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東光武林高手王華堂巧勝扁擔王的歷史故事是什麽?

東光武林高手王華堂巧勝扁擔王的歷史故事是什麽?

東光鐵佛寺是著名的名勝古跡,被譽為“荊州塔滄州之獅,東光縣鐵菩薩”。據《東光縣誌》記載,鐵佛寺原名趙普寺,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說有壹尊鐵佛從香河沿運河漂來,停留在東光碼頭,被壹個小和尚擡上岸,於是建起了趙普寺。

趙普寺因寺內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而聞名。寺內“大雄寶殿”由清朝皇室溥傑愛新覺羅題寫。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直系軍閥吳親筆題寫“鐵佛寺”。解放後,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北方壹絕:二郎崗

二郎崗永慶寺是北方歷史上著名的道觀。據《東光縣誌》記載,二郎山又名“胡以嶺”,為明嘉靖十三年(1534)李政所建,嘉靖四十壹年(1562)李益重修。永慶寺經歷了200多年,由於戰亂災難和風雨侵蝕,寺廟瀕臨崩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城內人民做好了建房建樓的規劃,廣泛種植松柏,永清觀開始蔚為壯觀。莊為此題詞。二郎崗廟會每年農歷正月十六舉行,俗稱“走百遍”、“除百病”。屆時,十裏八鄉的民間花卉將競相攀崗,看客們摩肩接踵,盛況空前。有“北方壹絕”的美譽。

相傳二郎神出現在世界之初。他非常強大,擁有巨大的魔力。為了測試太陽的光和熱,把太陽放在適當的位置,造福人類,他帶山去抓太陽。他過昆侖,過河套,躍過太行山,把太陽趕到陽谷,到東光城南休息。他發現東光靠海,地勢低,洪水連綿不絕。為了救人,他把壹只鞋裏的土倒出來,扔到海裏。海水退了幾英裏,露出壹望無際的沃土,把另壹只鞋裏的土倒進休息的地方,形成壹把長長的鏟子。據《東光縣誌》記載,二郎崗又名胡以嶺,相傳為三代遺跡。

千年古鎮:廉貞鎮

廉貞,原名蓮窩鎮,舊稱水陸碼頭。兩岸以郭莊、肥城、宋家泉、桂家集、曹家巷、東光口為界,逐漸發展形成。在清朝,它被稱為廉貞。東光縣原位於五縣交界處,1952年由山東省劃歸河北省。廉貞鎮的南運河東段全部隸屬東光縣。

——《滄州地名》第158頁。

廉貞:在直隸吳橋西北的十裏運河渡口。連接涇縣和東光縣。清朝有壹個將軍駐防。地勢低窪,故又稱練窩鎮。過去有壹個水站。它穿過南槽。風帆簇。商業發達。津浦鐵路穿過這裏。

——中國古今地名詞典——廉貞篇(1931版,第859頁)。

廉鎮戰役:

東漢初平二年(191),黃巾軍攻渤海郡受挫。清鹹豐四年(1854),太平軍在連窩鎮浴血奮戰;1941年夜查查獲假鈔;1943突襲廉貞派出所;1946解放蓮鎮。

——《東光縣誌——軍務述略》

關於廉鎮的傳說:

《天外俠訪馬巷》、《趙辦案》、《巧打扁擔王》、《算蔔》、《廉貞鎮回民未嫁》、《活過之年》等,均見於《中國民間文學大系——東光縣資料卷》。

甚至該鎮仍是太平軍的戰爭遺址。在村南壹條運河的拐角處,有火、器皿、馬骨、人骨等戰爭遺跡。在相關史料中有記載,以供參考。

文化勝地-馬致遠紀念館

馬致遠紀念館總戰場面積3320平方米,仿古建築面積604平方米,總投資近654.38+0萬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破土動工。民進中央、國家民委和部分專家學者參觀了現場。紀念館采用南北結合的造園手法,將南方園林布局與北方建築風格相結合,堅持建築景觀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祥和寧靜的氛圍,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馬致遠紀念館整體建築古樸典雅,小巧玲瓏。它以馬致遠的生平經歷為主線,以元代木結構為主體,包括正門、正殿、東西亭、遊廊等建築,力求營造濃郁的元代散曲、戲曲的歷史文化味道,體現元代著名作曲家馬致遠的文化風采。正殿是三進三開的吊花殿,壹大兩小,明柱兩堂,次間壹堂。中間是馬致遠雕像,由草和白玉制成,高1.80米,底座高0.5米..堂內墻壁上陳列著馬致遠的代表作品、祠堂始祖馬致遠的介紹、馬致遠故裏考證研討會的文史資料,以及縣內現存的關於馬致遠的歷史文物和介紹。

