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守劍閉關。是連接四川與陜甘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在東經105度09分,北緯105度49分,北緯31度31分32度17分之間,總面積3200平方公裏。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低山地貌顯著。東臨蒼溪縣,西接梓潼縣、江油市,南接閬中、南部縣,北接廣元市青川縣、利州區、元壩區。108國道、寶成鐵路貫穿境內,嘉陵江依縣東流,交通快捷便利。全縣轄12區(開發區)57個鄉(鎮),人口67萬。縣城普安鎮(位於縣城中部偏北的漢陽山腳下、聞喜河畔,市區面積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4萬余人,現為縣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交通、水資源等制約,已無法適應經濟發展。2000年6月22日,國務院批準同意劍閣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普安鎮遷至司夏鎮。
劍閣縣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劍閣先民就在斯裏蘭卡聚集繁衍,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川北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農牧文明。東漢末年,劍閣縣有漢德郡建制。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金壽縣(位於司夏鎮大倉壩)新設劍閣縣,漢德縣隸屬梓潼縣。建州建立於唐二年(公元713年),民國二年改縣,因境內有“劍閣路”而稱“劍閣”。1949 1949劍閣於18年2月解放,原屬川北管理局劍閣專員公署。1953後劃歸四川省綿陽專員公署,5月1985劃歸廣元市管轄。
該縣發源於西北山麓西部,文溪河、店子河、白龍江貫穿全境,全長670公裏,全部匯入嘉陵江。氣候溫和濕潤,總趨勢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劍閣是四川省松櫟林的亞區,盆地北部是柏林和馬尾松的稀疏森林群落。全縣森林覆蓋率為45.06%。這裏生活著多種野生動物,其中角馬、金錢豹、錦雞、香獐、小熊貓、劍門鶇等較為罕見。已探明和發現地下礦產資源30多種,其中石英砂、煤、鐵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開發潛力巨大。
劍門關距縣城30公裏。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國家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林業部公布為國家森林公園。劍門關的城墻屹立千裏,綿延千裏。如果天空以戰場設防,那麽它壹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中有這樣壹句話:“登高望遠,黃鶴過不去,猿欲穿愁”,形容關劍門之難、險、難。“翠雲廊”古驛道以縣城為中心,南至閬中,西至梓潼,北至趙華。蜿蜒300余裏,號稱“三百萬裏十萬樹”。路旁古柏遮天蔽日,多為明代所植。它是世界上最完整、最大的古柏群。有壹種奇特的樹種,松柏,名曰“劍閣柏”,目前發現的唯壹壹種被譽為“國之瑰寶”縣城鶴鳴山是中國道教的發源地。它以“三絕”而聞名。壹個是唐代顏真卿寫的摩崖碑。第二,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為建州重陽閣題寫碑文和序。第三,北朝晚期和唐代的道教摩崖造像,那裏有二十壹個洞窟,石雕技藝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內涵深刻,堪稱我國道教石窟藝術中的瑰寶。五蓮鎮北武侯山山麓的覺遠寺,有明代佛傳壁畫,共17間,173.58平方米,209層。張瀾、張大千、余韶等大師稱贊它為“不可多得的藝術花園”,因為它的繪畫宏偉,構圖奇特。
劍閣是農業大縣。縣委、縣政府制定的“南桑北桃、南豬(兔)、北牛(羊)”跨世紀農業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全縣掀起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高潮,經濟作物種植、畜牧業、加工業在農業結構中的比重明顯提高,湧現出壹批“小康戶”、“小康村”。
