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羅盤 - 西遼河流域概況

西遼河流域概況

西遼河流域位於遼河上遊,北緯40° 05′至45° 13′之間,東經116′至123 35′之間,陸地面積約13.6萬平方米。流域涉及的行政區劃包括通遼市、赤峰市、朝陽市、沈陽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四平市、白城市、松原市、承德市***10盟市和27個縣區。

西遼河平原位於西遼河流域東部,松遼平原西部,面積約5.2萬平方公裏,基本位於通遼市境內,包括赤峰市、興安盟、四平市、白城市、松原市和沈陽市部分地區。河流整體流向為自西向東,兩岸地勢平坦,廣泛分布丘陵草原和黃土丘陵地貌,氣候幹旱,暴雨集中,植被較差,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由於西遼河在大地構造上處於松遼凹陷的下降區,第四紀以來,由於長期的沈降和河流搬運,堆積了厚厚的沈積物。西遼河最大的特點就是主流搖擺,流向變化,主流來回翻滾。流域內有大、中、小型水庫90余座,總設計庫容41。2億立方米。紅山水庫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水庫。

西遼河流域位於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的斜坡地帶,北起霍林河南側分水嶺,南至燕山C。拉脈東部(七老中的土山、醫巫閭山和努如湖山),西遼河平原東部和大興安嶺南段西部。山區海拔580~1500m,面積約8.4萬平方公裏,占全流域面積的61.8%。平原海拔110580m,面積約5.2萬平方公裏,占全流域面積的8.2%。

西遼河平原自西、西南、西北向東、東南、東北緩慢傾斜,地面坡度為1/10001/2000,呈起伏狀。西北邊緣為大興安嶺山前沖洪積臺地,海拔500-800 m,向東南傾斜。東北部是松遼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分水嶺,海拔170 ~ 300m;西南為燕山山脈,海拔300~1000m。

西遼河平原主要地貌類型有微起伏平原、河漫灘、階地、沙丘和沙地。除主河漫灘和壹、二級階地外,大部分平原地區為風積沙覆蓋,壟間有低窪地,可作為天然牧場。平原區主要地貌的第壹單元是剝蝕堆積地形,近山處有山前沖洪積的斜坡平原,東面為第四紀沖積形成的沖積平原。東部為典型的沖積湖積平原,具體表現為大興安嶺東部、燕山北坡沖洪積臺地、沖積高原、沖湖積和沖積低地。根據全國土壤民族誌采用的分類系統,西遼河流域共有56種土壤。主要有草原風沙土、栗鈣土、栗鈣土、黑鈣土、暗栗鈣土等。上述主要土壤占流域面積的60%。其中草原風沙土、潮土、栗鈣土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栗鈣土、栗鈣土、黑鈣土主要分布在山區。草原風沙土面積最大,為2.92萬平方公裏,占西遼河流域總面積的21%,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區。其次是栗鈣土,面積2萬平方公裏,主要分布在山區。

西遼河流域地處半幹旱地區,屬於草原沙地農牧生態區。流域內的生態植被主要是典型的草地植被、喬木、灌木、半灌木草地植被和草甸植被。根據2005年遙感數據,西遼河流域共有23種土地利用類型,主要包括旱地(包括耕地和未利用地)、草地、林地和建築用地。旱地面積3.6萬平方公裏,約占西遼河流域總面積的27%。草原6.7萬平方公裏,占52%;林地1.8萬平方公裏,占1.3%;建設用地***0.31萬平方公裏,約占20%。

在西遼河平原地區,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草地面積迅速減少,旱地面積迅速增加。根據遙感數據,從1995到2010,西遼河平原約有4834.87平方公裏的草地轉化為旱地,草地面積減少了25%,旱地面積增加了41%。從65438年到0995年,草原是平原地區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占平原地區的44%,旱地占34%。2010年,旱地已成為平原地區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約占平原地區的47%,草地減少到32%。草原面積的減少反映了平原地區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西遼河流域大部分地區處於幹旱和半幹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5度。00℃~6。50℃時,平均日照時數2800~3100h,相對濕度45%~58%,年平均降雨量300 ~ 400mm,蒸發量1199 ~ 2200 mm。

西遼河平原主要位於半幹旱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春季幹燥多風,夏季炎熱潮濕,秋季氣候涼爽,冬季寒冷少雪。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勻,在空間上從西北向東南增加,80%的降水發生在6-9月。年平均蒸發量從西北向東南遞減,最大蒸發量為2713.9mm,最小蒸發量為1323.1mm。年平均風速2.7 ~ 4.0m/s,2009年西遼河流域總人口774萬人,其中城鎮居民304.96萬人,農村居民469.04萬人。城市化率39.40%,人口密度57.25人/km2,集中在通遼市和赤峰市。流域耕地總面積3301.98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3975萬畝。

2009年西遼河平原總人口472.29萬人,耕地面積20521.5萬畝,占平原面積的19.47%。有效灌溉面積65,438+0,522.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4.35畝/人,高於全國平均耕地水平(65,438+0.5畝/人)。西遼河流域的產業結構已由以農牧業為主體逐步發展為以農牧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林牧共同發展的經濟結構。

西遼河平原地區國內生產總值38011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48.36元。第壹產業產值654.38+045.07億元,第二產業產值654.38+065.438+09.99億元,第三產業產值654.38+0365.438+04億元。壹、二、三產業比例為1.2:1:1,平原經濟以第壹產業為主。

西遼河平原地區土壤肥沃,素有“北方糧倉”之稱,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平原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玉米、大豆和小麥,經濟作物是葵花籽、蓖麻和甜菜。糧食產量達到1198億斤。

科爾沁草原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素有“牛之鄉”、“中國馬王之鄉”的美譽。西遼河平原畜牧業集中在科爾沁草原,牲畜480.2萬頭(只),其中大牲畜232.8萬頭,小牲畜247.4萬頭。平原地區工業主要集中在科爾沁區,發展迅速,初具規模,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能源、醫藥化工、建材四大主導產業為骨幹,具有壹定基礎、規模和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