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沙面島並不是壹個島,而是珠江水沖向大海時沖積形成的壹片荒涼的沙洲,仍與陸地相連,名為石翠洲。
石翠洲很小,面積只有0.3平方公裏,但自古以來就是廣州重要的商業中心。自宋元明清以來,石翠洲與附近的“上下九”壹起,形成了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貨物交易中心,無數的貨物在這裏進行交換和轉運,從而肩負起廣州的貿易重擔。明代,這裏還設立了華傑閣,管理外國貨物的進出口。由此可見當時的石翠洲是多麽的繁華。
但是鴉片戰爭之後,壹切都變了。1859年,英法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他們派出英國官方代表“伯克”與清政府談判,迫使清政府在石翠洲以北挖了壹條寬40米、長1200米的小溪(沙基永),使之成為壹個叫沙面島的島嶼。後來清政府被迫簽訂《沙面租界條約》,強行掠奪沙面島使用權,迫使沙面島成為租界。
隨後,他們開始在上面修建大量西式建築,包括教堂、學校、郵局、醫院、俱樂部等等,供島上的人們使用。在簽訂租借條約後的幾十年裏,沙面島上的公共設施逐漸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國事務所,包括太古、三菱、匯豐、渣打銀行等。
當時除了英法,還有荷蘭領事館、蘇聯領事館、美國領事館等。,所以島上的建築多種多樣,涵蓋了歐洲各國的風格。既有新巴洛克式的新潮建築,也有仿哥特式的古典建築,還有羅馬的券廊建築等等。但總的來說,裏面的建築以英法式建築為主,屬於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築。
如此鮮明集中的西式建築,在歷史上30多個租界區中是絕無僅有的。即使是天津的意式風情街,上海的外灘,青島的八大關,也沒有典型的沙面建築風格。所以沙面也被稱為露天的歐洲博物館。建議喜歡歐式建築的朋友壹定要來看看。這裏風格各異的歐式建築壹定會讓他們大飽眼福。
後來經過多年的變遷,沙面島上的歐式建築也呈現出壹種陳舊的狀態。駁墻、倒墻、雜草叢生的老樹,都在默默訴說著被遺忘的歷史。曾經,沙面島作為英法租界,確實見證了清朝的衰落,如今卻成為了國家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區。這些見證了歷史的歐式建築以壹種新的方式重新煥發了活力,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去年,廣州花了3.5億元,歷時4個月,對這座小島上的建築進行了改造。新修的路面拓寬了不少,綠植也填好了,墻也重新修了,壹些樓的內部也修了。路邊增加了很多公共設施,方便遊客休息。有數百年歷史的沙面島煥然壹新,變得更加美麗。
沙面島* * *有150多棟歐式建築,風格各異,各具特色,最適合閑逛打卡。這個充滿異國情調的地區也是婚紗照出鏡率最高的地方。周末或節假日,拍照打卡的遊客熙熙攘攘,為沙面註入壹股新鮮活力,成為廣州的網絡名人景點。
古老的歐式建築,長滿青苔的老樹在來來往往的人流中重生,但來到這裏後,妳依然能從這些斑駁的陽光中找到寧靜,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舊日時光。
沙面島不像其他景點,有大量的店鋪可以逛,但外圍也有很多網絡名人店鋪。比如被譽為廣州最美的星巴克,就塗上了壹層鮮艷的蒂芙尼綠,吸引了大批遊客打卡拍照。在這裏點壹杯咖啡,選壹個靠窗的座位發呆,真的很舒服。
就連壹向熱鬧的麥當勞,在入駐沙面後也壹改往日風格,變成了歐式復古風。巨大的黃色logo鑲嵌在純白色的外墻上,低調中帶著活潑而恰到好處的ins風格。絕對是大寶店。
沙面島曾經是鴉片戰爭屈辱的見證。租出去壹百年,新中國強大起來以後,變成了我們回望歷史的證據,時刻鞭策著我們前進。如今,見證了150多年歷史變遷的沙面,成了拍照的合適場所,也是休閑的好去處。
150接下來的巨變還是會由沙面見證,只是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