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謹慎,消費要理性。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完善,理性對於那些與商業相關的行為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經過理性思考做出的決策才是客觀的,才能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比如投資。投資是壹種高度理性的商業行為,首先需要“精打細算”。所謂審慎計算,實際上是要求投資者在投資前做壹個謹慎的預測。只有當收益大於費用時,才能進行投資,這是對那些即將發生的行為的費用的估計,也是對即將發生的行為將帶來的收益的估計。所以對於習慣投資的人來說,非常註重收益和風險控制。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經做過這個實驗。有壹次,他和同事打賭,如果硬幣是顛倒的,他就贏65438美元+0,000,如果是顛倒的,他就付給同事2000美元。
乍壹聽,這個賭註似乎對薩繆爾森的同事非常有利。因為只要這個同事貢獻65,438美元+0,000,就有50%的幾率贏得2000美元。當然,他也有壹半的機會輸掉$ 1000。經過這個分析,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它的真實預期收益是500美元,計算方法是50% × 2000+50 %× (-1000) = 500。
沒想到,這個同事拒絕了這個看似對他有利的賭註。他說:“我不和妳打賭,因為我認為65,438美元+0,000美元的損失對我來說比2,000美元的收益重要得多。但如果妳投100次,我同意。”換句話說,薩繆爾森的同事在這裏想表達的觀點是,壹次很難得到我想要的平均律的結果,但是100次可以。
有人曾經做過壹個扔硬幣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投擲10次、100次和1000次後,得到正結果的概率約為50%。唯壹不同的是,當妳投擲1000次時,得到正面結果的概率比投擲100次更接近50%。即多次重復這種獨立且不相關的實驗(下壹個結果與上壹個結果無關)可以降低被動方的風險,因此薩繆爾森的同事們準備通過這種“平均法則”穩步受益。
於是,接下來,薩繆爾森的同事提出了這個下註規則:“我們賭1000次,每次妳用2美元賭我的1。”這樣,薩繆爾森的同事的投資組合風險是固定的,他的初始資本大大減少,也就是最多500美元(假設他前500次不走運,可能性不大)。我們贊同薩繆爾森同事的做法,認為這是他最明智的做法。原因很簡單。他提出的規則相當於將500美元分攤到65,438+0,000個相同且獨立的賭註,因此投資組合的風險將近似為零。
由此可見投資理性在投資中的非凡作用——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風險。這就是投資和賭博的區別,因為投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理性行為。對於善於投資的人來說,他們絕不會輕易去做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麽沃倫·巴菲特長期以來只投資了兩個產品,壹個是可口可樂,壹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剃須刀。
因為他知道投資這兩個品牌對自己來說是穩操勝券,風險幾乎為零。所以他每次出手都會命中。所以他有壹句名言:投資是壹場賭博,壹場知道結果的賭博。他這裏說的結果很簡單,就是贏。
所以,“規避風險”幾乎是所有投資大師的經營理念。我們常說,聰明人從來不做傻事。同理,那些成功的商人也不會貿然控制自己的資金,盲目消費。
古代有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其實它已經包含了投資和消費的概念,因為它所強調的“道”和“方”指的是投資理財的合理規劃。
那麽怎樣的投資才能稱之為理性投資呢?按照經濟學的解釋,理性是指人具有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特性。壹般來說,投資領域的投資者因其特點不同分為三類:第壹類是風險厭惡型;第二類是風險中性的;第三類是風險愛好者。厭惡風險的人要的是壹個“穩”字。投資的理性表現是:如果沒有超額收益和風險溢價,那麽沒有人會試圖拉他下水;第二種人——風險中性人,沒有第壹種人那麽極端。他只是根據預期收益率來決定是否做風險投資,屬於不偏不倚,動靜結合的風格。第三種人則完全不同。他們的宗旨是:“玩就是心跳。”他們把風險當成壹種樂趣,滲透在他們的投資行為中。
有壹個統計數據顯示,現實中大多數投資者都屬於風險厭惡型,但是每個人的風險厭惡程度是不壹樣的。所以,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我們這裏定義的理性投資是:風險多了,就要有更多的收益來補償,風險和收益要保持壹定的平衡關系。
當然,與投資理性相對應的是消費理性,但理性消費和理性投資壹樣難以把握。從理論上講,個人消費的特點是,對於壹個特定的消費者來說,每個人的消費自然會根據自己的特點有所不同,所有消費品(包括休閑)的邊際效用是相等的。所謂邊際效用,是指消費者在壹定時期內增加壹單位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新效用,即總效用的增量。在經濟學中,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們欲望的能力,或者說,效用是指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時感受到的滿足程度。
假設要求消費者在面包和牛奶之間做出選擇。如果他吃了太多面包,說明他降低了面包的邊際效用(甚至感到厭惡)。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這個消費者會減少面包的消費,但需要增加牛奶的消費,直到他們的邊際效用相等。但在現實生活中,效用只是壹種個人感受,很難量化。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個人喜好的影響,不僅難以比較,也無法衡量。但由於衡量標準的抽象,在消費中很難做到理性。
這裏有壹個關於消費理性的有趣問題,即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否適用於所有商品,是否是靈丹妙藥?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顯然適用於面包和牛奶,但是錢呢?答案可能不適用。
此外,消費理性還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約,比如“選擇的完全性假設”。比如有兩個項目,A和B,那麽就會出現三種情況,即人們認為A比B好,或者B比A好,或者兩者同樣好,第四種情況是不可能的。如果妳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妳就可以說妳的消費行為是理性的。然而,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在他的書中講述了“布裏坦的驢子”的故事來質疑這種“完整性”假說。
故事是這樣的:據說布裏丹有壹頭驢,面對兩堆草,因為沒有辦法選擇哪堆更好,最後餓死了。很明顯,它不認為A比B好,也不認為B比A好,更不認為兩樁都壹樣好。那麽,它是怎麽想的?答案肯定是我們不知道。
這就說明了壹個問題:現實生活中,比“理論論證”多了很多可能性。世界上的壹切都是復雜的,不是理論能完全涵蓋的。
理性壹直都有這樣壹個特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理性意味著最好的選擇,這就好比如何在壹個路徑縱橫交錯的森林中找到最容易達成目標的路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妳不僅要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有深刻的認識,還要能夠排除各種外界的幹擾,拋開許多幻想和誘惑。其實理性消費也是壹樣的。只有不受情緒認知的影響,從實際需求出發,努力對自己的消費細節進行“審核和量化”,才能做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