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機密》是壹部100卷的道教經典,是中國第壹部道教書籍,壹般由南朝周武帝編纂(另壹部成書於隋文帝三年),包括經典、聖人、儀式、齋戒、符咒等非常全面豐富的內容。特別是收集的典籍中有180多種文字,很多現在已經失傳,非常珍貴。第二十卷是《仙歌》,是經典中神仙唱的詩的合集。它們是由道教經典匯編而成,名為“仙歌”。他們的內容當然是道教的,他們是為了宣傳道教而創作的。他們采用中國傳統的詩歌體裁,談論“道家文學”。這些仙歌可以算是典型的道教作品。後來到了宋代,壹部較大的道教著作《雲浮七征》,把這類歌詞擴展到更多的類別,編成各種各樣的類別,如頌、曲、詩等。後來到了明代,收藏了正統道藏。《十二部賦》中的“賦”是純詩韻,還被甄部的《三孔賦》、宣部的《純章賦》、部的《真章賦》以及《本文》或其他部所收,總數相當多。這些作品被收入著名的詩集,如明代馮維訥的《古詩季》、清代的《古詩元》、金的《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集》等。這樣,大量的“仙歌”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宗教詩,是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獨特整合。
《黃婷內經》(包括《黃婷內經》和《黃婷外經》)中的“上清章”說:“據說玉書可以精研,三天可以唱壹萬遍。”(《太上皇玉經·道藏》第五卷,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版)董元《九道經》玉清上官九陽玉章中有三首仙歌,又說“九華自己和女兒們總在光華上歌唱,形神交誼,啟迪精神。”也就是說,讀這些詩句和歌詞,就像守心、吃丹藥、穿符、沐浴、齋戒壹樣,是壹種奉愛修行的手段,是通往玄學的階梯。據《無上秘錄》記載,這些作品是神仙唱的“自娛自樂”,而《長恨歌》則能“使人魂魄和諧,五神和諧,萬惡不侵”。這意味著這些歌曲具有壹定的娛樂功能。道教儀式最初是舞蹈和音樂混合在壹起的,儀式中也使用仙歌。這使得它們的生產和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地位。但從文學創作的角度來看,真正充滿情感的藝術價值很高的優秀篇章並不多,但從另壹方面來說,它們對古今文學創作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直接影響,如古代很多作家寫“步虛詞”、“遊仙詩”、神仙作品等,在體裁、內容、寫作手法、修辭詞匯等方面都有可借鑒之處。明顯的例子是現代的“三曹”、郭璞、李白、李商隱、龔自珍的詩。從拓展的角度看,古代小說戲曲的創作,從六朝誌怪到元代道教神仙戲,也普遍接受了其壹定的影響。
