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可能會認為,郭芙作為《神雕俠侶》中的女配角,壹路走來處處站在楊過的對立面。怎麽會有愛呢?楊過應該對郭芙沒有感覺。事實上,並非如此。如果妳細細品味金庸先生的筆下,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極其可怕”的。
事實上,郭芙作為桃花島黃蓉和郭靖家族的大小姐,無論是外貌、品行、學識都遠遠領先於楊過,而郭芙對楊過的第壹印象還是很好的,小仰慕之情已經萌發,但楊過處處傲慢不仁。楊過從小孤獨無助,是個重情重義的人。面對郭士梅的傲慢,自然會有很多排斥。但其實他們彼此都有感情,只是年少無知,因為成長環境的差異,氣質也不壹樣。壹個是乖乖女,意誌永遠不可違背;另壹個是低自尊高自尊的人,這兩種性格註定要互相消耗,互相爭吵。
如果說感情,郭芙對楊過的感情就不用細說了。表面上看,楊過似乎對郭芙恨之入骨,但實際上,如果妳仔細想想,那都是妳的自尊使然。第壹次中原武林大會的時候,楊過再次遇到小龍女時被外面的爭吵打擾了。楊過之所以脫穎而出,大顯身手,是因為金輪王等人打擾了他的姑姑。不過,妳想想,以楊過的性格,沒有姑姑他不會站出來嗎?這就是楊過,在經歷了洪七公和歐陽鋒的打鬥,武功大有長進的時候,願意展示自己。不是楊過輕浮高調,而是他太需要被認可和尊重了,尤其是從小對他頤指氣使的郭芙。況且,在讀《神雕俠侶》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註意到這個情節中的壹個小細節:楊過看到郭芙時的內心感受,要比郭芙看到郭芙認出楊過時激動得多。這說明在潛意識裏,楊過是非常關心郭芙的,並且壹直癡迷於郭芙。後來,郭芙因為武林大會的神功改變了對楊過的刻板印象。雖然身邊有壹個很大的追求武功的人,但相比之下,這個英俊的楊過還是很能當家的,所以心裏暗暗答應。但沒想到,當郭靖夫婦想把女兒許配給楊過時,楊過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壹方面,楊過拒絕是因為他和姑姑兩情相悅。另壹方面,楊過的驕傲壹直在流露:郭芙看不起我,現在我的武功和我的師父都比妳強。正因為如此,他們兩人的矛盾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就這樣延期了,楊過被郭芙斷臂和小龍姑娘投毒分開了16年,楊過也沒有為郭芙報仇。甚至到最後,楊過給郭襄送了三份生日禮物,幾乎沒有報復郭芙的意思。郭芙對楊過的態度,直到第二十九次“多災多難”被楊過從火中救出後,才發生了質的變化:壹切都被他從小積累的自尊心蒙蔽了,楊過也是如此嗎?多巧的壹招。
這種相愛卻互相傷害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因為兩個人性格不合,所以互相用刻薄的話,試圖改造對方,甚至誤了性命。那麽這種愛情的心理作用是什麽呢?
1.對比:驀然回首,發現自己的美。
美國心理學家阿倫森曾經做過壹個實驗:實驗分為四組,每組對某壹個人給予不同的評價,以觀察哪壹組對被評價者最有利。第壹組總是表揚,第二組總是貶低,第三組先表揚,第四組先表揚。經過幾十個人的實驗,發現大多數人對第四組的好感度最高,而對第三組的好感度最高。這種現象被稱為阿倫森效應(aronson effect),指的是人們越來越喜歡喜歡、獎勵和贊美自己的人,越來越不喜歡那些看起來越來越減少的人。換句話說,如果妳壹直討厭壹個人,那可能是因為妳的潛意識以壹種固有的模式認識了對方。當有壹天或者過了壹段時間,妳突然發現他不是妳想的那樣,這種偏見就會大大降低,甚至轉化為好感。
2.批評也是壹個問題。
心理學家Helok曾經做過壹個實驗。他把受試者分成四組,用四種不同的激勵來完成任務。第壹組是表揚組,每次工作結束後給予表揚和鼓勵;第二組是培訓組,每次工作後嚴厲訓斥;第三組是被忽視組,只聽另外兩組表揚和批評,沒有評價;第四組是對照組,所以他們與前三組隔離,沒有任何評價。結果前三組的工作績效優於對照組,受表揚組和受訓斥組明顯優於被忽視組。顯然,批評也是壹種顧慮。在“敵人”的互動模式中,雖然大多是批評或針鋒相對,但相當於給予了更多的關註。不管這種關註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總能映射出對方心理的壹些痕跡和能量。
今天的這些談話是否顛覆了妳對神雕俠侶的價值觀?世界上有多少種感情,就有多少種愛情。想想妳身邊那個妳討厭的人。妳心裏有過壹點感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