馬史祠堂

馬氏宗祠中的馬氏宗祠是馬為紀念其遠祖馬致遠而建立的宗祠。民國初年,祠堂還是“壹廟多宅”。祠堂內“兩廂相對,西廂為講學之所,東廂為睡覺休息之室。”Nave的大書顯而易見。“正殿明柱上的布是馬家的孫子。

明朝崇禎年間,丁醜為莊顯祖題詞。他的對聯上寫道:“19世紀的李和嶽,八百年來世代相傳。”正殿門楣上有“歷代宗祠”的碑文,是清代東光縣令蕭德玄題寫的。祖宗牌位、對聯等。

都在文革中被毀了。

現在已經重建了。

古代遺跡

西漢林樂古城

耿家泉村原為西漢時期的林樂老城。東周末年,趙高做了國王,把林樂送給了燕國。到了漢高祖高第,我設立渤海郡,屬於東方。漢元朔年間,劉光封為林樂侯,傳了五代。王莽建立王朝後,將林樂改為樂亭。東漢光武帝取消了林樂。漢獻帝建安中期曹操攻克南皮後,復置林樂縣,後改稱新樂縣,隸屬樂陵。雖然地名改了很多次,但城址從未動過。

對過去的雄心壯誌有壹片疑雲。《漢書》渤海郡林樂打賭:後郭曼稱樂亭,元四年王莽改郡為亭,以迎天命。東漢以後,轉樂安,或轉北海,或轉漁陽。晉書記載嶽安鎮,水經註嶽安亭。東南面應該是安靜的,東北面是綠色的,陸地靠海...林樂漢屬於渤海。到這裏就八九百裏了。當時平遠縣富平,莽改名樂安亭。現在,基於新網將其改為林樂樂安亭的事實,新網是否可以將其改為富平的樂安亭?"

漢代渤海縣有26縣,林樂縣故城在山東寧晉縣。漢元朔四年四月,中山王劉光被封為侯。

目前遺址南北2000米,東西2000米,總面積400萬平方米。文物樣品和城墻出現。2008年夏天,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引起了相關人士的關註,稱其規模和建制在全省也是罕見的。

Tsukusun Guzhong

仲孫村位於王旺村西南3.5公裏處,這裏自古以來就有7座古墓。光緒十二年,《東光縣誌》第十二卷“陵”壹頁有記載,“今東夷三賢皆失考於陵,甚感可惜。城東南的孫莊有七座古墓,俗稱王墓...土質最肥沃,農民多收古錢耕種,著述五銖,皆為漢代墓葬”。據記載,這七座古墓俗稱王陵,但其墓已失傳。根據出土文物,只能斷定這是壹座漢代古墓。

民間有三個傳說,壹個是漢高祖劉渺之墓,壹個是商代寧穆之墓,壹個是唐代的“元姬叔之墓”。難得的是,這是我們縣城能看到的壹個古遺址,離地十幾米。據說有七個,現在只剩壹個了。

東光老城:蠶繭之城

蠶繭城是谷東光縣的縣治所在地,位於王村以南,在縣城以東10公裏處。城墻遺跡依稀可見。城址舊址呈長方形,東西寬約1 km,南北長約1.25 km。城東南角有個土臺,叫梳妝樓。現在城墻的廢墟上覆蓋著陶器、磚塊和其他碎片。

蠶繭城的名字由來已久。唐高宗二年(699)王麗京的第三個女兒楚原被封為東光郡主,在東光生活了20年,直到永昌元年(689)。清/壹個姓氏

袁第壹次來東光的時候,看到老城區到處都是破磚瓦瓦,到處都是破衣爛衫。她呼籲居民建造房屋和翻新街道。

我們和人民壹起在整個老城區種滿了桑樹。東光古鎮以種桑、養繭、產繭及絲綢制品而聞名。它有4米厚。

唐宋古村落:北峽口

1975年,南霞口鎮北霞口村出土壹座唐代墓葬。上面有墓誌銘,保存完好。已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現收藏於縣文保辦。這座紀念碑60厘米見方,由青石制成。它標有500個方塊和488個單詞。“遊擊將軍郭毅,瀘州陸川府校尉,去柱國李俊之題詞,汝為第壹,趙贊,漢光武帝皇後,月若唐晨……”根據這篇墓誌銘,我們看到了壹個家世顯赫,建軍屢有建樹的唐將軍。可以證明唐代就有人住在這裏。