道教是中國的國教。中國有著悠久而豐富的詩歌創作傳統。自古以來,舞蹈音樂就廣泛應用於中國傳統的祭祀儀式中。此外,道教的形成和發展受到外來佛教的影響,詩賦在佛教經典中被廣泛使用。就這樣,歌謠、諺語、公式等詩韻在早期道教的基本經典《太平經》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如文的《樂模安城》,使人生如西王母。若四季顛倒,九十字策傳方士”(王明《太平經濟合作社校》卷三十八)等等。兩晉以來廣為流傳的《黃庭經》和《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所作,後人修飾,為早期單晶)是道教基本經典。前者是七言律詩,後者由四言、五言、騷體、散文詩構成。這兩部經典都是講教的,不能算詩。上課講韻文不等於詩歌。老師經常舉道教、中醫湯頭曲之類的經典。但日托氏口中的神仙所唱的壹些古典韻文、歌詞,如《大清經》、《漢武帝傳》、《誥》等,頗有詩意,其寫作手法和語言也很有講究,可視為典型的神仙題材詩歌,即神仙曲。
《黃三經》是早期的經典。《無上秘笈》卷二十載《陰歌陽歌》十五章。陳余大道指揮太素真人、中華公子、太虛* * *公路唱出八大元素的道理,能使人的精魂愉悅,五神和諧,萬惡不侵,實在是太高了。這首歌的妙處是《太極* * *楊公歌》的九章,以九晨之道為藍本;《宋寅》有六章得益於六氣之精。唱的人會凝聚三神,有三神的人會不祥。“這也強調了這些歌曲對於宗教實踐的意義。
但總的來說,壹般道教典籍中的詩詞作品,語言新穎奇特,內容晦澀難懂。下面的例子更通順易懂,描寫的形象更真實,如《黃三經》中的壹首詩(因內容晦澀,本文引用時稍加註釋):
東遊彭越(海上三仙山之壹的蓬萊山),西臨九合(銀河)天津衛。飛天梵天(飛天梵天;“梵天”是梵語“Brahma”的縮寫音譯,原意是純潔,經常出現在中國的佛教和道教經典中,表達宗教的神秘含義。生活在森林裏,何愁不長?前往北部的島嶼和南部的鄧林市場(壹座樹木覆蓋的小山)。再萌(草木滿新綠)於義和、朱鳳(朱雀,仙鳥,“四靈”之壹)領唱雛鳥。既然我們已經忘記了榮耀之約,何不珍惜仙居?《銀鴿》(《黃三經》中的仙女歌)是悲傷而歌唱的,諷刺了高高在上的仙女。流浪的嶽峰,升上天空(翺翔天空)。唱八音(由金、石、絲、竹、絲、土、皮、木等八種不同樂器演奏的音樂)停止,旋律隨風上升。徜徉於清林,神仙與聖賢相攜。蘇晴的八音誦經,清風範黃陵(天帝的音樂)。閑夜裏,我哀歌,兩個音調在響。織女吐槽歌唱,感慨悲涼,思考人生。如果妳不是高仙,怎麽保護高仙?
有遊覽仙境的敘述,有仙境景色的描寫,有滿地的山洞,有宏偉的建築,有翡翠花園,神仙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整個風格就像後來的壹首遊仙詩。而道家經典中這種相對“通俗”的章節並不多。
再比如,傳說中的馬(馬)是臨淄人,是個縣令,被賊打傷了。賴道士被神藥治好了,於是棄職拜道士為師,努力修煉佛法。他得了《太清沈丹經》,白天升天了。今天的《太珍夫人寫給A?vagho?a的兩首詩》的傳記,應該是晉代人寫的。它前面是壹篇很長的序言,記載“太後的小女兒太貞夫人,可十六七歲,名婉約,言語熱情洋溢”。當她來到這個世界時,馬明升也跟著做了五年。她老婆在世上待久了,被國王下令,被罵得太厲害。她不再需要停下來,她讀著《明生傳》。因為仙界規定不能教初學者,所以我把他介紹給安琪先生,他會煉丹,白天就能讓人升天。第二天,安琪先生來看他的妻子,他非常恭敬。他說他是當官的,壹會兒吃個飯,壹會兒擺半天酒席。他的妻子叫旌鳴和他壹起去,並送給他兩首五言律詩。放棄哭泣,是安琪老師給九顆丹藥的方式。第壹首詩寫道:
