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體沒什麽好說的,老祖宗們把它演繹成了易經陰陽八卦五行,用於醫藥,風水算命,排兵布陣等等。道教在道術中用它來修仙。儒家思想是用來修身治國的。佛教徒用它來修身養性,變得神聖。其他宗教也是用來修身養性的,但有的是神道傳教,有的是日常使用,有的是用來了解宇宙的真實形象。宇宙只有壹個真像,就是沒有像,就是身體,以宇宙為像是有用的。科學上講,是全息的。陰是人肉看不到的身體,陽是道體所展現的萬千事物。身是種子知識(身無知以用為知識,強命是種子知識以藏知識),用是眼耳鼻舌身知識產生第六意識後的第六意識。修身養性之後,開啟隱藏的知識,悟道成聖。。世界越發展,人越貪婪,離道越遠。所以老祖宗抑制工商業科技的發展來抑制貪婪和傲慢,把自己修煉成聖賢。感恩祖先的深情厚意。雖然工商科技的發展打壓了中華民族,蒙受了很多屈辱,但是支持先賢還是值得的。在聖人眼中,沒有國界,有界則以三千世為界。
比如鏡子是量子的,鏡子裏的鏡像就是鏡子的完整意識。當鏡子分成左右時,鏡像也分成左右。再遠的分隔,也是左與右。如果左邊動了,右邊就會有反應。這是距離,所以量子力學是意識的力學。也就是說,物質量子保存了信息意識。無論相隔多遠,它們仍然保存著原始信息。它在這裏運動,在那裏反應,左右反應,左右反應。這也是因果報應的規律,所以也可以看出邊際力量在起作用。這就是量子力學,也就是意識的機制,也就是意識的邊緣力。
第壹,量子力學是意識的力學。
電子雙縫實驗的結論是,電子可以感知人的觀察行為,並做出自己的改變,也就是說,人的觀察意識影響了電子的軌跡,也就是說,意識決定了世界,人的意識是壹種實體性的行為。量子力學就是意識力學,也就是意識力。
也可以說知識就是佛法境界。佛法無處不在,另壹個世界,另壹個世界,走進無,小無內,大無外。它孕育了所有的物質世界。妳說它動了,但好像沒動。妳說它不動,但它生了萬物,就像它不動壹樣。
五感(眼、耳、鼻、舌、身識)只有現量,六識有現量而無量,壹切都是如來隱識(阿賴耶識)的現量,就像浮在海面上的泡沫。
1,展現量子意識的力學,從認識論上來說,首先呈現的東西叫做現在的情況。
2.與量子意識力學相比,意識被稱為差異。
3.非量子意識力學,什麽都不記得的意識力學,中庸與中庸。
4,量子意識力學這個神聖的詞,與宇宙和諧,折疊,統壹。
山川、河流、大地、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意識量子的顯現。
二、意識的輕力學是指神性是指意識是指知識是指滲透性是指溫度是指電,輕是指溫度、衍射、風、濕、電等等,它們是和諧的、組合的、適當的,思維是指電流的意識。
神經感應人的感知是靜電場感知。
地球磁場是地球意識的表現,陽光場是太陽意識的表現。每種物質都有磁場,也就是意識領域。像壹個天體。
人們可以從地球的東、西、北、南站,立即作用於地球的意識場,即地球邊緣力場的作用。
分開的是人類的主觀意識,地球就像壹個孕婦。
形而上學中相對論的角度是對是錯。從形而上學的角度來看,這是錯誤的。
以下是搜索中發現的意識問題:
超越因果而不離開因果,叫做對因果的無知。
?唯知識論的學習。——唯有知識,即世間壹切生理心理現象和觀察這些現象的人,最終才是“知識”的作用,八識才是心王~ ~心物壹元論。
心的作用是八識之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無意識。阿賴耶知識(包括藏學知識、種子知識和如來藏學知識)
