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為什麽西藏喇嘛要辯論經文並擊掌?

為什麽西藏喇嘛要辯論經文並擊掌?

論辯是佛教術語,是對佛教理論的辯論。即僧人學習佛經後,為了加強對佛經的真實理解,通過壹問壹答或壹問壹答或壹問多答的方式交流學習心得和佛教教義,就像我們的學術討論壹樣。是喇嘛學習佛經的壹種方式。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的和尚學經的內容和步驟基本相同。先學憲宗,再學密宗。憲宗主要由格魯派規定的五經(因明、般若、禪定、戒律、和合)組成,學習這些經典壹般需要20年甚至更長時間。壹大堆高深的佛教經典,光靠自己修行恐怕很難完全記住。所以互問互答的方法非常有利於修行,也是除了轉世靈童之外,和尚依次升級為和尚的壹種方式。按照格魯派的規定,“格司”是格魯派的最高學位,相當於博士學位。這是由壹年壹度的拉薩趙傳大法會上的公辯決定的。

拍拍手。每提壹個問題,退後壹步,右手扔念珠,戴在左臂上,向前壹步,右手高舉,左手用力拍擊,雷鳴般的拍擊聲就會在坐禪喇嘛的頭上或額頭上響起。拍手有兩個作用。第壹,表示我現在在問妳壹個問題,請快速回答,向它致敬。壹種手段是在氣勢上威懾對手。據說,如果提問者無法回答,那麽提問者可以擊掌或投擲念珠以示警告,有時還會手持佛珠在手臂上,以尋求佛祖的支持。回答者要集中自己的口才和學識,除了機智的回應之外,還要努力反駁對方。如果回答者回應得當,會引起圍觀者的掌聲。如果說的話沒有傳達出意思或者說得通,就會被全屋人嘲笑。

在辯論中,其他的動作都是有意義的,比如每道題前說壹句“底”,然後把右手重新高高舉起,左手發出清脆的聲音,再把右手向下伸到另壹邊拉起來。那個“底”的音相當於開智慧,因為文殊菩薩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他的口頭禪是“奧姆阿傑巴紮拉地”。“底”的聲音可以開導我們心中的文殊菩薩,開啟我們的智慧。高楊的右手顯示文殊智慧在他身後。二手打擊,有三層義,壹為壹個巴掌拍不響,世間萬物都是多種原因結合的產物;第二,掌聲代表無常,壹切都轉瞬即逝;第三,清脆的聲音喚醒妳心中的慈悲與智慧,驅走妳的惡念。右手往下,再往後拉,希望通過內心的善良和智慧,拯救眾生脫離苦難。

和尚在寺廟裏接受的佛學教育和我們普通學校差不多,從小學初中壹直可以讀到碩士博士。七歲,壹個信徒出家,然後經過兩年的學習,十歲正式開始學習五大理論。接連學了十三課,出家時大約二十三歲。經辯經後,小喇嘛由“日瓊”(相當於初中)升為“日青”(高中),並獲得“日青”(中級佛學學位)。學了幾年經書,就能考“格西”(佛教博士)。只有獲得“日清”學位的僧人,才有資格參加藏傳佛教最高學位“格西拉臘巴”的考辯活動。通過辯論提升佛教度,是藏傳佛教傳統的佛教推廣方式。甚至,壹個喇嘛考上了北大清華的研究生和博士。

獲得格西學位的制度是隨著辯論考試制度的出現而產生的。授予的學術頭銜的級別取決於寺廟的規模、地位、學院的數量和課程。為了完善和規範審辯制度,規定了壹些普遍適用於寺廟的規定和具體原則。比如內容、儀式、辯手資格、雙方要註意的事項等等。辯論的內容主要取決於創始人提出的論點。辯論中有三個辯證的當事人,即創始人、反對者和裁判。辯手雙方的三要素:智慧、熟練度、熟讀經典。辯論四基礎:觀點、看法、禁止和自我討論。辯論三錯:內容錯、思維錯、語言錯。為了防止辯論中的自滿和錯誤,規定了辯論的七種美德:寬宏大量、語氣溫和、言詞無害、感覺敏銳、堅忍自大、狡詐愛惡而不放棄正確的理由、認真從事利己主義等等。各寺廟根據自身實際,也制定了詳細的審查和辯論規則,要求僧人參照執行。

辯經有形式和層次上的區別,如在書院中與同班僧人學習辯經(屬於平時修行階段的辯經),每學期結束時或法大會上的全寺辯經(屬於中級辯經活動),獲得壹定格思學位時的辯經(屬於較高階段)。寺廟把辯經活動作為衡量壹個僧人或喇嘛的知識水平、辯經能力和愚鈍敏銳思維的重要手段。要求以邏輯學的規律為主要內容並結合佛學的基本理論進行論辯作為引子,然後逐步深化並延伸到其余作品中。在雙方的辯論中,有理論(立宗)的壹方是根據某壹論述的內容建立壹種洞見,並進行辯論以維護這種洞見的正確性。其特點是有1個辯手,席地而坐,只能根據對方提出的主題和各種問題認真回復。回復的時候要簡潔,不能隨意發揮,不能盤問。另壹方是對手,也就是圍繞論證主題向論述者提出挑戰的壹方。提問者可能是壹個人,也可能是幾個人,總是站在論述者面前,問壹些比較難的問題。問題內容詳實,深不可測,看回答者的知識和答辯能力。防守的壹方有時舉手擊掌提問,有時揮舞佛珠、僧帽,手持論述者的袈裟或拍打其身體。氣氛熱烈而緊張。如果論者精通經典,循善誘,以至於提問者筋疲力盡,那麽觀眾為善鼓掌,辯論獲勝。如果不太了解論證,或者不擅長論證,就會張口結舌,提問者會拍手歡呼,甚至會用言語錯誤做出各種嘲笑、調侃的手勢,會場之外的和尚都會發出噓聲,這讓論證者非常尷尬。因此,為了在大殿上壹大群觀眾面前丟面子,僧侶們平時研讀、辯論經文,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非常努力,爭取以優異的成績拿到格思學位或升入更高壹級,從而在僧侶中出人頭地,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