我暫時留在城裏(西王母住的地方),命我開岱山(泰山)。楊展太清(神仙住的地方),雲樓陰森崎嶇。虛空中有真人,人來人往。煉形護自然,俯仰太平(吸元氣)。九天,王關回到西華(女仙居)。陰道液可以飆升,呼吸和滋養牙齒(精神生活力)。良藥不是石,風生水起自然歌。上下淩肖靜,羽衣婆娑。五嶽不是妾室,軒是我家。乍壹看,榮(壹個追求財富和繁榮的人)和青蛙壹樣好。回首往事,塵中有憂。如果妳不明白奇妙的目的,妳應該滿足於深思。禍(災)從道(大道)漏,密與福多。
以上是類似馬的另壹部道教經典《傳》。傳記中還記載,馬先生在安琪先生的陪同下,受到了純金液神方的影響。後來,他白天升天,走了,寫了三首詩來表明他的未來。他在漢光和三年(180)。壹個是:
太和合久昌,壽終正寢。就像早晨的露水(變幹,蒸發),我突然就睡著了。妳從生活中學到了什麽,妳所遭受的是莫箐。我會尋找壹個真實的人,我會揭示風景的美麗。徘徊在昆淩宮周圍,神秘可以馳騁。娟子(仙人)領我去遊泳,所以我真的來看省了。當著太後的面,她晚上回到了鐘(昆侖西北的仙山)。撿起瓊瑤(美玉之花)並沖洗下美玉之井(玉液,仙藥)。壹千年還是壹瞬間,壹千年就像電壹樣(億萬年,十二年是壹個周期)。
關於馬的傳說是壹個生動的仙女降臨的故事,它與詩歌和頌歌壹樣的仙女歌曲增添了趣味。詩也寫得很漂亮,氣勢磅礴,生動傳神,頗為感人。
後來的神仙曲形式多樣,體現出更豐富的創作意圖。如《雲浮七簽》中有張仙女所作的石鼓歌:
《金景山(寧都)故事》中說:漢代張莽女名李穎,臉上有奇光,不照鏡子,卻如鏡。長沙王吳銳聽說了它的異質性,就領兵自招。十五歲那年,她聽說瑞來了,就爬上這座山,仰面躺著,頭發蓋在石鼓下,人們叫她死神。莽妻與瑞使人看時,忽見紫雲升起,遂失了女兒之位,在石鼓上留歌。宋嶽:
石鼓,石鼓,為大地悲哀,自觀,民生真苦。為世界悲傷,為我渴望。我不能侮辱妳,王維不能奪走我的雄心。有熊有鳳,載歌載舞。韓,遠離塵囂。世界之子像我。來壹段時間,出貨就好了。爸爸媽媽,不疼我。
雲下有註:“至今石鼓黑而直下,有婦人發垂,時號張女法。”這是壹個傳說中的神仙故事,但有反抗強權、體恤百姓的內容,表達質樸真誠,風格與民間樂府相似。又如《武夷君哀歌》:
太子文學陸鴻漸寫的《武夷山物語》裏說:吳翊鈞是地方官。相傳每年8月15日,國會村的人在武夷山上搭起壹座簾亭,將虹橋改造成山。以前村民都是日本人,三個是太極玉帝,太姥魏真人,吳宜君。在空中,村民們被稱為曾孫,如果妳是男是女,妳被命令玩樂和喝酒,以便歌手彭能在地球上唱壹首悲傷的歌。這個詞說:
天地相見。當太陽落山時,鳥兒飛回家。百年付出,事與願違,天宮近在咫尺,恨之入骨。
這是《聚仙記》的唱段,四句長歌,感嘆人生,悲涼感人,也體現了深情。
《漢武帝傳》中的仙歌
《漢武帝傳》是《神仙傳》中比較成熟的代表作,是上清道教的基本經典。它演繹了西王母來到漢武帝宮廷的神奇而華麗的傳說。主要情節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描述西王母來到漢武帝的宮廷,教給漢武帝“重要的話”。第二部繼續描述西王母邀請尚貞夫人前來教武帝,王母娘娘將《五嶽真圖》送給武帝,尚貞夫人命清貞教孩子飛行。太後命丫鬟接歌,明丹、太後夫婦壹同騎馬而去。至此,降臨故事結束,轉向“歷史”敘事,表明漢武帝戰爭性質至死不變,王太後和上元永不再來,不可能求仙。通過這個西王母降臨的故事,弘揚了尚清派不重視仙丹、崇尚純修無為、淡泊無為等神仙思想,體現了道教發展的創新趨勢。其中對漢武帝求仙的描寫,客觀地揭露了專制帝王的殘暴和求仙的愚昧,體現了具有相當思想深度的批判,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向下層知識分子和大眾傾斜的趨勢。
