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商會成立於民國二年(1913)。
明清以來,利川屬閩贛邊城。福建的光澤、邵武等五縣,東、南與武夷山相連,西、北與南豐、程楠、資溪相連,素有閩贛八縣通衢之稱。發源於武夷山的譚力,已成為利川交通的黃金水道。優越的地理環境促進了利川商業的繁榮。南津碼頭,明清老街,成為閩贛兩省重要的貨物中轉站。這裏河港、船帆、星辰星羅棋布,商旅如雲,白天人山人海,晚上開party。清光年間,南金碼頭五裏場街有2500多名商人和750多家大小商戶,恒春、萬泰、全昌等百年老字號超過100家。漢口、南昌、福州等地的物資順長江而下,溯李和河而上,在南津碼頭卸貨,再由獨輪車或商販裝車運往光澤、邵武、南平、福州、泉州等地。武夷山地區的蘑菇、木耳、筍幹、竹蓀等山珍海味和福州沿海的燕窩、海參、魚翅、墨魚等海鮮,通過穿越武夷山的商旅,運往南昌、漢口等外國港口。福建沿海的鹽通過南津碼頭輸入江西、鄱陽的市縣。
為了抓住商機,世界各地的商人聚集在利川,並在南金街建立了行會和俱樂部等辦公室。同時,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競爭,他們也建立了壹些行業協會等管理機構。隨著商業貿易的發展,這些制度逐漸顯示出其局限性。從商家到消費者,都期待有壹個公正的組織來規範企業經營,利川商會應運而生。
商會成立之初,信譽度高、口碑好的儒商被眾多商人推舉為會長,黃、王、鄧壽珍、塗、劉太明等先後擔任會長。同時選舉董事五至七人,實行五年輪換制;任命壹名秘書長處理日常事務;商會由煙草、堆垛、中醫等28個行業協會組成,主管各行業事務;“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兼顧公私利益,勞資雙方受益;城鄉互助,內外交流”是商會的宗旨。並集資在商業中心南津街商會巷西側建會所。這座建築仿歐式風格,成為利川明清老街第壹座歐式建築。商會堂的建成,使商會巷被譽為南津“最”古巷。“最長的閨閣古巷、最大的工商業基地、數量最多的古代廳堂、最早的茶館劇場、最時尚的歐式建築”成為南津商業街最閃亮的標誌。
利川商會的成立對促進利川經濟和繁榮利川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大量淪陷區難民湧入利川,造成物價飛漲。利川商會在穩定物價、打擊奸商、穩定人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53中國工商聯成立,利川商會開啟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