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是個熟練的醫生。在前蘇聯占領捷克期間,因為偶然寫了壹篇文章,他的命運遭遇了挫折。他天生自由,不願意被現成的、想當然的“規則”束縛,比如他會不顧兒子的期望,拒絕簽署請願書。他喜歡在各種各樣的女人中“遊蕩”,很多女人在他的生活中穿梭其中。但是有兩個女人在他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特蕾莎和薩賓娜。
薩賓娜是壹位有獨立人格的藝術家。和托馬斯相似,她喜歡獨處,不願意被束縛,甚至在生活的壹些細節上也很相似:做愛後喜歡壹個人睡,否則會去找睡眠的麻煩。小說描述薩賓娜的典型情節是,她在做愛前總是戴著壹頂男人的帽子,那是她爺爺留下的。這是壹個形象,它暗示(對托馬斯和讀者)我是妳眾多女性朋友中的壹個特殊的。“爺爺的帽子”意味著她有自己的起源和傳承,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壹樣。
特蕾莎很虛弱。她像藤蔓壹樣纏著托馬斯。在她獨自從壹個小鎮來到布拉格尋找托馬斯之前,她已經在街上睡了壹夜。當她第二天又冷又餓地敲托馬斯的門時,她幾乎暈倒在托馬斯的懷裏,發著高燒,喃喃自語。托馬斯不假思索就收留了她,這讓他感到很驚訝。從此,他們的命運就再也沒有分開過。即使在蘇黎世,當特蕾莎出於嫉妒獨自回到布拉格時(因為薩賓娜在那裏),托馬斯也無視政治環境的險惡追求。為什麽?他是壹個不想被女人束縛的男人,哪怕是面對自己愛的薩賓娜。
我們知道,托馬斯是壹名醫生,他有責任拯救她。特蕾莎暈倒在他懷裏的時候,他沒辦法把她推出門外,這是職業訓練的結果。他接下這個責任後,心裏就知道,他會永遠收留她。為了安慰自己,他把這種收留的行為當成了命運。他說他和特蕾莎是作為連續“六次偶然的結果”走到壹起的。試想壹下,六個意外,哪裏會有意外,完全是不可避免的。難怪,每當命運到了緊要關頭,托馬斯總會想起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的那句話:“必須如此”。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毫無疑問,同情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小說中,昆德拉專門論述了“同情”,說它“可以和別人分享喜怒哀樂,同時也可以和別人分享任何其他的感受:快樂、悲傷、幸福、痛苦。”
但是,他的感情成分裏沒有對薩賓娜的同情。他們彼此獨立,卻又互相吸引,彼此相愛,但最終還是會遠離對方。這是因為(請註意,我要講壹個殘酷的事實):愛情是挑剔和苛求的,愛情是脆弱的。我不想看到對方的缺點,只能遠離,心中永遠留著壹個完美的想象。所以,在性關系中,同情(包括愛和憐憫)總是比愛更持久。
特蕾莎和薩賓娜,借用小說的比喻,壹個是裝著嬰兒的籃子順水漂浮,壹個是越漂越遠的帆船;借用布萊克的比喻,壹個是“天真之歌”,壹個是“經驗之歌”;借用歌德的比喻,壹個是“學習時代”,壹個是“漫遊時代”。
(徐軍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裏把薩賓娜這個名字翻譯成了薩賓。因為這個名字太難聽了,所以我在這篇文章裏還是用的老譯法。)
補充:
媚俗:迎合世俗。
來源:明代高啟《聖子之歌》之歌:“不媚俗,不抑俗,而尊之。”
秦牧《海上拾貝殼的藝術》:“齊白石曾說:‘畫之美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媚俗,不似欺世。’"
什麽是媚俗?
