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陰陽互根
《易經》註解的陰陽之間有壹個重要的關系,就是“陰陽互根”。也就是說:陰為陽之根,陽為陰之根;楊燦在壹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陰,而陰在壹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陽;楊燦生陰,陰生陽,兩者互為根源,互為生成。而老子在《道德經》裏說的是:“以高為本,以低為本”,“靜為躁君”,“重輕根”。如果我們遵循陰陽互根的原理,那麽同樣可以說“基於高”、“基於低”、“基於高”、“基於急躁”、“基於光”。但是,這樣壹來,整個《道德經》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二、陰陽本體的問題
道,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是真實存在的。老子說“物和而生自然”,說“道是物,而只是淡然”,說“不知誰的兒子先像皇帝”。也就是說,道是先於世間萬物而產生的東西。它是獨立不變的,只是妳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但是,有壹點是肯定的:道是壹個有本體的真實存在。陰陽呢?陰陽有本體嗎?
三、太極圖之謎
太極圖相傳出自宋代道士陳摶之手,後由弟子傳給大學者周敦頤。然後就是壹個小問題。既然陰陽學說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完善,為什麽它的解釋圖直到宋代才出現?大學者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太極動則生陽,動至極則靜,靜則生陰,靜則又動。動靜互為根。分陰陽,兩儀直立。”認為陰陽源於太極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