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小調》是壹首經典的山東民歌,它發源於沂蒙山區的花鼓調。以沂蒙山小調發源地為中心,集沂蒙人、沂蒙歷史、沂蒙風情、沂蒙物產、沂蒙聲音、沂蒙精神、沂蒙味道、打谷場於壹體。
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來自渤海區的革命文藝戰士為《沂蒙山小調》續集譜曲並定型。以渤海人民文工團、渤海軍政文工團為代表的渤海革命文藝戰士深入群眾,廣泛收集渤海民間音樂,包括民歌、民間戲曲、民間器樂等,其中不乏民間曲調,包括《沂蒙山小調》的前身。1950年5月,渤海區撤銷後,原渤海軍政文工團李光宗、李瑞雲、王印權、王音璇調到山東省軍區文工團工作。他們在新的崗位上繼續與民間音樂打交道,為沂蒙山小調的定型唱法和流行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3秋季,山東省軍區文工團將在青島、煙臺等地巡回演出。在準備曲目時,時任藝術團副團長的李光宗、樂隊指揮李瑞雲和課題組組長王印權商量,給早在渤海軍政文工團就以唱民歌聞名的女高音王音璇加壹首民歌。他們對收集的民歌進行了篩選,最終選擇了壹首山東民歌。認為其旋律優美,節奏明快,但歌詞不夠完整,只有兩段,給人沒有結尾的感覺。於是李瑞雲、李光宗和王印權重新錄制了音樂,並在現有的兩句歌詞的基礎上寫下了以下兩句歌詞:
高粱是紅色的,帶著豆和花的香味。
壹萬噸小米(唉)堆積在滿倉。
我們的領導人很好,
沂蒙山人民(唉)壹片歡騰。
這樣,四句歌詞融為壹體,既完整又貼切,充滿了詩意。王音璇的歌聲不僅甜美、親切、自然,而且充滿了鄉土氣息。特別是她根據山東人愛說閑話的特點,把第四句中的“草低”改為“草”,並用山東民歌中常見的“打得好”的唱法加以強調,生動地突出了“山東味”,聽起來讓人很過癮。
山東人民出版社6月出版的《山東民歌集》1957,收錄了李光宗、李瑞雲、王印權等人收集改編的《沂蒙山小調》。至此,經過渤海區革命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沂蒙山小調》終於定稿。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首“山東民歌”已經名揚海內外。為了紀念沂蒙山小調的誕生,當地政府在村前建起了紀念亭和紀念碑。亭前的壹塊天然巨石上鐫刻著《小調》原作者之壹阮若珊女士於1999,17年8月寫下的壹行字——“我深深懷念沂蒙山”,表達了作者對白石府和沂蒙山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