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壹直沿用的科舉制度中,中國通過中央政府設置的科舉考試,稱為進士,這也是古代科舉及其名稱的由來。它最早出現在《禮記》中。在楊迪大業年間,設立了進士科目。唐也設立了這個科目。凡是參加考試的都叫進士,參加飛行員考試的都叫進士。當時,進士和明靜這兩個科目在唐代尤為重要。後來,詩詞賦逐漸演變為進士最重要的考試內容。元、明、清三朝,進士經歷宮廷考試後,第壹名被授予進士,稱為進士。
從唐朝第壹次科舉開始,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在接近1300的很長壹段時間裏,進士這個角色是中國政壇的絕對主角。在1300年的歷史長河中,大約有110000位學者,平均每年84位。進士分前三名,壹名三人,分別給進士和;二三分給進士出身,進士出身的人數不定。
進士的這個起點,就是舉人的最終歸宿。如果進士能上榜,最差的待遇也不過是被發配到偏遠的地方當個縣令,和舉人不壹樣。如果能在退休年齡做個小縣長,也算是祖上的美德了。
壹般來說,進士就算沒誌氣,沒本事,運氣差,在鬧市壹輩子進不了朝廷,在地方上也能弄個五品知府退休,跟現在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壹個級別。而絕大多數的進士,在幾十年的官場中磨練出來的,多少也能混個三朝元老,而最不濟,也是個家財萬貫的太子。
換句話說,如果妳能考中古代的進士,基本上可以說妳就註定了妳的人生終點,妳最終會是實權的省部級幹部或者副國級幹部。假設妳的成績能好壹點(也就是前三名),妳幾乎就要立誌成為壹個有很大實際權力的國家幹部了。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比較,只是因為社會制度和歷史不同,社會制度變化,考試難度不同,這也決定了不太可能完全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