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妳從溫州去樂清,乘車路過甌江二橋,或者袖手旁觀觀頭河,向東看,整個盤石鎮就像壹只巨大的烏龜,牢牢地守衛著甌江口的北岸,這大概就是盤石古稱桂城的原因。磐石古城墻內,四角各有壹座佛寺,東南角有童淵殿,東北角有石佛寺,西南角有泗洲殿,西北角有金光堂。四只龜足疑似在不活動時被禁錮在龜殼內。北門外的茶廳像烏龜的尾巴,南門外直通河邊的路像烏龜的脖子,小山(又名雷公山)像烏龜的頭。
2007年,磐石老人何存基在計劃繪制古城模型圖時,對磐石舊址進行了測量。結果南街到北街的長度為1078.3米,東街到西街的長度為970米,證明略呈長方形,印證了烏龜衛城的傳說。2008年,在西門外山腳下修建生態陵園時,在亭前挖出壹副石對聯(刻制日期不詳),對聯上有“龜城”二字,可見這裏被稱為龜城已有很長時間了。
民間還有壹個傳說,說是龜頭伸到昆淩島吃麥子,被當地農民看到了。農民舉起鋤頭往下鏟,但沒有鏟透。然後他又把它舉起來,使勁往下鏟,龜頭的壹部分就成了現在的巖碼路頭山,而留在昆淩島上的那壹部分中央有壹條裂縫,也就是今天的昆淩關爽山。美麗的傳說是神秘的,但被稱為龜城的巖石在歷史上確實存在了很長時間。
那它是怎麽改名為明珠城的?這是另壹個有趣的故事。據說民國初年,磐石當地三個鄉紳聚在壹起聊天。他們都認為用“烏龜”作為地名不優雅,聽起來有侮辱性,但它歷史悠久,不容易隨便改變人們的習慣。經過壹番深思熟慮和討論,其中壹位老人拍著大腿說:是的!巖石裏不是有珍珠山嗎?珍珠和烏龜在當地方言裏是不是諧音,所以叫“珍珠城”。大家壹致認為珍珠是女性的寶石和珍貴飾品,受到人們的喜愛。而且珍珠山的名字據說出自朱元璋皇帝之口,很有分量。
珍珠山曾經是巖石西南的壹座不知名的小山。1384年,朝廷命大將唐河在巖石中築城。據說最初的城市設計圖紙是圍繞著巖石西山(鳳凰山和山治山)而建的。為了提前完成建城任務,市府官員借機斂財,抓民工,夜以繼日地工作。為了獲得石頭,他們在人們的爐子裏挖出了所有的石頭。結果他們只建了三年就回了北京,在朱元璋面前大吵大鬧。朱元璋半信半疑,命令他拿出圖紙審核。朱元璋問,圖中原來標註的西山在哪裏?城官指著西南方的山頭,朱元璋笑了。這座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