低俗是壹種為了迎合觀眾而過度遷就,通過裝腔作勢來取悅大眾的行為,也是壹種取悅大多數人的態度。為了取悅,必須確定每個人想聽什麽,必須服務於固有的觀念。至於媚俗,它的本義之壹就是“媚俗”的意思。日常意義上的“媚俗”顯然是壹個貶義詞,通常用來批評刻意迎合、討好平庸/低級趣味的藝術行為。
任何壹個關心大眾的存在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內心行事的人,必然會陷入媚俗的泥淖。庸俗是人類狀況的壹個組成部分,設定了壹個人類存在的基本的不可接受的範圍,這個範圍之外的壹切都被排除在外。
換句話說,媚俗要求抹去壹些已經存在於人類生活方式中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有時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禁止人們認識這些東西(從行為和意識上)。
因為媚俗,人們往往用社會意誌代替個人追求。扭曲的自我價值判斷來迎合整體的價值取向。壹旦兩者之間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分裂,整個價值判斷體系就會完全失重,善與惡、美與醜、好與壞永遠無從評判,甚至善惡兩極同在。為了短期的商業利益,以崇高和責任為代價。在“眼球經濟”的炫耀下,影視藝術娛樂化、名人好奇、商業炒作、隱私曝光等低俗、庸俗、無味的媚俗現象大行其道,更可怕的是人們已經習以為常。低俗就是把觀眾的心理體驗壓縮到壹個狹窄而淺薄的表層空間,使藝術失去了原有的深刻理性和美感,使觀眾失去了思想的震撼和心靈的深度。遠離了崇高和責任,媚俗就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媚俗”並不是壹個新詞,對“媚俗”的道德攻擊由來已久,自古以來屢見不鮮。這壹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重新出現,並頻繁出現在當代文學批評中,但有其特殊的文化語境。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迅速確立了主導社會生活的商品價值觀念,商品交換原則滲透到文化領域無處不在。這顯然刺激了大眾文化的快速成長,閱讀作品的讀者變成了文化消費者,作家自然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按需生產的市場邏輯強烈地影響了文學的創作和批評,文學從眾在經濟學中找到了其不言而喻的合法性。“後現代主義”理論的適時引入,為這壹迎合大眾趣味的文學概念提供了人文知識的合法性。文學文化中的“媚俗”現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於是人們自然對文學批評中的“媚俗”壹詞重新產生了興趣。
補充:
玄學(形而上學)
1,哲學史是指哲學中探索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2.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與辯證法相對的世界觀或方法論。它以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待世界(註意理解“片面”的含義,最直白的說法是所見即片面,探究本質),認為壹切都是孤立的,永遠不會改變;如果有變化,也只是數量上的增減和位置上的變化。這種增減或變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事物外部。|||也叫玄學。
形而上學是壹個哲學術語。
歐洲語言中的形而上學來源於希臘語,在西方各大語言中的形式也大同小異,如英語中的“形而上學”,法語中的“la metaphysique”,德語中的“die Metaphysik”,意大利語中的“la metafisica”。這個詞最初是古希臘羅德島的壹位哲學教師安德羅尼庫斯為亞裏士多德的壹本書命名的,意為“物理學之後”。亞裏士多德可能被稱為“第壹原理”和“哲學”。
形而上學也被稱為“第壹哲學”。比如笛卡爾的《第壹哲學沈思錄》也叫《形而上學沈思錄》。笛卡爾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樹做比喻:第壹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根,是形而上學,是壹切知識的基礎;第二部分是物理,像樹幹;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用分支做比喻。
形而上學的問題通常充滿爭議而沒有明確的結論。這部分是因為經驗事實積累的數據,作為人類最大的知識量,通常無法解決形而上的爭議;另壹部分是因為形而上學者使用的詞語經常混淆不清,他們的論證也因此是有不同意見但沒有交集的爛賬。二十世紀的邏輯實證主義者反對壹些形而上學的問題。他們認為壹些形而上學的問題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壹般來說,玄學有兩層意思。壹種是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膚淺的觀點看待事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這個意義上的形而上學是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二是指憑直覺(先驗經驗)判斷事物的哲學。有時也指對哲學本體論的研究。
近代以來,隨著科學理性在人文領域的強勢傳播,傳統形而上學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然而,從形而上學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形而上學實際上有三種形態:宇宙本體論、範疇本體論和意義本體論。科學理性所拒斥的,其實是基於思辨虛構的宇宙本體論。在後形而上學時代,就意義本體論而言,形而上學沒有終結,也不會終結。
“玄學”的中文翻譯取自《易經》中“玄學指道,玄學指器”這句話。不僅在字面意義上相似,在實用意義上也相似,屬於經典翻譯。
兩個基本含義
第壹種:
玄學可以理解為對終極實在的研究。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個定義似乎很難理解,也不能提供什麽實際的內容,但是請相信,這個定義是最能體現其內涵和外延的定義。這壹點,只有理解了玄學的內涵和外延,才能理解。這個定義將在下面詳細解釋。
比如壹把尺子插在水裏,妳的眼睛看到尺子是彎的。但是,妳關於尺子的知識和妳的光學知識告訴妳,尺子不是彎曲的,而是直的。妳之所以看到它是彎曲的,是因為光的折射。
這就是妳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地方。
玄學是指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膚淺的觀點看待事物。因為,我們可以思考,當我們用自己的感官去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是不是和統治者壹樣,沒有把它的本質正確地呈現給我們,我們看到的只是這個世界的表象而不了解或者誤解它的本質?因此,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是世界的本質。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的本質是某種觀念和精神,世界是從上帝那裏流出來的,等等。這叫“本體論”,狹義的形而上學。
玄學,及其廣義。既然形而上學的任務是研究世界的本質,那麽就有這樣壹個問題:我們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質嗎?如果我們有能力,那麽我們應該用什麽方法去研究它?