劍閣工業以小輕工業為主,包括食品制造、紡織、皮革、木材加工、印刷、文化、建材、金屬制品、電力、化學、醫藥和自來水。其中,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劍閣臘肉”、“劍鬥板”火腿、蝴蝶豬頭,縣星王毛巾有限公司生產的“明星王牌”系列被子、床飾,縣工藝社生產的“寶劍杖”都是劍閣特產,被授予省部級“名牌產品”稱號。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並出口國內外。
自然地理
劍閣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守劍閉關。是連接四川與陜甘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在東經105度09分,北緯105度49分,北緯31度31分32度17分之間,總面積3200平方公裏。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低山地貌顯著。地貌差異很大,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寬谷低山區占總面積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狹窄河谷和低山區占40.23%。地貌類型以低山區為主。
劍門山位於四川盆地北緣的斷層褶皺帶。侏羅紀時期(約2-1.4億年前),四川周邊山脈隆起,盆地成為積水湖泊。由於強烈的風化和侵蝕,山脈為湖盆提供了豐富的沈積物。形成南北和蜀湖。白堊紀(1.4-0.6.5億年前),劍門山脈位於蜀河湖北緣龍門山山前帶。龍門山強烈隆升時,形成了劍門洪積堆積和劍門礫巖。喜馬拉雅運動中,龍門山再次強勢崛起,劍門山再次凸顯,形成了今天的劍門山。
劍門山,古稱梁山,由大小劍山組成。是劍門山西南段,距劍閣縣城30公裏。其山高聳入雲,峭壁高聳,從東北向西南蜿蜒百余裏,氣勢磅礴。主峰為尖山,峰頂如劍,石壁橫立,林中似堡,絕壁斷續,兩崖相對,連線相連,形似大門,故稱“劍門”。劍門地勢險峻,是秦、蜀的交通咽喉。
五指山,又名五指山。古稱五華山、筆架山、京兆山,綿亙劍閣縣西北界,屬龍門山。西南-東北走向。西至江油縣,東北與金子山相連。山中有五座山峰,山尖而圓,高聳入雲,鋒利如劍,巍然屹立。山上林木蔥郁,山巒起伏,幾十裏外都能看到山峰。西河和溫溪河都發源於五子山南麓。在五峰之下,有壹個山洞。第壹峰下的洞叫“老龍洞”,深不可測。有環抱石、黑水潭、死亡之門、壹碗水等景點。根據傳說,這種水能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因其名“巴陵”和“隴東巴陵”,故為縣內八景。
建州八景“五子清嵐”指的就是這個地方。清代楊展有壹句詩:“五子挺立,五弟挺立,天高雲淡。雨雷只過山,綠無盡。”山上的自然風景非常美麗。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脊略呈“上”字形,長約13公裏,寬約1-3公裏,總面積近34平方公裏。最高峰是五子山的右二峰,海拔1330米,是劍閣縣的最高峰。
劍門山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適宜,四季分明,大陸性季風明顯。由於地理位置和多變地貌的影響,氣候垂直化明顯,小區域氣候差異較大,海拔和氣候不同,高山頂和曹谷溫差相當大。氣候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豐富,但陡峭單峰,時空分布不均,經常出現“東升西落”的情況。劍門山區年平均氣溫約15.4℃,年平均降水量1039.4毫米,境內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全年無霜期約270天。秋冬多霧,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328.3小時。
劍門山各季節的氣候特點是:春季氣溫上升快,春旱、寒潮、沙塵暴多;夏天天氣炎熱,夏天經常有旱澇災害。秋季氣溫下降快,常有秋棉雨,多雨多霧日;冬天明顯結冰,雪山,氣候幹燥。
春天:是南北冷暖空氣交換的季節。境內氣溫上升較快,但不穩定,冷空氣活動頻繁,陰雨天較少,有時出現倒春寒。壹月以來,氣溫回升,溫和宜人。杏花、桃花、梨花相繼開放。山中野花盛開,鳥語花香,滿眼春色。
夏季:氣溫高,降雨集中。盛夏,最高氣溫在30-36℃之間,水汽蒸發量大,溫度高,濕度大。7、8月份雨水集中,經常有暴雨和山洪。但由於海拔對氣候的影響,山下氣候炎熱,山頂氣候涼爽,尤其是初晴,夏雨空氣清新。看著彩虹飛過群山,猶如人間仙境。劍門關的梁山寺以前是神仙修行的地方,現在是遊客的避暑勝地。
秋季:夏冬進入反季節,北方冷空氣南下,暖空氣退潮,境內霧、雨日增多。此時群山雲霧繚繞,景觀奇妙。萬壹秋雨連綿,或者走在山間,又會是另壹番景象。清代建州周知橋波有詩:“苔葉雨蔭濕衣,葉涼。”