2005年,大運河保護和遺產申請代表團在這裏發現了壹個古老的渡口,現在仍在擺渡。現在,在村子的東北面,村民們自己建起了壹個“古縣城展室”,裏面陳列著唐朝開元年間的古錢,其中有壹個壹米長的漢代大瓦酒缸,已經破了170多件,匡文東和匡青香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把它拼起來。這是壹個宋代古村落發現的大碗,以及1946出土的壹個黃釉三足香爐和幾個盤碗,都是漢唐宋時期的文物。展室外有壹個龜形石臺,上面有元代萬寧寺的石碑。這裏保存了十幾件文物。

此外,北峽口村還有壹個李慎仙的傳說,有壹個高大的墓碑,壹個亭子和壹個高墳,還有壹個李慎仙的雕像。

2008年夏天,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引起了調查組的註意,說村裏出土了漢代到明代的文物,這在中原地區真的不多見。

夢姑村

其廠址位於王龍李莊東北部,東光縣城東南17.5公裏處,占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地下有許多磚塊和石塊,是上世紀80年代末陸續挖掘出來的,周圍還散落著許多繩狀的碎瓦。夢姑村的居民原本是回民,為了躲避戰亂而遷到孟村縣(即孟村回族自治縣)。

王墓

苗墓,俗稱牛墓,位於王村西北1公裏處。牛王默,劉金標苗的誤稱,西漢惠王之子,死後被封為苗王。他為什麽藏在這裏還不知道。20世紀40年代末,有人對這座墓進行了發掘,發現墓內有六扇螺旋小門,並有大量刻有牛馬圖案或紅白相間彩釉的墓磚。據墓磚考證,確為漢代皇族之墓。

馬致遠墓

它在馬刺塘村以南大約200米處。大部分墓碑牌匾在“文革”中被毀,僅留馬致遠墓碑壹座,碑文為“袁專利授予進士致遠之墓,為博士之工部部長”。這片土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夷為平地。

古運河碼頭遺址

2007年6月5438+2月,最近在東光縣碼頭鎮出土了壹艘長約13m至15m的沈船。這艘沈船共有160件(件),完整件30多件。

經鑒定,這些磁州窯的器物是北宋末或金代初磁州窯的產品。專家從這艘沈船推斷,河北滄州很可能是宋元時期中國北方重要的瓷器集散地和出海口,東光碼頭很可能是當時重要的碼頭。

東漢古遺址:燕友臺

在縣城東北25的煙臺村,現有的壹些山頭隆起半米多,村民稱之為老村。據有關記載和南皮縣誌辦有關人士考證,確定為東漢燕友臺舊址。

南皮縣誌:三國時魏文學家吳之,曾居南皮。曹丕很佩服他的文采,曾帶領建安七子等文學團體隨武陟四處遊蕩。有壹次,我乘船沿當時的大清河到南皮,下棋,吟詩作賦。他們經常到南皮城北去“射野雞”,以射獵為樂,後來被稱為“燕友臺”。

曹公谷縣,二裏東南。舊《實錄》說:漢代青州刺史,不容置疑。五英尺高很奇怪。曹操攻袁譚,因冢固,因名。還有壹個觀景臺。在縣城東四十裏,有壹座元侯臺,據說是元譚所建。曹操攻打譚,譚戰敗,被俘於此。在縣城以東25英裏處,有壹個射擊場。相傳是曹丕遊歷南皮時所建。壹次宴遊臺,皮嘗宴,賓朋雲集於此。

曹丕的《與同令吳書》:“五月十八日,曹丕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過去的南皮之旅。妙思六經,逍遙自在;.....赤芝北田,旅舍南廳,清泉浮香瓜,冷水沈朱裏。”後兩句被後人縮寫為“浮瓜沈梅”。

馬史祠堂

馬氏宗祠中的馬氏宗祠,建於明代,是馬為紀念其遠祖馬致遠而建立的宗祠。民國初年,祠堂還是“壹廟多宅”。祠堂內“兩廂相對,西廂為講學之所,東廂為睡覺休息之室。”Nave的大書顯而易見。大雄寶殿明柱上的臺布,是明崇禎年間馬姓宗親之孫、狀元丁醜題寫給莊顯祖的。對聯上寫道:“隋朝承襲十九代,禮樂傳承八百年。“正殿門楣上有壹塊匾,是清朝東光縣令蕭德玄題寫的。祖先牌位和對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雨荷宮

現在在東光鎮油坊口村,相傳清朝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曾在此棄船暫住。

《東光縣誌》記載於光緒十二年。

至今還能看到壹塊高崗,村裏人說是霍家(霍)的祠堂,還有壹些霍氏祠堂的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