1,眼識: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各種東西,這就是眼識的作用。註意眼睛只能看,不能分辨;如果妳在區分這本書和那支筆,那已經是意識在起作用了。
2、耳朵知識:耳朵有聽的功能,同壹只耳朵只有聽的功能,不會區分這是笛聲那是小號聲。壹個區別是意識在起作用。
3、鼻子知識:鼻子有嗅覺,但它只有嗅覺功能。妳壹分辨香味和氣味,就已經是意識的作用了。
4、舌頭知識:舌頭是有味覺的,它也只有味覺的功能。妳壹分辨甜鹹,就已經是意識的作用了。
5、身體識別:身體具有觸覺的功能。
?前五種感覺是感知和認識特定的物體。
6、意識:意識是第六知識,具有理解抽象概念的功能。當前五種感覺中的壹種起作用時,意識同時升起。
?另外,意識具有對內外環境的認識和推測功能,無論有形無形,過去現在未來三代。所以覺醒和沈淪的業力都是由意識制造的。現在在心理學上,研究已經到了前六種感官。但是,在認識論的分析中,還有第七和第八——最後的知識和阿賴耶知識的存在。
7.末世知識:末世知識是梵文瑪納斯的音譯。最後的知識是意識的根源,它的本質是不斷的思考。因為是對第八識(阿賴耶識)或其種子為我的認識,使意識生出自我意識,所以最後壹識也叫“自我識”,這基本上是壹種自我強加的作用,形成了煩惱的根源。
這種自我依附的具體表現是,我的具體生命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思考和經歷的東西,都有剩余的潛力,以種子的形式隱藏在第八意識的雅利安意識中。最後的意識下意識的抱著這些種子,把它們當成了我。事實上,這些種子有壹個非常完整的效果。
?經典中最重要的三句話是:“過去的心得不到,現在的心得不到,未來的心得不到。”這是無常的,但最後知識把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當成了我,於是生出貪、怨、癡、疑、慢等種種煩惱。
最後的知識屬於潛意識,它本身並不創造善惡的事業,卻因為它的自我依附,成為了壹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我癡迷於什麽?是最後壹個阿賴耶知識。
8.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文,又稱藏識,包含能藏、藏、持三義,是壹切善惡種子的安放之所。
?艾莉亞的知識是自然和妄想的結合。來自無知(莫名其妙)的妄想概念,叫做雅利安知識的分野,然後壹個對象的境界因為這個妄想概念而虛幻,叫做雅利安知識的分野。
壹切眾生,每壹個意向或語言行為,都會造出壹個業障,這個業障在報之前就藏在雅利安知識裏了,所以這個知識就有了能藏的意思。前七感的作用是吸能量,第八感是前七感吸的,所以有隱藏的意義。第七識始終持此識中的識分於我,為我所愛,所以我愛持正。
南懷瑾先生的“禪修視頻”
?從佛陀開始,到後來弟子的努力,已經總結出了壹套完整的體系,包括心理學、生理學、哲學、邏輯學的各種精神觀察方法,即只知法,取長補短。註意了!為什麽要只告訴妳知識,意義重大,尤其是有時間有見識的人,不能不去了解,否則努力學習也不會透徹正確;但是那些沒有發明頭腦的人,我不同意妳們馬上這麽做,否則這種知識太束縛了,困在知識裏,來世都是問題。八識是心之王,也就是般若所說的心,分為八個功能。但是為什麽不談知識而不談心呢?禪宗號召人們參與談話,而解釋這種“知識”是極其困難的。前輩大菩薩解析:差異即知識;沒有差別就是智慧。學佛要以心為基礎,而不是以知識為基礎,也就是不能以妄想為基礎。這句話用書面語言解釋就夠了,但我們不應該滿足於此。現在我們應該問:什麽是差異?什麽叫沒有區別?