冬季:是我國幹冷空氣的高峰期,冰凍明顯,氣候幹燥,大風日數增多。最冷的月份是65438+10月,氣溫零下的日子很少。霜期短,65438+2月上旬有霜,3月上旬有霜。山下的雪很少,山頂卻能看到雪,遠處的山被雪覆蓋,銀妝素裹。張文濤《劍閣遇雪》詩說:“踏倪虹舊爪痕,寒雲交甲村,今夜山歸夢,雪颯颯出劍門。”
劍閣土地資源豐富,人均7.8畝,耕地80.34萬畝,可開發土地306.5438萬畝,是發展林業、畜牧業和多種經營的有利地區。全縣已探明和發現地下礦產資源30余種,其中石英砂、煤、鐵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開發潛力巨大。
森林資源
劍閣縣是全省林業重點縣,林業用地面積1.67萬公頃,占總面積32萬公頃的52.2%。有林地15.3萬公頃,占林地的91.6%,其中用材林5.9萬公頃,蓄積15萬立方米;防護林面積8.6萬公頃,蓄積量330萬立方米;薪炭林面積5000公頃,蓄積量65438+萬立方米;特種林面積0.1.000公頃,蓄積1.1.0000立方米;經濟林面積為0.1.0000公頃。林業用地中,集體林162萬公頃,蓄積600萬立方米;國有森林面積3000公頃,蓄積26萬立方米,其中國有林場面積1.6萬公頃,蓄積1.35萬立方米。林地中,天然林面積8.8萬公頃,蓄積362.9萬立方米;人工林面積6.5萬公頃,蓄積量264.7萬立方米。活立木蓄積總量為627.6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590萬立方米,占蓄積總量的95.5%。全縣有古樹名木2萬多株,其中古樹8007株。森林覆蓋率為49.6%。
劍閣縣森林植被屬於亞熱帶森林植被類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我國共有森林植物資源173種,其中裸子植物8科21種,被子植物59科142種,單子葉植物2科10種。主要樹種有柏樹、馬尾松、榿木、麻櫟等。其余多為林下植物、“四面”綠化樹和經濟樹。
劍閣縣素有“柏樹之鄉”的美譽,柏樹林面積和蓄積量均居全省第壹。境內有柏樹5屬10種,以柏樹為組成樹種的林分覆蓋全縣80%以上。驛道古柏8000余株,以縣城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延伸,巍然屹立,猶如三條長長的青龍,橫跨劍閣大地。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樹,也是中國秦漢文化積累和保存最完整的壹段。劍閣柏,松柏常青樹,舉世無雙。木紋柏木直而細,堅韌耐用。它是建築和家具的極好材料。其種子、根、枝、葉富含芳香油,是天然香料的優質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我縣可開發利用的柏樹資源有6萬公頃,累計250萬立方米,年產中小徑商品材2萬立方米。已成立的袁林香料公司有能力生產65,438+0,000噸雪松油。雪松油系列產品已進入國際市場,形成了雪松天然香料生產的重要基地,成為我縣的龍頭企業。
劍閣縣森林面積廣闊,林下生態環境優良,是林下種植養殖的絕佳場所。我縣青杠松資源豐富,盛產優質天然木耳和川貝母。此外,林下植被豐富,可開發利用的森林植物種類繁多,具有良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野生動物資源
劍閣縣大部分地區的植物區系屬於次生林灌和農田區系。據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專業科技人員統計,全縣共有野生動物146種,其中國家壹級保護4種,二級保護29種,省級重點保護21種。最常見的兩棲動物有澤蛙、黑斑蛙和中華大蟾蜍,總數超過6.5438億只,還有少量的大鯢分布。在蛇類中,黑眉金蛇、烏梢蛇、蝮蛇分布較廣,種群數量分別在3-6萬只左右,還有少量的玉斑金蛇、紅鏈蛇、青蛇、日本蛇、焊頭蛇、竹葉青。鳥類中,綠頭鴨和綠翅鴨的經濟價值較大,種群數量在500只左右;灰胸竹雞、雉雞、錦雞分布廣泛,種群數量分別約為8000至3000只。其余為獵鷹形自鳥、旅鳥、小型雜食性和食蟲鳥類。典型的林棲動物僅保存在少數小樹林中,豹貓、赤麂、草兔分布較廣。
歷史的發展
因為中國有“劍閣路”,所以叫“劍閣”。
劍閣縣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劍閣先民就在斯裏蘭卡聚集繁衍,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在川北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農牧文明。
東漢末年,劍閣縣有漢德郡建制。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金壽縣(位於司夏鎮大倉壩)新設劍閣縣,漢德縣隸屬梓潼縣。建州建立於唐二年(公元713年),民國二年改縣,因境內有“劍閣路”而稱“劍閣”。
1949 1949劍閣於18年2月解放,原屬川北管理局劍閣專員公署。1953後劃歸四川省綿陽專員公署,5月1985劃歸廣元市管轄。
