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吊腳樓,人們的印象就是壹座小木樓矗立在江邊。其實不然。吊腳樓是壹種掛在湘西的民間建築,有著古老的傳說!
美麗的湘西和山崎差別太大,讓人不忍回家。古色古香、建築風格特殊的吊腳樓,為景觀增添了幾分韻味。在沈從文先生的故鄉鳳凰,沱江穿城而過,當地人就住在河邊,有很多吊腳樓,高低參差不齊。吊腳樓的壹端由河岸支撐,另壹端懸在水面上。高高的吊柱立在水中作為支撐,充滿了力量之美。
湘西吊腳樓建築形式活潑,可近水,可近山,可近谷,也可建在壩邊。略切砌,選擇好的木材支撐成排或成排的懸掛建築,用幾叢茂林竹裝飾,省時省力,溫馨如畫。這種建築有飛檐和轉角,三面有環形走廊,多根吊柱,呈八菱形,四方形,刻有繡球或瓜。墻板刷得又亮又亮,花窗嵌入式,通風向陽。花窗往往別有深意,刻有“雙鳳旭日東升”、“喜鵲愛梅”等圖案,古樸美觀,典雅大方。
吊腳樓的妙處在於防潮幹燥;二是節約土地,成本更便宜;第三,依山傍水或依壩而建的吊腳樓,往往會在吊柱之間留出壹定的空間來餵養牲畜。“吊腳樓下有小羊叫”(沈從文《鴨窩邊的夜》)。
古老的黑瓦木制吊腳樓有壹個明亮、溫暖和友好的房間。如果有幸到訪,熱情的湘西人泡茶篩酒,擺上各種野味,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湘西吊腳樓屬於古代幹欄建築的範疇。所謂幹膜樓,就是壹種體量很大,下面的房子架空,上面鋪木板居住的房子(莊宇光的幹膜樓)。這種建築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長江流域和山區。由於這些地區多水多雨,空氣和地層濕度大,又由於幹式地下連續墻建築架空在地下壹層,對防潮通風極為有利。
湘西山多水多,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土家族、侗族等民族的壹切活動都離不開這山中的水。去年在湘西旅遊的時候看到了吊腳樓,幾乎都是屹立在山川之上的獨特建築。這種建築雖然只有兩三層樓高,但“掛”在水面和山腰上,如同空中樓閣,建造起來並不容易。
壹棟樓裏有“腳”。雖然早有耳聞,但直到此時我才知道,所謂的“腳”其實是支撐建築的幾根粗木樁。臨水而建的吊腳樓,伸出兩條長長的前“腳”,深深地插在河水裏,與河岸對岸的墻基壹起支撐著建築;在山腰上,吊腳樓的前兩只“腳”穩穩地立在低矮的壹側,用另壹側的墻基支撐和平衡著建築。還有壹些吊腳樓建在平地上,由幾根等長的木樁從地面支撐起來。據湖南地方誌記載,吊腳樓的這種結構最初是為了避免毒蛇猛獸的侵擾。
“要看吊腳樓,苗家自由行。”這種古典的、詩意的、人文的農村民居,壹般都建在風景優美的地方,或騎壟坐梁,或藏身山谷,有的躲在白雲深處,與大自然融為壹體。因為湘西是九山半水半田的山區,又是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區,所以大部分村莊都是小而散的,幾百戶的大村莊很少見。通常壹個村十幾個或者幾十個家庭同姓,單戶家庭也很常見。選村向來是有壹套講究的,除了請風水先生看山川龍脈方位外,還必須選擇地勢好、介質硬、泉水多、樹木茂密、光線充足的居住環境。他們認為,只有經過精心挑選的村落風水和宅基地風水,才會人口興旺,財富盈門。從現代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其“風水觀”也蘊含著豐富的科學道理和學術價值。
湘西的苗族和土家族長期雜居在壹起,所以很多文化信仰和生活習俗都很相似。他們住的吊腳樓從規劃設計到建築材料多為純木結構,也有少數磚木結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為地而建,依山傍水。壹般房子朝南朝北,或者朝北向南,避免東西向,因為風水。傳統吊腳樓壹般是四排三房,小康家庭是六排五房,富裕家庭是十排七九房,無論多少排幾房。根據用途不同,建築分為廳堂(相當於城市住宅的客廳)、書房、臥室、廚房、繡樓、雜屋、廁所。房子壹般有兩三層,中間壹層住人,上面壹層存放貨物,樓下用來放置磨坊,堆柴火,圈養牲畜。吊腳樓的朝陽面,有回廊向外延伸,呈“繞角而行”之狀,作為晾曬、聊天、喝茶、讀書、下棋、賞月、繡花、唱歌的多功能立體空間。每當金色的歡樂寫滿鄉村,吊腳樓臺上掛滿壹串串黃燦燦的玉米和紅辣椒,就像壹幅色彩斑斕的西蘭卡普(即土家織錦),和諧迷人。壹些富裕小康之家不僅在建築上塗上上等桐油,還在欄桿、窗戶、門楣、墻壁上雕花塗黑,色彩斑斕,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民族文化和傳統藝術的芬芳。很多人為了鋪食物和衣服,方便做家務,在屋前屋後鋪上了壹片寬敞的綠石板曬草坪,在草坪周圍種上了桃、梨、柚子、柑橘、枇杷、香樟、香椿或竹子、棕櫚樹等。
春天百花盛開,蛙鳴聲起,秋色樹染,瓜果飄香,頗有陶淵明“劉玉吟後院,陶羅莉堂”“深巷狗吠,桑樹上雞啼”之妙。當妳想壹想,如果妳想壹想,世界上的幸福莫過於此。