現在我來給妳分析壹下。普通經典說,生命中的身體除了精神因素外,還有土、水、火、風四部分組成。《楞嚴經》說:地、水、火、風、氣、視、感,由七部分組成。
前四個是生理學,在宇宙中是物理學;空是大元素,作用非常大;見是妳所知,妳所見,當然也是妳所見;感覺是指感覺和感受。人體是七所大學合成的,很科學。所見所感都是知識,四大空也是由知識改變的。比如我們打坐的時候,腿有麻木的感覺,這是身體的認同;與此同時,我還在讀《我的腿麻了!這就是意識的感知。什麽是知識?是最妄想的生和死;智慧是不存在的,它不是來自有意識的思考、感受、感知和知覺,它是活生生地存在的。換句話說,只用知識說話:心為王。分開心臟的功能是八感。打坐努力的人,能知道自己的功夫什麽時候好,就像前面的五官壹樣,也就是能知道自己的眼睛什麽時候睜開,意識沒有異樣。如果現在火車來了,我沒有實現這個想法,但是知道這是聲音,這是耳朵知識。比如在夢中,孤意識與耳識結合,火車聲被誤認為是虎聲。鼻子、舌頭和身體識別都是壹樣的。舉個例子,現在妳頭上頂著壹把刀,上面有壹句強制的話:三天三夜不許動,動了就死。這樣壹來,妳的腿會發麻,不敢動,身體會有壹種沒有的感覺。妳只是太害怕而記不起來了,妳的意識強烈而無法與之配合。從認識論上來說,前面呈現的東西叫現狀。衡量的人,意識就叫差異。前五感也有三性,即善、惡、忘。文光問意識有三個性質,當然!但是為什麽之前的五感還是有善惡,沒有記憶?比如現在,妳的眼睛習慣性睜大。其實妳並沒有生氣,只是看起來很討厭對方。這很微妙。是意識習慣造成的,是現在的量而不是具體的量。還有:前五感的善、惡、忘,都在意識的幫助下發生變化。……
第六識是思想,前五識是第六識的先鋒,第六識等於統帥。各自的意識分為兩部分。壹種是清晰意識,它有三個屬性:善、惡、無記憶。比如有時候我們不小心打碎了手裏的杯子,這不是善,不是惡,只是沒有記憶。(不是中庸,也不是潛意識的作用。)理解了意識就理解了,清醒了就理解了意識的作用。普通人打坐,清境也是他的範圍。無記憶只是善惡之間的壹瞬間,比如人突然僵住了,不是善惡,就是無記憶。如果意識中完全沒有記憶,被誤認為是固定的,被誤認為是無腦的,那麽修行就是大病,很容易陷入禽獸之道。所以修行者,有未知的智慧,不妨專修念佛、觀想、持咒,修善念、壹心壹意,覺悟清凈、善、堅定,壹定會成就自己想要的。意識的另壹面是孤獨的意識。什麽是孤獨的影子?也就是昏昏沈沈,恍恍惚惚,看似不在。例如,冥想或夢的狀態是孤影的意識。前五感不配合,卻以為眼睛在看,耳朵在聽,鼻子、舌頭、身體知識都可以模模糊糊地照常行進,甚至可以飛翔、變化。他們把白天所見所為的經歷和習慣性想象拼湊起來,變成了夢。學佛道的人,很多在靜態環境下的錯覺也是孤效。有人誤以為是神奇的仙境,其錯不僅限於道中之計。《楞嚴經》雲:“內靜猶法塵。”妳首先要在理智上清楚地知道。……
我為什麽要喚起妳對知識的關註?正是因為古往今來很多修行者,甚至是很功夫的人,都把禪定和禪修的各種境界,當做自性,看到了道,獲得了神通。比如可以看到光等功能,也可以聊過去,聊未來。其實這只是自我催眠的最高境界。妳以為自己成就了神通,成就了道果。我不知道這是否只是為了觸發孤獨意識。或者認為潛意識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和壹種神奇的力量有著同樣的作用。他不知道原子彈不是有意識的頭腦發明的。數學上的奧秘,哲學上的洞見,都是意識頭腦的發現,但很多人沒有充分發揮它的力量,用它來吃瓜子,打麻將,講笑話。其實自我催眠的催眠功能,第六感的靈感功能,西方人的千裏眼,都是獨孤意識的功能,並不是真正的神通。因此,在決定中發現的不外乎這些。很多修行人對宗教壹無所知,所以犯這個錯誤。所以大部分練習冥想打坐的人都容易得這種病,他們認為自己到了壹個隱秘的、難以思考的地方。是不是很可惜!所以學密教的人,壹定要教的透徹,理解的透徹,這就是為什麽。這樣才能分清這個境界是什麽,進入“自證”。否則,把夢…和其他孤獨的意識當作它是什麽,當作自性之光或神奇的力量,就不好了。此外,孤獨意識不僅在夢和冥想中起作用,而且在白天身心過於疲勞時會引起頭暈或幻覺和錯覺。現代心理學只能到此為止。但不要隨便批判,壹定要深入了解,才能評判。
