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增加了虞姬宮為新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南宋王宇寺
“王宇寺”建於南宋
炎黃子孫耳熟能詳的大禹,是歷代公認的水利鼻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曾“赴會拜大禹而坐於南海,立石雕贊秦德”,首開帝王祭祀之先河。此後,官方和民間祭祀於的活動持續了很長時間。
明景泰《萬國通誌》記載,原寺位於大別山(即龜山)腳下,宋與(1190-1194)之間,司農與梯仁以江漢為宗會之地,建寺祀大禹,益紀。但朝人胡在《大別山誌》中說,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司農和張體仁在大別山督修王宇寺。
在兩個版本中,王宇廟建於南宋,雖然相隔幾十年,但距今已有800多年。
明代虞姬宮
次年(1621—1627),將王宇廟改為虞姬宮,將後稷、巴元、巴開等18位傳說中的先賢祭祀於大禹。天啟五年(1625),胡光政治使節右議員張遠方為虞姬宮題詞,虞姬宮的名稱壹直沿用至今。
清代的虞姬宮
清同治三年(1864),虞姬宮再次改建,改為具有濃郁地方風格和精美民間工藝的磚木結構。這座“宮殿”由正殿、前廳、左右回廊和天井組成,占地380平方米。經過百余年的風雨和年久失修,到上世紀80年代初,“宮殿”內的文物完全丟失,屋頂漏雨,木材腐朽,墻體傾斜,岌岌可危。
維護和修理
1983至1984,武漢市文物行政部門按照“維持現狀、恢復原狀”的原有原則
然後,對裕濟宮進行了大修。虞姬宮經過精心修繕,刷紅漆,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大殿中央有壹尊玻璃鋼制成的大禹雕像,上面掛著“德培天地”的巨幅牌匾,還陳列著各種紀念大禹治水的資料。正殿門廊兩側,有節水鐵牛和祭祀鐵鈴,天井裏放著鐵鼎;畫廊上方是現代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的匾:“石灣孟澤”。廊柱上鐫刻著書畫大師劉海粟題寫的對聯:
三次進門,浪費時間。
八年,在外平[1]成為河漢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