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方斯·多德(1840-1897)是19世紀下半葉法國現實主義作家。
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尼姆壹個破舊的絲綢商人家庭。為貧困所迫,他十五歲就在壹所小學做監考老師(類似於自考輔導員),自食其力。
1857年,他17歲時,帶著自己的詩《女情人》(1858)到了巴黎,開始了文藝創作。1866出版的散文和故事集《來自磨坊的信》給他帶來了小說家的名聲。
這是壹本優秀的散文集。作者以家鄉普羅旺斯的人情、風俗、傳說、軼事為題材,以詩意的筆調表達深厚的鄉土情懷。有些是美麗的童話,比如《塞根先生的山羊》,講的是塞根先生的壹只溫柔美麗的小山羊,熱愛自由,不滿足於後院的草地,逃到附近的山丘上遊蕩,勇敢地與狼搏鬥,直到精疲力盡,被狼吞噬。
《高尼耶大師的秘密》描述了塔拉斯孔市面粉廠開業後,當地磨坊的風車停止了運轉,但高尼耶大師的磨坊的風車仍然保持運轉。原來他用生石灰冒充小麥,磨成粉。他的艱苦努力贏得了居民的同情。
《磨坊的信》出版兩年後,杜德的第壹部小說《小事》出版(1868)。
《小事》半自傳體地描述了作者在青春期因家庭衰敗而不得不為生計奔波的經歷,以戲謔幽默的筆調描繪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關系。這部小說是多德的代表作,體現了作者的藝術風格,沒有惡意的諷刺和含蓄的悲傷,也就是所謂的“含淚的微笑”。因此,都德被譽為“法國的狄更斯”。
1870普法戰爭爆發時,都德應征入伍。戰爭生活為他提供了新的創作主題。後來,他寫了許多以戰爭生活為主題的愛國短篇小說。1873年,他出版了壹本著名的短篇小說集,其中大部分都是以這場戰爭為背景的。其中《最後壹課》和《柏林的包圍》因其深刻的愛國主義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而享有盛譽,成為世界短篇小說的代表作。
《最後壹課》描述的是阿爾薩斯省的壹所鄉村小學,在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告別祖國語言的最後壹堂法語課》通過壹個天真無知小學生的自我敘述,生動地展現了法國人民遭受外來統治的痛苦和對祖國的熱愛。作品主題雖小,但經過精心切割,敘述得當,主題挖掘深刻。小弗朗茲的心理活動描寫得楚楚可憐。作為壹個典型的愛國知識分子,教師哈默爾先生形象鮮明。
《最後壹課》被翻譯成世界各國語言,經常被選為中小學生的語文教材,國內也有譯本。小說以普魯士打敗法國後強行吞並阿爾薩斯省和洛林省的事件為背景。通過壹個小學生在最後壹堂法語課上的所見所聞和內心感受,深刻表達了法國人民深厚的愛國情懷。都德的短篇小說具有委婉、曲折、暗示性的獨特風格。1878、1896先後出版《故事選》和《冬天的故事》。
普法戰爭後,杜德小說多產。壹共寫了12部小說,其中有諷刺資產階級平庸之輩的戴達倫(1872),揭露資產階級家庭生活腐朽的羅蒙和裏斯利(1874),刻畫了壹個善於撈錢的資產階級政客形象的努瑪。
杜德在《塔拉斯孔的達達蘭》中塑造了壹個自吹自擂的平庸之輩的典型形象,小說用漫畫諷刺了壹些資產階級人士虛張聲勢的“英雄主義”。
雅克描述了壹個窮小子的人生經歷和奮鬥過程,類似於《小事》。
在《富人》中,作者寫了壹個暴發戶到巴黎後破產甚至死亡的故事,生動地勾勒了第二帝國時期醜陋的社會風尚。
《Nouma Lumes Dang》講的是壹個善於謀職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長的高位,成功塑造了壹個資產階級政客的典型形象。
不朽者諷刺最高科學機構法蘭西學院。書中的主角只是壹個平庸的學究。他壹生努力,終於考上了法蘭西學院,成為了壹名被譽為神仙的院士。然而,他的作品被發現是偽科學。
《莎孚》是壹部描寫浪漫女子莎孚的庸俗愛情小說,曾受到法國馬克思主義批評家拉斐特的批評。杜德是壹個多產的作家。除了大量小說,1888還出版了兩本回憶錄《壹個作家的回憶》和《巴黎三十年》。他的戲劇《阿來城的姑娘》(1872)曾被法國音樂家譜成歌劇。
他壹生寫了十三部小說,壹部戲劇和四部短篇小說。除了《小事》之外,比較著名的小說還有諷刺資產階級平庸之輩的《達拉斯公的戴達倫》(1872)和揭露資產階級生活的《我的小哥哥弗羅蒙德》和《我的遠景萊斯利》(1874)。都德認同左拉的自然主義創作理論,但對描寫現實並非無動於衷。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說,每篇壹般兩三千字,簡潔生動,主題豐富多彩,構思新穎巧妙,風格淡雅輕快。
在文學理論上,都德認同左拉的許多自然主義創作觀點。但在創作實踐中,他並沒有像科學家那樣在實驗室裏客觀地記錄人類活動,冷漠地描述社會現實。正如他在《小事》中所說,“我的故事只是借用了拉封丹的寓言,加上了我自己的經歷”。都德的作品中“添加”了“自己的經歷”,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喜、悲、怒、淚。他對當時法國資本主義腐朽沒落的世界形勢進行了幽默的嘲諷和溫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傾向是進步的。
總的來說,他的創作傾向是批判資本主義現實。但他的社會視野不夠開闊,批判不夠深刻。他的暴露往往局限於社會世界和人情風俗,而對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則接近於悲憫。他經常描寫自己熟悉的小人物,用壹種親切幽默的眼光觀察他們。他的觀察細致入微,善於從生活中挖掘出壹些獨特的東西,用自然的風格表達出來,把自己的感受深深地註入字裏行間。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柔和的詩意和動人的魅力。
附壹個關於紈絝子弟的趣聞。
舉世聞名的小說《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福樓拜。當時,他的家位於莫裏路鎮,當代法國作家龔古爾、多德、左莫泊桑和梅裏美經常在周日聚會。
有壹天,《最後壹課》的作者杜德像往常壹樣來到福樓拜家時,偶然遇到了旅居法國的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煙》的作者屠格涅夫。於是,都德懷著壹顆坦誠的心,告訴了他對自己才華和人品的無限敬仰,以及對《獵人筆記》的高度贊賞。
從此,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屠格涅夫甚至成了都鐸家族的常客。盡管如此,屠格涅夫並沒有因為對杜德克作品的高度評價和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而改變對杜德克作品的評價。在他看來,都德是他們這個圈子裏“技術最低的壹個”,但他只是把這個觀點作為秘密寫在心裏,從未向任何人透露過。
屠格涅夫於1833年死於致命的脊髓癌。在他死後,當都德意外地從日記中發現這個隱藏已久的秘密時,他感到無比驚訝,仿佛被人用悶棍迎面打了壹拳,他不知道該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