據相關檔案史料記載,湘西苗族、土家族民居歷史悠久。《舒威廖傳》第101頁有文字記載:“廖者乃南蠻別稱...按樹的積木,以此為生,名曰幹。”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今天苗族和土家族居住的吊腳樓是“當前”居住的“甘蘭”建築的遺產。至於起源於何時,無從考證,但其起源與當地壹個流傳已久的傳說十分相似。相傳,古時候在比茲卡(土家族自稱)之地,壹對男女受樹頂烏兒窩的啟發,用野藤在樹上編織了壹張細密的睡網,上面鋪著柔軟的樹葉。這個簡單的“原始建築”使他們生活得非常舒適和滿足。不知過了多少個世紀,足智多謀的土著祖先終於從最初的“藤連樹”進化到了現在的吊腳樓。但土司制度時期,那些造型精美的吊腳樓,都是土司和山官的別墅,普通平民不敢奢望,只能住在窯洞和茅屋裏。直到清朝“改土歸流”,這壹有800年歷史的土司禁令才被徹底廢除。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湘西曾是中國貧窮苦難的壹隅。凡是接觸過湘西苗族著名作家沈從文抒情小說的人,都知道他著名的中篇小說《邊城》中的崔璀,尤其是他的長篇小說《壹個多情的水手》和《壹個多情的女人》,其中各種水人物和愛情故事都與湘西苗族和土家族的吊腳樓有關。
相比之下,如今住在吊腳樓裏的年輕人,要比當年的“崔璀”、“牛寶”幸運得多。那些飛檐翹角、形態各異的吊腳樓,是苗族、土家族的民居,也是青年男女交友、借歌抒情的重要場所。苗族和土家族自古以來就是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個形象的說法是“壹日兩餐唱拌飯,三夜唱枕頭”。因為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他們燦爛的民族文化主要靠口頭交流。
苗族和土家族的情歌,經過多年的積澱和生活的磨礪,表現出廣泛的愛情題材和內容,從各個方面展示了年輕人在情感上所經歷的全部心理過程。每次下班或逢年過節,他們三五成群相邀,出入吊腳樓,即興二重唱,有的委婉,有的火辣熱情。
正如土家族知名攝影家趙勇所說:“那些土生土長、充滿野味的兒童情歌,就像壹壇越喝越醉的玉米燒酒。細品細品,其文化的靈魂會滲入妳的血液,不知不覺地註入妳的骨髓。”是的,在歌裏,如果男女雙方都訂了婚,回到家後,男方會把自己的情人告訴父母,讓父母找個媒人撮合他和女方。如果女方父母和我同意這門親事,兩家就是姻親了。如果妳正好遇到這種火爆的場面,扯著嗓子唱幾句也無妨。唱到深處,會贏得苗族土家族妹子幾個眼神或者嫣然壹笑。但是,妳不用擔心真的會有人愛上妳,糾纏妳,但是妳的“靈魂”會壹不小心被那個女孩勾住...
在苗族農村平房,村民通常選擇在秋季後的農閑季節建造房屋。但安良無論建哪棟房子,自古以來都被視為人生的喜慶大事,也是苗族、土家族建房過程中最能表現民俗的搶眼鏡頭。
房子的屋架豎起來,業主會選個好日子,舉行竣工儀式。這壹天,場面非常隆重熱鬧,全村人幾乎都跑去幫忙祝賀。只見壹個木匠在神龕旁獻上了肉和酒,點上了蠟燭,點上了香,給魯班的創始人拜了壹拜。然後,在大家的吶喊下,被打開的大梁木被擡上了屋架。接著,木匠師傅和他的徒弟們提著裝滿枇杷的洗衣籃爬上屋頂梁架,壹邊扔巴贊,壹邊唱著壹曲《上梁歌》,祈求平安,保佑主人吉祥:“若扔向東,則吉祥;第二,拋給西方,財富數量世界第壹;南三投,雞鴨成群,牛滿柱;四投北方,後人出人才……”
當木匠唱完,人群中突然爆發出熱烈的嗩吶聲、鞭炮聲和笑聲,此起彼伏,久久回蕩。另壹方面,圍觀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想爭搶汽巴。爭搶汽巴的人越多,主人越高興,以為家裏會兒孫滿堂,人丁興旺。當爭奪糍粑的比賽快要結束的時候,木匠師傅從房頂上放下了壹個特大號的糍粑,交給了主人。至此,壹座新的吊腳樓正式落成。
在人們眼中,遠離塵世喧囂,拒絕現代的苗族、土家族吊腳樓,看似有點土氣,卻“土”出了鮮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土”出了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土”出了苗族、土家族淳樸大方的性格。是深厚的鄉土民居建築,是少數民族文化的歷史書,需要世人慢慢解讀和品味。不知道為什麽,那些苗族、土家族的人,無論在世界各地流浪,都不過是壹只風箏:末端總有壹根扔不掉、不斷剪斷的線,從家鄉的吊腳樓裏抽出來,緊緊地拴在遠方的遊子身上,讓人無論走到哪裏都無法擺脫,無法忘記。比如現代著名苗族作家沈從文,90年代去世時特別註明。他死後壹定要把骨灰放在家鄉鳳凰的青山綠水裏。他的侄子、著名畫家黃永玉,晚年幹脆搬到鳳凰老家,當地政府專門在碧波蕩漾的沱江邊為他選了壹塊好宅基地,建了壹座充滿民族風情的吊腳樓。
如果說遊覽湘西的山山水水能帶給妳壹份好心情,那麽步入風格各異的苗族土家族吊腳樓,總會俘獲壹些人的心,牽住壹些人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