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市位於江西省西部,東與宜春市接壤,南與吉安市接壤,西與湖南省株洲市接壤,北與湖南省瀏陽市接壤。位於東經113° 35′~ 16° 5438+04° 17′,北緯27° 20′~ 28° 0′。萍鄉是江西的“西大門”,處於江西西部經濟發展格局的中心。它被稱為湘贛通道和吳楚的咽喉。
萍鄉在古代是吳楚的咽喉,在今天是贛西的明珠。它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城市之壹。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商貿繁榮,成為江西重要的工業城市之壹。截至2019、12,轄瀘西縣、上栗縣、蓮花縣、安源區、湘東區,國土面積3823.99Km2。
萍鄉地處長株潭經濟圈輻射核心區,接受泛珠三角經濟區和閩東南經濟區的輻射。中國的滬昆鐵路穿越城市腹地,與京廣、京九大動脈相連。隨著滬昆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的完成,中國第壹條設計時速200Km/h的鐵路幹線將成為連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通道。
擴展數據
歷史的發展
遠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三支苗族在憑祥繁衍生息。萍鄉西周屬揚州,春秋屬吳,戰國屬楚。在漢代,它屬於宜春縣,張羽縣。三國武帝孫皓,保定二年(267年)設萍鄉郡,郡治魯西古港。
唐武德二年(619),縣令由魯西古港遷至萍鄉鳳凰池(今市知府府)。唐朝屬於江南西路袁州。元元貞元年(1295),萍鄉由縣升格為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為縣。明清屬江西省袁州專區。
民國三年(1914),屬廬陵路。15年,直隸省。20年,屬第八行政區。24年,為第二行政區。萍鄉是中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之壹,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於1906年和12年發動了平六壹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922年9月,、李、等人在這裏領導了舉世聞名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萍鄉成為中國工人運動的發祥地。也是秋收起義的源頭。建國後屬南昌地區,1959年6月改稱宜春地區,萍鄉屬宜春地區。1960年9月撤縣設市,由宜春特區管理。
1970年3月,萍鄉為省轄市。1971年,經江西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四個區。1979 65438+10月,經江西省批準,萍鄉設立4個縣級區。1983,公司改為鄉鎮,憑祥鎮撤銷,設立五個街道(鳳凰街、八壹街、後埠街、東街、丹江街)。
1984年,萍鄉市設白源鎮,下轄長溪、橫阪大隊。設廣漢、萬隆、雞冠、五陂鄉。1986、15年2月,同意設立萍鄉市湘東區天泉鄉,管轄區域為農科院張麗、倪青、甘泉、鍋形、五裏、劉田村。
6月20日1992吉安地區蓮花縣劃歸萍鄉市管轄。1997 165438+10月13、成立上栗縣,上栗區行政區域為上栗縣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駐上栗鎮。撤銷萍鄉市蘆溪區,設立蘆溪縣,原蘆溪區行政區域為蘆溪縣行政區域,縣人民政府設在蘆溪鎮。上栗縣和蘆溪縣隸屬萍鄉市。
萍鄉市人民政府-萍鄉概況
百度百科-萍鄉(歷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