到黑氏,到天狗,到浮躁,到《廢都》,到《病案》,到《高老莊》,甚至到《點燈》,都在尋找中國經驗的表達。

他在中國的寫作方法或藝術形式的探索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主要是語言、話語、風格和神韻。其實賈平凹借鑒西方的痕跡並不明顯,主要是精神上和哲學上的。大家都說《有燈》變化很大。其實還有壹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他語言風格的變化。有所謂漢魏性格的表述,也有讓我想起《世說新語》裏的短句,言簡意賅,生動簡練。

最近不止壹次看到有評論者認為,現在有很多快速密集的新聞,像《有燈》這樣的作品存在是沒有意義的,意味著關於農村基層的問題,比如上訪、拆遷、計生、救災等等。,經常見諸報端,大家也都知道,跟綜治辦天天帶燈辦事很像。按照這種說法,140字的微博就夠了。文章無用,文學作品也無用。

這就涉及到當今文學的意義和價值。現在看電視裏的後宮劇、藏戲、武俠轉型的抗日劇,就在想,為什麽專註於表現當代生活的驚心動魄的作品那麽少?我也看過很多官場小說,不想貶低所有官場小說。

但我還是覺得,相比之下,我是在另壹個高層次的燈光下看書。感覺自己在讀情懷,人性的復雜,情感的微妙,生命的魅力,轉型期多變的世界,我的世界之外的世界。可以說是讀美國文學和中文的妙處。這就進入了文學的審美圈,文學需要壹種人文內涵,這絕不是文學用新聞所需要的。文學有文學的領域。可惜的是,人們往往沒有耐心進入文學領域去背誦和體驗。

也有評論認為,如今的鄉村正在瓦解,在現代化轉型過程中,作為鄉土文學的土壤即將消失,因此鄉土文學也面臨著終結的困境。指出鄉土文學的困境,呼籲新的發展當然是對的,但這種判斷不符合生活實際,不符合文學傳統,也不符合現實。

中國農村依然廣闊,作為農業大國,現實中依然存在;退壹步說,即使中國像某些完全沒有農業的工商業國家壹樣,中國的鄉土文學依然會作為壹種傳統存在,尋根依然是壹種不竭的追求。

這是遺傳的東西,不能去除。只要中華民族還存在,鄉土精神就不會消亡。但是,它的題材會變,領域會變,人物的精神構成會變,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會變。這種變化必然是劇烈的、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帶有某種悲劇性,但作為精神家園的本土人文傳統不會斷裂和消亡。賈平凹在今天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在表達中國經驗方面受到世界關註,因為他寫的東西關系到民族精神的走向和前景。

《有燈》還是有壹些不足的。我特別不喜歡老是拿著燈給袁寫信的設定。我覺得袁說得太具體了。他是大官嗎?省委常委讓人覺得燈這麽高的精神境界壹定是依附於壹個大官的,會不會變成壹件世俗的,虛榮的,甚至有些幼稚的事情。按照我的理想,用燈寫信的對象可以是壹個?戈多?,可以是壹個不知名的對象,也就是壹個心靈的出口。

她每天都無聊死了。她每天寫日記,是很好的散文,是情感的寄托。為什麽壹定要天亮?第二,賈平凹的《有燈》雖然變化很大,但《有燈》的情節線索肯定是集中的,語言明快簡潔,人物線索的處理也簡單更吸引人,但整個寫法還是老樣子。壹粒沙子?怎麽寫。賈平凹裝備齊全,不是剛從?壹粒沙子?寫作的能力,不壹定要壹直用這種寫作方式,也可以從上層,比如城鄉結合部,甚至帶入國際因素來寫。

這樣會有更大的概括性,這只是我個人的幻想。第三,賈平凹這幾年壹直在追求壹種中立的、客觀的、現實的方式,就是讓生活呈現自己。生活本身的深刻是他的追求,不像有些作家主觀追求很明顯,世界完全是他的主觀結構。

巴爾紮克的寫作和卡夫卡的完全不同。卡夫卡的《城堡》講的不是現實中的存在,而是我對現代人困境的主觀描述。我總覺得賈平凹的筆下應該有壹個主題,應該呈現壹個更強烈的主題。《有燈》是壹部優秀的作品,但還是過於依賴生活,精神上的超越不夠。

我慎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