前面說過,前五感是第六感的急先鋒,但是第六感用得越多,修煉得越深,越頑固。作為嬰兒,只有前五感和第七、八感;第六意識是後天逐漸熏陶造成的,分離意識才有效。第六識,也就是阿賴耶識的妙用,壹定要明確,它是中心,它是統帥,它很重要;統帥是第八識,包含所有種子,是所有後勤人員物資的總倉和統帥,而第六識統帥是第八識統帥的縮影。這是極其重要的,希望大家特別註意。我持的第七識——最後壹識,這個翻譯很勉強,其實不是我持的意思,而是我的意思的根源,它不是真我,它只是意識的來源,它不是肉身真我的第八識。打坐的時候,我們不忍心錯過對方,但“我看見了”的真諦還在。這是第七種知識。第六意識有壹個單獨的功能,就是來自第七意識。“我”這個概念,在我有意識的時候,在我壹個人受不了的時候,還在這裏。如果妳定期冥想,妳的身體似乎會忘記,但不是真的忘記。只是妳的身體稍有感覺,地、水、火、風、氣都覺得空虛,啟動起來綿軟緩慢,但“我看見了”還在根裏,說明妳是指根,要抓住自己。很多修行者把這個意思當成真我,認為自己認識真我。其實這正是《楞嚴經》所說的:“望彼岸清靜,常擾元。”就是這個爛根。今天早上我提到的真我——“誰是佛教徒?”“我”實際上不是第七個已知的我。所以說宗教不教,開篇就會亂。
普通的第七知識是什麽?使用前五感和第六感,第七感的工作功能包含在裏面。綜上所述,前七感全部包含在第八雅利安意識中。這種知識是無法翻譯的,只能翻譯成藏知識,藏知識可以包含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種子。)
這些知識很難理解。玄奘大師總結了八識,寫了《八識規矩頌》,其中說八識是“種子被熏的根器官”。被熏,比如吸煙者慢慢被熏,這叫吸煙習慣,意味著氣質的改變。抱著種子就是為了留住這些種子。所有的習慣性種子都有不同的種類。父母的遺傳因素雖然有影響,但只是上沿。每個人都知道不同種類的種子。這麽說吧,屬於父母去世前的先天種子階段。它接受了過去所有被煙熏的習慣。然後受當下生命階段的當下角色影響,從當下觸發過去種子的習慣功能,從當下形成未來種子的力量。老了,頭暈,腰酸,坐在扶手椅裏,走不了路,打呼嚕,閉眼睛。我無法忘記之前幾十年的經歷。我這幾十年所做的壹切都呈現在我的眼前,我能夠壹點不放棄的堅持我的種子,這就是因果報應的原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什麽都有回報,“又不是不報,天還沒到。”所謂“因緣際會,果有所報。”因果報應的道理,也翻譯成不熟,就是不同階段成熟,不同的報法,不同的時空,但是種子的力量還在這裏,這大概就是抽煙的結果。
三層能源研究所
第壹層,種子和現在是互有能力的,它們是唯壹真實的存在。
第二個層面,知識可數,環境可數,知識無邊,能力無所不能;
第三個層面,夢者有能力,外界是場所,所有的夢都可以是虛幻的,都可以死去。
三個能力層次之間的關系:
第二層次的“能力”是第壹層次的能力(種子和當前)——只有知識。
第二級“地方”是第三級“地方”(人與法)。-沒完沒了。
夢裏的五行(幻覺)和夢外的真心是分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