原來在《史記》等史書中,漢武帝是帶著對皇帝的敬意,派方士為他的成仙活動服務的。但在傳記中,他不再是壹個才華橫溢、大權在握的君主,而是在“聖女”西王母面前的“臣下”。他責怪自己是小醜卑微的壹生,腐爛的身體和骨頭,對自己“死於鉆背”。相比之下,西王母和上元夫人極為尊貴:衣著華貴,仆從如雲,抵達場面極為隆重壯觀;尤其是面對漢武帝安詳的姿態,他們用訓詁的口吻,把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表現得淋漓盡致。故事以漢武帝最終未能擺脫淫邪殘暴,求仙活動失敗而告終,說明成仙與世間的權勢和地位無關,而這個世界統治者的“暴、奢、淫、酷、貪”成為他們修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礙。這樣內景的故事跌宕起伏,場面恢弘,人物鮮明,文字華麗,色彩豐富,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堪稱當時流行推理小說的佳作。《傳》中有幾首精致生動的仙歌。就文筆的結構而言,有了這些仙歌,整個文筆就變成了韻文散文的風格,也有助於提升作品的趣味性,加強藝術渲染效果;就作品的內容發展而言,是對散文表達的壹種補充。後來,這些篇章經常被挑出來編輯在道教書籍和壹般的詩集裏。
值得註意的是,六朝時期出現了許多仙女降臨的故事,如與董永的織女、與瓊和仙朝的天上玉女、與張碩的杜蘭特少女等。這些仙女大多被寫成西王母的女兒或婢女。在這些故事中,大多有女神餵奶、贈詩等神仙傳授的故事。《內地傳》也用了同樣的情節,說明它客觀地反映了道教中女仙信仰發展繁榮的總體趨勢,就像那些關於女仙降臨的故事壹樣。
《列傳》前半部,寫的是西王母降漢武帝,賜食後取桃,四個與武帝,四個為己。後來,她坐在酒上數著,太後命令侍女們奏樂:
太後命丫鬟太子打八柱,董雙成吹雲笙,石公子打鐘,鼓靈泉,阮打五靈石,範打洞庭下巴,段卡裏為九天君,所以聲音宏亮,靈聲震天。又命丫環安發嬰宋元宋陵,字曰:
大象(指宇宙)雖浩瀚,我分天地到戶。飛雲沈靈(諸神之車),突然就適合土了。空(天空)成元音(神秘的音樂),靈魂無法提煉(指沒有修飾的曲調)。太真實了(原始混沌之氣)在噓聲中歌唱,才知道其中的艱辛。益神(保養神)在三野(上腹部在眉間,中腹在心中,小腹在肚臍下),精在六(面)下。於是我乘坐萬龍(龍駕的車),馳騁九野。
第二首歌說:
蒲元(昆侖山之巔)止北臺,五城(昆侖山上有五城)繁華。天津沒有盡頭,織女河無處不在。登上緋紅庭(天堂),下到月洞(傳說中月亮的歸宿)。遙望(四面八方的遠方)意為引九霄(九天之上)。突然,我不覺得累了,甚至沒有越來越少。張復(樂器的名字)指揮著所有的女兒,她的頭發感覺是中性的。美妙而自然的音樂,為此,雲軒的歌。韶韻十足(韶樂為順樂,意為優美之樂),真聲天真。
宋末,乃帝磕頭陳,曰:“我已徹底受了素質與才華之影響,已墮落於俗,承禪,故厭世……”
這是壹首真正的仙歌,由兩位女神演唱。第壹首歌以西王母的口吻,在於陵和音樂的伴奏下,唱出她降世的神奇,拯救世人的苦難,教導心靈安息;後壹張描繪了昆侖的仙境:山高水長,天對地,大自然美妙的音樂久久奏響,讓人無限向往。對比《傳記文學》中描寫漢武帝在壹個狹小渾濁的世界裏的背景,這是壹種超越時空束縛的理想境界。