當地習俗和慣例
劍門民間戲,全稱臺商混元戲,是壹種歌舞花戲,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屬於儺戲。是祭祀劇,是以祭祀神為內容的祭祀劇。崇拜的神是下三教:川主、土主、藥王;三教:文昌、觀音、宣帝;三教:老君、孔子、釋迦牟尼。有32位神,如華爺、三伯瑤婆等。唱陽戲的時候,各路神仙都給了壹個交代。上演壹場秀,戴上面具。為上帝說話。唱腔過程類似於《詩經》中“醉”和“福_”的描述。
劍門山區寺廟多,山中寺廟多。壹年四季都有趕廟會的習俗。正月文昌,二月娘娘,三月清明,四月佛,五月青苗,六月曬絲,七月死人,八月天帝,九月重陽,十月牛王,十二月寒衣廚王。此外,還有玉皇會、藥王會、土地會、觀音會。其中文昌社和青苗社人數多,勢頭大。劍門的豬王山,每年2月25日有會,所有養豬戶都會做壹次豬訪。
文昌會,又稱“大肉會”。文昌被稱為梓潼帝君,地位和皇帝差不多。壹年壹次,我去巡邏,呆在另壹個地方。村民稱之為“走香”。確定日期,選擇主人(壹個或幾個人),通常是當地鄉紳。李大人實際上是會議的負責人。他來收集谷物並把它變成錢。凡是許願的,都要上報首長,支持出錢,把錢用在廟會的開銷上。李老爺殺肥豬做大肉。文昌的菩薩上香時,八個人擡著轎子繞村壹周,後面跟著信男信女。鄉親們在文昌見到菩薩,都要“飄香”。家家戶戶都要提前燒柏樹樹枝。如果有人、豬、牛、狗、貓生了寶寶,滿月前要忌口,女性經期忌口。菩薩過村後,無異於掃了邪魔,帶來了好運。香插在每家每戶的壹碗糧食裏,這碗糧食叫秋香糧,要給主人。
菩薩駐在哪裏,哪裏就有會,許願的居士會為自己做壹桌酒菜,背在背上,招待護送菩薩的隨從。
從菩薩出巡到回寺,是壹屆,主要是“大肉會”。“大肉黨”期間,我壹次出席50桌,壹桌16碗,4個大肉。每個大肉單獨拿著壹個碗,四面倒在桌子上,重達4公斤。凡是去參加聚會的人,都自帶調料和刀,用刀把肉切開蘸調料吃,吃了半塊肉的人,都被稱贊為“強手”。
文昌會壹定要在有文昌廟的地方舉行。文昌分文昌和文昌,文昌為木雕,文昌為泥塑。只有杭文昌會舉辦香會。劍門關只有壹尊文昌像,所以每年都會舉行壹次。
青苗會和牛王會屬於壹個小規模的廟會。如果任何壹個遭受天災人禍,它將是壹個“引子”,舉行壹次。
經濟概況
劍閣縣經濟運行總體特點:三次產業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3%、38.3%、9.3%。第二產業在經濟快速增長中發揮了突出作用,13.4%的GDP增長中有6.6%來自第二產業。有效供給能力的提高和消費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有效供給:
第壹產業繼續穩步發展。壹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095萬元,增加值12458萬元,增長6.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38+03.6%,拉動GDP增長654.38+0.8個百分點。第壹產業的增長主要依靠畜牧業的拉動。畜牧業增加值達到9862萬元,增長7.8%,對第壹產業的貢獻率達到95.5%。
第二產業快速增長是實現“良好開局”的主要支撐力量。壹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1051.9萬元,同比增長38.3%和22.6個百分點,居三次產業之首,為近五年來同期最高速度。占GDP的比重為21.6%,上升5.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4%,拉動GDP增長6.6個百分點,在三次產業中貢獻最大,是GDP快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
(1)工業生產取得巨大成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了2.2個百分點。全縣工業增加值61.69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7%,提高2.2個百分點。增速達到36.2%,提高24.6個百分點,對經濟的貢獻率為28.2%,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32萬元,增長76.1%,提高57.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65.438+08.8%,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3654萬元,增長17.8%,提高11.7個百分點,貢獻率為9.5%,影響GDP增長1.3個百分點。
