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參觀都江堰的人都應該來看看索橋。那天,我從山上的二王廟下來,在索橋上來回走了兩圈。橋微微晃動,我往前走的時候,橋好像在往前走。壹個鄉下人挑著擔子迎面走來,橋突然動得厲害。我從他身邊走過,走向高處。突然傳來壹陣笑聲,兩個孩子從高處跑下來,橋壹會兒大動。我急忙爬到高處,繼續往下走。剛走了半段路,就停下來站在欄桿前往下看。我的眼睛在“分水魚嘴”上。起初,我看不出這塊光滑的、魚嘴狀的“石頭”是什麽。後來才知道,那是把岷江壹分為二的工程。這個“魚嘴”在都江堰的前端,是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岷江築起的大堤。二王廟是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而建造的。
我看了看“魚嘴”,又看了看“魚嘴”兩邊無數的碎石。我又往前走。回來後,我看了壹會兒“魚嘴”。“魚嘴”還在,看了壹百遍也看不出有什麽變化,但在它上面,我仿佛看到了2200多年前人們的手和心。這塊“石頭”會說話。很多親手建造這個“魚嘴”的人,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是留下了他們的心。在離這裏九公裏的紫坪鋪,在近壹公裏長的河谷兩岸,成千上萬忙碌的年輕人,有著和2200多年前那些人壹樣的心。那裏將建壹座大型水電站。
我走下索橋,朋友剛好看到山腳下有塊石碑。他告訴我,這座索橋也叫“何木橋”,是清朝初年壹位姓何的老師設計建造的。當時,人們不能在這麽寬的河岸上造橋。何先生想出了壹個修建索橋的辦法。橋是造出來的,人來人往,覺得方便。但是橋上沒有欄桿,走在搖搖晃晃的木板上不是很安全。很快有人滑倒,從橋上摔下,死了。政府對何先生不滿,把責任完全推到何先生身上,把他抓起來處死。何先生的妻子決心為丈夫報仇,實現他的真正願望。經過深思熟慮,她終於想出了壹個辦法,用竹繩在橋的兩邊編織欄桿。從那時起,這座危險的橋變成了壹座安全的橋,三百年後,孩子們可以繞著橋跑,發出陣陣笑聲。
我不能說故事是真的,但碑上的字讓我們看到了這對夫婦的心。我走下索橋,大汗淋漓。不用說,我走累了,腳也開始發燙。但是300年前人們的心給我帶來了溫暖。那種心,那種想幫助大多數人,想貼近大多數人的心,甚至想為大多數人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永遠不會死。不管過多久,都會發光,就像高爾基在壹個故事裏描述的“燃燒的心”。勇敢的丹克挖出了自己的心,捧在手裏。心在燃燒,在發光,為人們引路。“何何工木”的心,為每壹個走過索橋的人增添了溫暖。即使是300年後的寒冬,我站在橋邊也會摘下帽子。
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些,都江堰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沒完沒了。誰去都江堰走壹趟,在索橋上站壹會兒,壹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