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儒釋道三家各自給出了壹個超驗的方法,王德峰教授用三句話總結,分別體現了儒釋道三家的核心和本質觀點。
儒家強調“無為”,行動本身是目的,行為本身是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儒家入世了,但尤其是它自身的精神追求出世了,就像壹種宗教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這種責任感和道德感,使得儒家“必須”或“願意”去做壹件事,做了這件事就實現了“仁”,比如做了這件事就強調“仁”,而不是與“仁”相關後的結果。再比如“不以成敗論英雄”,其實就是儒家價值觀的體現。英雄在於某種勇敢的行為體現了“仁”,而不在於這種行為是成功還是失敗。
在這樣壹個求仁得仁的過程中,儒家表現出真誠而不虛偽,內心的感受與其外在的行動壹致,而不忘我。所以現實世界的困難是儒家思想取得成果的困難,但不是最難求“仁”的,儒家思想可以在現實社會中安定人心。
在國內,我們強調“無為”,減少行動中的人為幹預。減少人為幹預,就是順其自然。回到家就做加法,比如餓了就吃,但不追求山珍海味,不只是想吃飽。餓不餓是自然,好吃飽是人工。開悟者不增加自己對現實的幹預,而是按照現實的規律行事,所以順應現實而不融合,從而實現自己的超越,安頓自己的心。
佛教徒強調“無心做事”,造心產生新的因緣。佛教徒只想積極地做事,卻不止步於事情的目的和感覺。如果他們做事情是為了擺脫自己的業力,他們就不會再產生新的業力。當他們的業力消失時,人們將獲得解脫。所以現實困境不會幹擾學佛的人,讓學佛的人超脫於展示,沈澱於內心。
就我們具體的生活來說,應該怎麽實踐呢?王德峰教授舉了幾個例子。比如他把自己比作。我王德鳳,發現某地區缺醫少藥,動了惻隱之心,於是開了醫院,這是出於我的“仁”心。但由於我經營不善,關起門來不幹了,卻吸引了有能力的人來開新醫院。整個過程,醫院成功與否,至少是我仁的外在行為,結果是其次的。
這是使命感驅動下的偉大儒家精神,也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之事的具體體現。
但我的疑問依然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應該如何選擇和遵循?王教授沒有給出答案。講課很好,但是對學生如何練習的指導,並沒有看到王教授的能力。這大概是王教授自嘲自己是壹個“張口就吃”的人。
當然,妳不能苛刻地要求王教授。畢竟有妳堅信的理論,它們融入妳的生活,毫無阻礙地實施。這不是聖人王力可的陽明嗎?我們這個時代會有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