(2)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建築業實現增加值4333萬元,增長41.4%,同比增長21.4%,居各行業之首,貢獻率為21.1%,拉動GDP增長2.8個百分點,與工業壹起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第三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第三產業增加值25604萬元,增長9.3%,貢獻率為37.1%,拉動GDP增長5.0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住宿和餐飲業、公共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教育、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主導行業繼續發展良好,分別增長18.1%、13.3%。
消費者需求:
1,消費需求旺盛,增速持續走高。消費品市場以去年14.3%的漲幅在更高的平臺上繼續走高。壹季度,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240萬元,增長65438±05.3%,比去年同期提高65438±0.3個百分點。隨著對農村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教育“兩免壹補”政策的實施和加快“新農村”建設政策的出臺,農村消費市場發展被強烈激發,農村消費需求旺盛,實現零售額16548萬元,增長654.38+05.4%,比城鎮市場快0.3個百分點。
2.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有非常強的拉動作用。今年是項目建設年,全縣牢固樹立了以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發展的思想。壹季度投資增長強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1.77億元,同比增長1.6倍,其中5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1.952億元,增長3.2倍。投資的強勁增長支撐了該縣的GDP增長。
黑龍江省對口援建劍閣縣重點項目:川黑工業園。以劍門工業園為基礎,規劃面積4500多畝,重點發展醫藥、家具、機械、食品、農產品加工等產業。
行政區劃
劍閣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守劍閉關。是連接四川與陜甘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上是在東經105度09分,北緯105度49分,北緯31度31分32度17分之間。
劍閣縣
510823
648300
縣人民政府駐司夏鎮
劍閣縣轄23個鎮(司夏、普安、龍源、開豐、何伶、東寶、江口、拱星、城北、煙店、元山、漢陽、柳溝、王河、盛宴、進賢、、楊淩、白龍、五蓮、楊村、劍門關、特洛伊馬)和34個鄉鎮。
2021年4月,劍閣縣入選第二屆全國文化百強縣。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劍閣縣排名第380位。
2020年6月165438+10月,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公布,劍閣縣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劍閣縣在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被重新確認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縣)。
2020年6月,劍閣縣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縣(長征區(紅四方面軍))。
2020年,劍閣縣入選2019全國百強縣市,劍門關為代表景區。
2019年3月,劍閣縣被列入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65438+2009年3月,劍閣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川陜地區)名單。
2018年9月,2018年度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劍閣縣榜上有名。
2015年3月,劍閣縣獲得第三批全國法制縣市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榮譽。
2005年,劍閣縣在中國百強產油縣中排名第5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