對於前壹個問題,有人回答說:“我們有能力研究世界的本質。”有人說:“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不可知論)對於後壹個問題,有人主張世界的本質必須通過理性的邏輯演繹來理解(理性主義),也有人主張必須通過直觀的經驗來把握(經驗主義)。這就是“認識論”,廣義的形而上學應該包括本體論和認識論。
廣義地說,對超越感性經驗的知識的研究,可以稱為玄學。而開頭給出的形而上學定義指的就是這個。“真實”是指被現象掩蓋的事物的本質(其實不存在不被掩蓋的本質,本質上是不恰當的,所以這裏很好理解),人們通過壹個事物的現象來認識它的本質。但是,人類的認識是發展的,很多過去公認的“實在”被新的科學發現證明只是現象,所以人們必須思考壹個事物是否存在終極實在。有的認為存在終極實在,即世界的原理已經事先確定;也有人認為知識是不斷發展的,沒有終極實在。另外,如果存在終極實在,人類能否掌握這種終極實在也是壹個問題。掌握了,就等於掌握了宇宙的根本規律,算命是科學的。
所以,簡而言之,可以說玄學是對自然的研究。它高於物理學,物理學研究現象和規律,形而上學研究它的存在和本質。
第二種類型:
在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的著作中,“形而上學”還有另壹層含義。
讓我們從壹個老問題開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傳統的思維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是有雞就是有蛋。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在這裏陷入了壹個尷尬的境地:如果先有壹只雞,這只雞是怎麽孵化出來的?如果先有壹個蛋,這個蛋是怎麽誕生的?
科學的答案是:在這個世界上,雞不是壹直這樣,也不是壹直這樣。但是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這樣的形態。這就跳出了非此即彼的思維循環,完成了壹個“對立統壹”,解決了這個問題。
傳統的思維方式稱為“知性思維”,也可以稱為“形式邏輯思維”。用這種思維去思考壹個問題,必然會陷入“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的兩難境地,得到矛盾混亂的答案。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四個著名的二律背反(即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其特點是他的兩個相反的答案都可以被充分證明)並指出了這個問題。他把這個問題歸結為人類理性無法理解客觀世界。
另壹方面,黑格爾反對康德的不可知觀點。他提出,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維循環,就不會陷入矛盾和混亂。這就是辯證法。
與辯證法相對立的那種“知性思維”被恩格斯稱為“形而上學”。列寧和毛澤東也使用這種用法。所以中國的政治教科書對“玄學”的解釋還是第二種解釋。但學術界使用“玄學”壹詞時,通常取第壹種意思。
其實玄學這兩種看似不相關的含義,本質上並沒有什麽區別。如果按照傳統形而上學的方法去研究存在本身,而不考慮其外在的、暫時的表面現象,研究者就容易陷入孤立和片面性。因為顯而易見,沒有人的社會不是社會,沒有社會的人也不是人。任何人想脫離“人”去研究社會的本質,得到的只能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即形而上學的第二層含義)。可見,馬克思用歷史悠久的形而上學的定義來描述與辯證法相對的“孤立、靜止、片面”是有道理的。
問:
延期呢?但是前面很詳細。
回答:
擴展(的意思)
楊貴妃
詞從本義產生新義(比如“道”的本義是“道”,“方向、方法、道理”是它的引申義)。
產生派生意義的方式就是通常所說的引申。引申壹般可分為隱喻和轉喻。
首先聲明,我對尼采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我敢想象。
人的存在必須依賴於人的存在。其實人的存在也是人存在的結果。如果人類能夠永遠存在,那麽他們也將與人類壹起存在,因為人類的存在與人類的存在(生命)壹樣,是連續的、活生生的並且包括存在的歷史,因為人類存在的本質也是人類存在的壹部分,是某壹時刻的表現。所以人的存在代表了人的某種本質存在,就像常說人的存在是與精神在壹起的,人的存在只有在人的存在中才會有意義。
也像靈魂附體,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等等。永恒輪回是人類的精神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