《甄嬛傳》後半段描寫尚遠夫人到來,酒席滿酒,言語粗暴。上元夫人彈的是雲林的曲子,聽起來很恐怖,聲音清脆,風很美。那是宋《元步之歌》中說的:
過去,我涉足甄嬛路(仙道),我大步走向臺下(高海拔)。我背著書箱建了天官(天門),找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幫忙。突然路過紫微苑(星名,15星,大皇帝所在地),真人(仙人)列為麻。碧綠的景色在翺翔,雲朵遮住了朱帕(紅花)。蘭宮(木蘭所建的宮殿)對林開放(梅雨所建的宮殿),藍天對沙開放(同“瓊”與梅雨)。淡臺的結構是空的,(明亮的外表)生出光彩。飛鳳在空中(宮以飛鳳為空;燭龍(上帝的名字)靠在蛇上。玉胎出自靈芝,九色混生(盛世容顏)。易經(內在的神)實踐不朽的骨頭和搶劫方通的牙齒。誰說生命會終結,扶桑不查(扶桑樹永生)。
西王母命令侍女田思妃去接歌:
早上去了泰霞宮(天仙宮)欣賞八玉蘭。晚上進了軒轅闕,我摘了蕊(摘蕊),那是壹塊美如玉的石頭。祖祖木瓜河(銀河),織女李金盤(河邊)。在景雲(祥雲)呼吸是壹頓美餐。我很開心,我要去丹妮。清晨流汗(蒼茫蒼天),陳遠(星名,舒天,北辰)。去道就不壹樣了,和身體壹樣安全。第二個儀器(太陽和月亮)還存在,上億棵香椿(生長了壹萬年的香椿樹)還會存在,令人懷疑。不要告訴世界說出來很難。
這兩首歌歌頌了美麗的天宮和不朽的神仙,構思離奇,用詞高明,情景相當生動傳神。內傳等文風與佛經有所不同:佛經中的賦基本上是重復以前散文中所描述的內容,而且主要是合理的;這種《內傳》中的仙歌,配以散文敘事,更像是壹首獨立的詩,基本上采用了抒情詩的描寫和表現方法。從寫作技巧來看,這種押韻散諧的形式加強了散文敘事的效果,引起作品整體結構的起伏,為作品增添了另壹種魅力。另外,這種仙歌用了很多所謂的“童話”“童話”。這是渲染神秘詭異效果的需要,當然會對內容的理解造成壹定的困難,但確實有助於形成神秘莫測的風格特征。作為壹種有特色的語言和表現手段,它也是壹種藝術創新成果,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創作資源。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文學院)
新書架
上海圖書館的藏、行、讀
上海圖書館故事集以上海圖書館收藏的晚清及近代人物故事為主,文獻1268種。按照涉案人員的出生日期,出生日期相同的按姓氏排序,出生日期不明的按死亡日期排序。全文復印件,每份文件前面都有簡短的文字說明,包括內容概要和人物簡介。這本書的前面有壹個名稱和標題的索引。去文的內容本身就很豐富,有壹張訃告,也有壹卷刊物,包括逝者的陳述、悼念、吊唁、訃告、挽歌、詩詞等。,精美的有畫像、墨跡、遺囑、生活照、喪葬照、大象贊、碑文、紀念文章、詩詞等。涉案人員多為清末及近代各界知名人士,如林則徐、徐乃昌、李鴻章、張之洞、馬、盛宣懷、哈爾濱、魯迅,以及部分普通民眾。這本書裏的文件是非常珍貴的,許多珍貴的資料都被保存了下來。文獻價值不容忽視,有利於學術界對近代歷史人物和禮儀文化的深入研究;許多名人的題詞也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上海圖書館館藏與收藏》(90卷),精裝16,鳳凰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定價39000元。