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圍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的人口南遷,香港最早的移民是客家人,明朝年間(1368年-1644年)沿海寇患頻繁,來到香港紮根的客家人在房屋四周加建高墻,部分更挖渠護河,安裝鐵門,以求自保,此等築有高墻圍繞的村莊,就是“圍村”。
後來,移民與原住居民因語言、風俗、土地分配不同互生摩擦,更是大規模興建圍村。圍村裏保留了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也造就了獨特的圍村文化。
香港大多數圍村都設在新界,多集中於元朗(包括屏山、廈村、十八鄉及新田等)、錦田(包括錦田及八鄉)、粉嶺上水(包括大埔、粉嶺、上水、沙頭角及打鼓嶺等)及沿海谷地(包括沙田、荃灣及屯門),曾為“新界五大族”——鄧氏、 侯氏、彭氏、廖氏和文氏的聚居地。現在市區只有黃大仙的衙前圍村保存完好。
每個圍村有自己村長,建有祠堂,有自己的村規,村民隨時可禁止陌生人及車輛入村,有說早年警察巡邏也未必獲準入村。圍村文化不僅在香港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即便在現代社會裏,也依然可見那些世代相傳的圍村習俗。
擴展資料
在圍村食盆菜便是香港的特色之壹。
盆菜歷史悠久,南宋末年,宋帝南逃躲避元朝軍隊,當路經香港新界壹帶的圍村時,受到村民盛情款待。但村民們倉猝之中找不到足夠的器皿盛載食物,於是就地取材用木盆盛裝菜肴,圍盆而食,盆菜由此而來。後來演變為在歲時祭祀、大節日乃至婚嫁慶典時招待客人的菜肴。
對於圍村村民來說,盆菜有著特殊的含義:壹是代表平等,無論貧富,大家***同進食;二是象征團結,盆菜宴每年舉行,大家都來參加,宗族間的歸屬感和凝聚力得以增強。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居入夥、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新界的鄉村均會舉行盆菜宴。
圓圓的大盆內,美食壹層又壹層的疊放,有“盆滿缽滿”、“豐衣足食”之意。滿滿壹盆菜肴足有9至12層之多,可供10人食用,非常適合喜慶場合。
從前村民就地取材,用料多為蘿蔔、芋頭、豆皮、豬皮及豬肉;而有錢人家則會加入墨魚、雞肉、蝦等當時較為昂貴的食材。時至今日,吃盆菜已成為壹種時尚潮流,口味千變萬化,新加入包括山珍海味、鮑魚海參等高價材料,也有牡蠣幹、發菜等代表好彩頭的食材。另外,還有素盆菜,以迎合不同人的口味和需要。
百度百科--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